基于风速陡变占空比的风速间歇性定量刻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875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066980.X

    申请日:2015-02-09

    Abstract: 基于风速陡变占空比的风速间歇性定量刻画方法,属于风速间歇性定量描述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风电出力陡变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得不到缓解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定义风速陡变占空比,使用风电场实测历史风速数据得到风速陡变占空比的时间序列;利用Pearson自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风速陡变占空比时间序列的可预报性进行分析;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风速陡变占空比时间序列预报模型并对风速陡变占空比进行预报,完成对未来风速间歇性的定量刻画。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铁路运行监测预警、桥梁设计及建筑物设计等领域。

    基于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的风速间歇性定量刻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3511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853142.2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基于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的风速间歇性定量刻画方法,属于风电预报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风速间歇性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描述上,没有对风速的间歇性进行定量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为:基于风机历史风速数据,统计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的时间序列;通过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来分析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时间序列的可预报性;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建立预报模型,对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进行预报,对未来的风速间歇性进行定量刻画。本发明属于风电预报技术领域。首次提出用风机单位时间启停频度这一参数对风速间歇性进行定量刻画,为电力系统提供更为详细的风电预报信息。

    汽轮机的功率检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3448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737609.7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的功率检测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输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并通过积分函数用于表征所述汽轮机内喷嘴和高压缸的蓄质储能的第一积分器对所述蒸汽流量进行积分,输出第一积分量,再通过放大系数用于表征所述汽轮机内回热器的回热抽气量对机械功率的修正的第一放大器对所述第一积分量进行放大,输出第一放大量,进而分别通过第二积分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减法器、第一加法器、第二加法器和第三加法器进行相应处理,输出汽轮机的机械功率。实施本发明,基于回热器的回热抽气量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检测汽轮机的功率,可提高汽轮机功率的检测精度,低频时所检测的机械功率的精度更高。

    直接空冷机组小机直排的汽动给水泵背压干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65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02521.0

    申请日:2016-08-22

    Abstract: 直接空冷机组小机直排的汽动给水泵背压干扰抑制方法,涉及锅炉给水、汽动给水泵、直冷空冷岛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在全工况范围内小机直排大机空冷机组背压扰动对小机功率产生影响,进而危及锅炉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直接空冷机组小机直排的汽动给水泵背压干扰抑制方法,利用当前背压值获得背压前馈系数;利用给水流量设定值获得工况修正系数;根据背压前馈系数和工况修正系数获得背压前馈量,对背压前馈量进行限幅,然后将限幅后的背压前馈量增加到小机阀位设定值上,完成汽动给水泵背压干扰的抑制。适于应用在小机直排大机空冷机组全工况下,消除背压波动引起小机功率波动带来的锅炉安全隐患。

    一种基于排汽分流的宽适应性空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402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65040.8

    申请日:2016-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12 F01D17/10 F01K11/02 F28B7/00 F28B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排汽分流的宽适应性空冷系统,它涉及一种宽适应性空冷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排汽分流的宽适应性空冷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空冷系统机组背压不易控制容易超限,且供热期热负荷频繁波动导致的热网热负荷与机组供热量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的主凝汽器通过第一管路与低压缸乏汽出口连接,主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入口与空冷塔的循环冷却水出口连接,主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附加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入口连接,附加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出口通过循环水泵与空冷塔的循环冷却水入口连接,第一管路通过抽汽装置与附加凝汽器连接,主凝汽器和附加凝汽器分别各通过一个凝结水泵与第三管路连接,第三管路与低压加热器连接。本发明属于发电系统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