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0810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213028.5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TD-LTE的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调度台话语权信令的实现方法,涉及一种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调度台话语权信令的实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数字集群技术存在的语音调度的低效率、容易出差错的问题,话语权信令的实现方法,基于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完成的,所述系统包括终端通过LTE-Uu接口与宽带无线接入子系统相连、宽带无线接入子系统通过S1-MME接口与网络子系统相连,网络子系统和宽带无线接入子系统与操作维护子系统相连,具体过程:当组呼已经建立时,DC向TDS发送话语权申请请求,TDS回复DC话语权申请响应来通知DC是否被授予话语权;当DC拥有话语权并且讲话结束时,DC向TDS发送话语权释放请求,TDS释放话语权并向DC返回话语权释放响应。本发明可以满足指挥调度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06541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23424.8
申请日:2010-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调度台监听并选择性录音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集群系统调度台的监听并录音方法。用于宽带无线多媒体信息接入。它解决了现有调度台录制整个监听通话过程会浪费调度台硬件资源的缺陷。实现方法的装置由一至多个调度台、集群调度服务器和多个用户终端组成,监听的调度台向集群调度服务器发送监听请求信令;集群调度服务器鉴权后向监听的调度台发送监听应答信令;集群调度服务器向监听的调度台发送被监听用户的语音数据;监听的调度台进行录音或停止录音的操作;本次监听结束,监听的调度台数据库记录本次通话结束时间,记录通话时长,保存录音文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600241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72483.5
申请日:2009-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中进行可靠通信的多点协同工作方法,它涉及无线自组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无线通信过程都只有一条路由用于传送信息而导致信息传输可靠性差的问题。其方法为:请求协同测距节点广播协同测距请求;目标节点如果需要协同,则写入其地址及其下游节点地址;成功与目标节点和目标节点的下游节点取得信号交互后,请求协同测距节点根据对目标节点和目标节点的下游节点的协同测距请求信息和应答信号进行检测,获得与目标节点之间的间距和与目标节点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间距;如果两个间距值同时满足小于其对应的可靠传输域半径的要求时请求协同测距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协同确认信息;本发明适用于应急响应和灾难后的通信恢复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860810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13028.5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TD-LTE的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调度台话语权信令的实现方法,涉及一种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调度台话语权信令的实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数字集群技术存在的语音调度的低效率、容易出差错的问题,话语权信令的实现方法,基于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完成的,所述系统包括终端通过LTE-Uu接口与宽带无线接入子系统相连、宽带无线接入子系统通过S1-MME接口与网络子系统相连,网络子系统和宽带无线接入子系统与操作维护子系统相连,具体过程:当组呼已经建立时,DC向TDS发送话语权申请请求,TDS回复DC话语权申请响应来通知DC是否被授予话语权;当DC拥有话语权并且讲话结束时,DC向TDS发送话语权释放请求,TDS释放话语权并向DC返回话语权释放响应。本发明可以满足指挥调度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4801.6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7/06 , H04B7/04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RS辅助的WPCN物理层安全近场波束成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基于IRS辅助的近场WPCN物理层安全系统架构;创建安装系统架构的局部步骤如下:S11:在无线供能通信系统中部署PS以及AP与无线设备之间的能量传输和信息传输过程;系统由一个N根天线的PS、一个单天线的合法通信设备、一个单天线的AP、一个单天线窃听者和一个配置有M=Mx×Mz个反射单元的IRS组成;S2:对近场信道模型与远场信道模型进行定义;S3:进行下行能量传输与上行信息传输;S4:对S3中下行能量传输与上行信息传输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够利用IRS辅助通信系统,使用近场模型对信道进行建模,提高了系统整体的保密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8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1400622.5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N3/0442 , G06V10/82 , G06N3/084 , G06F17/16 , H04W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灰色小波神经网络的火场态势信息感知方法。步骤1:对信息源采集的现场态势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信息数据集矩阵W;步骤2:通过灰色系统理论计算出灰色系统模型信息感知值矩阵X;步骤3:利用信息感知值矩阵X的向量训练小波神经网络求出态势感知小波神经网络,组成所求的灰色小波神经火场态势信息感知网络;步骤4:向灰色小波神经火场态势信息感知网络输入火场态势信息向量矩阵,经过灰色小波神经进行火灾现场态势感知,得到最终输出态势感知向量Y。针对灰色模型对非线性问题没有较好解决以及普通神经网络收敛特性不稳定的问题,该方法用以解决采用某一单一方法作为态势信息融合感知标准会放大单一方法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50229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687731.2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海量节点的大规模自组网分簇组网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簇组网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自组网在组网时无法借助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组网的问题。过程为:一:节点在部署后,首先进行第一轮分簇组网,组网时每个节点最多可以成功解调同时收到的N1个节点发来的信息;所述一个节点对应一个飞行器;二:节点在进行第一轮分簇组网后,进行第二轮分簇组网,以对第一轮分簇组网时未被分簇的节点进行分簇,组网时每个节点最多可以成功解调同时收到的N2个节点发来的信息;三:节点完成两轮的分簇组网后,每个簇的簇首将本簇的节点信息通知给全网的其他节点,完成海量节点的大规模自组网的分簇组网。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自组网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54120.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7/185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空天地融合网络大农业物联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卫星网络的卫星星座构成并选取卫星星座的参数;步骤2:设计包括飞控电路板、控制器、无线网卡、LoRa无线通信网关模块的无人机数据传输系统;步骤3、地面网络设计:设计包括大农业物联网传感器、LoRa无线通信节点模块和地面车辆的地面网络;步骤4、设计大农业物联网信息传输方法。本发明利用车辆、无人机组网以及卫星融合网络等技术,实现大农业物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实现了农田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20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9806.X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N19/42 , H04N19/70 , H04N19/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图像语义通信系统,采用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深度联合信源信道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具体包括离线训练过程和物理推演过程。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图像语义通信系统,具备计算速度高、系统容量大、计算功耗低、宽频谱范围、实时可编程等诸多优势,在未来无线网络中具备光明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848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400564.4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IPC: G06T7/73 , G06T7/80 , G06V10/774
Abstract: 一种基于语义目标的双目视觉定位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语义目标的双目视觉定位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室内定位方法均需在定位前知道场景布局,布局成本高,定位准确率低,无法在未知环境下进行室内定位的问题。过程为:一、得到左右两幅图像;二、识别出当前左右两幅图像中含有的语义目标,以及每个语义目标对应的角点坐标;三、用户在语义目标中选择一个左右图像共同含有的语义目标,基于该语义目标对应的角点坐标建立目标的三维坐标系;四、确定选择的语义目标的角点在左右图像中对应的像素坐标;五、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六、求解当前用户相对于该目标的位置坐标及转向角,实现对用户的定位。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