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73323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04709.5
申请日:2010-06-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基于程序切片技术的Web服务平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通过服务间的依赖关系进行Web服务平台开发的模型。本发明包括服务识别、服务生成、服务发布、服务发现、服务度量以及服务调用这几个功能模块。以用户上传的遗留系统为输入,对遗留系统进行分析,生成构件依赖图,对遗留系统进行构件抽取,进行服务识别。之后为每个服务代码生成WSDL文档,实现服务生成。分析WSDL文档以及WSBD文档,为服务生成带有依赖关系的tModel文档和UDDI文档,完成服务发布。分析所有tModel文档,生成服务依赖图,并对其切片,进行服务发现和服务度量。最终,Web服务平台为每个服务建立一个代理服务,帮助用户方便快捷的调用Web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172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46066.0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聚类优化的Web服务发现的实现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开放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地发现满足用户需求的Web服务。本发明由服务请求子系统、服务提供子系统、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发现中介子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服务发现中介子系统是该系统的核心构件,包括服务表示模块、服务分类模块和服务匹配模块。本发明实现了一个聚类优化的语义Web服务发现原型系统,真实Web服务数据集上的评测结果表明,本发明不仅具有较高的服务发现效率和精度,而且实现简单,系统灵活,代价低,易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87332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04709.5
申请日:2010-06-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基于程序切片技术的Web服务平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通过服务间的依赖关系进行Web服务平台开发的模型。本发明包括服务识别、服务生成、服务发布、服务发现、服务度量以及服务调用这几个功能模块。以用户上传的遗留系统为输入,对遗留系统进行分析,生成构件依赖图,对遗留系统进行构件抽取,进行服务识别。之后为每个服务代码生成WSDL文档,实现服务生成。分析WSDL文档以及WSBD文档,为服务生成带有依赖关系的tModel文档和UDDI文档,完成服务发布。分析所有tModel文档,生成服务依赖图,并对其切片,进行服务发现和服务度量。最终,Web服务平台为每个服务建立一个代理服务,帮助用户方便快捷的调用Web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2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14884.4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贝叶斯条件扩散模型的可信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设备,包括构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构建基于条件扩散模型的不确定性感知的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模型并训练,将测试图片输入到上述模型中进行检测,分别得到输入结果的缺陷预测图像、不确定性预测图像;将原始输入图像,缺陷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预测结果进行整理,得到第二次迭代时的条件引导图像;将得到的条件引导图像、待检测图像输入到条件扩散模型中,得到最终的缺陷预测图像以及不确定性度量。本发明基于拉普拉斯近似,对模型生成的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度量,并利用输出结果的不确定性优化检测结果,紧接着进行迭代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649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424211.2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丁俊峰 , 王昊 , 刘丰 , 陈轩 , 顾德扬 , 陈蕾 , 王磊 , 周健 , 吴德勇 , 戴挈军 , 鞠保兴 , 陶双柱 , 张龙 , 高锋 , 俞海燕 , 郎伊紫禾 , 赵翔飞
IPC: G06V20/40 , G06V20/52 , G06V40/10 , G06V40/2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T7/6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现场作业的越界违章监测方法,包括:通过移动端摄像头获取变电站作业现场的图像数据;根据预构建的移动端检测模型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获取图像数据中的三角锥、作业人员以及安全帽的检测框;根据三角锥和作业人员的检测框进行周界越界监测;基于RTK定位技术获取安全帽的真实高度;根据安全帽的真实高度和检测框以及作业人员的检测框进行高程越界监测;本发明不仅能有效识别地面违章行为,还能识别高程越界违章行为,且部署灵活,操作简单,实时性强,可重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5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78057.1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V10/2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证据不确定性渐进引导的可信医学影像分割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S1、获取训练样本及对应标签;S2、根据训练样本及对应标签,训练可信医学影像分割模型;S3、获取测试样本;S4、将测试样本输入训练后的可信医学影像分割模型中进行预测,计算狄利克雷分布的参数,计算狄利克雷分布的期望张量;S5、计算分割证据不确定性矩阵;S6、令类别概率最大的类别为预测类别,则可信医学影像分割模型基于测试样本输出的预测分割结果为:predictioni=argmax pi;S7、将测试样本的预测分割结果和分割证据不确定性矩阵进行可视化。本发明提高了分割精度,既大幅减少了计算代价,又提供了更精准的不确定性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7999.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2 , G06N3/0499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体姿态估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分频特征增强的极低光人体姿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极低光人体图像构建训练数据集;构建基于图像分频特征增强的极低光人体姿态估计模型;训练阶段,利用频率感知的图像增强模块进行训练数据的增强,随后输入到网络主干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模型;测试阶段,将测试数据集输入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获得人体姿态估计结果。本发明提出的网络模型能够利用频率感知的图像增强模块来引导网络生成更丰富、更清晰的图像特征,实现图像增强和人体姿态估计的协同优化,从而提高极低光人体姿态估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5475.1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10/44 , G06V10/50 , G06V10/766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mba架构的轻量级高精度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属于人体姿态估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计轻量级神经网络架构来降低计算成本,同时实现了高精度的人体姿态估计。本发明方法首先构建Mamba架构的人体姿态估计网络,利用轻量化特征提取模块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增强关键点检测能力;训练阶段,使用多样化人体姿态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保证其对各种姿态和场景的适应性;测试阶段,通过轻量化的网络模型实现实时人体姿态估计,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发明的网络模型设计简洁,极大地减少了网络的参数量和浮点运算数,在增强模型实时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姿态估计的精度,适用于资源受限的设备或实时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30680.4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V10/25 , G06V10/82 , G06V10/776 , G06V10/774 , G06V10/766 , G06V10/764 , G06V10/75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目标检测的变电站二次接线可信质检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二次接线真实场景的目标检测数据集,基于YOLOv8m模型构建不确定性感知的旋转目标检测模型,检测头中引入回归不确定性分支和分类不确定性分支,并分别进行高斯分布建模,模型能在输出目标检测结果的同时,伴随输出衡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度量,并将该不确定性度量用于改善NMS的质量;同时还设计了具有拒识功能的成对匹配算法,根据目标检测结果和相应的不确定性度量,对输入图像中的端子和接线帽进行匹配,并对其中不确定性度量超出阈值的接线帽进行拒识。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人工质检方式,在提高了质检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工人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7372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347568.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品点云压缩技术领域的面向复杂表面的工业产品的三维点云数据压缩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量庞大的点云数据在运算、传输、存储的过程中会产生运算传输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其包括对原始点云数据文件中的点云数据进行划分得到缺陷点的点云数据集和去除缺陷点的点云数据集;对两个点云数据集分别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法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点云数据集并结合,获得完整的工业产品的压缩点云数据文件。本发明可以有效对工业产品模型的点云数据量进行压缩,节省传输耗时,并同时保证压缩后的的点云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后可较为接近原始产品的模型文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