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3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1189.8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25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10T29/49108 , H01M4/364 , H01M4/366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具备集电体(12)、和保持于集电体(12)并包含活性物质粒子(30)和导电材料(16)的活性物质层(14)。活性物质粒子(30)具有由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壳部、形成于壳部的内部的中空部、和贯通上述壳部的贯通孔。而且,活性物质粒子中空部和活性物质粒子(30)间均配置有活性物质层(14)中含有的导电材料(16)。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22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0980163130.4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1653 , H01M2/1686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10/44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对反复高速率充放电的使用也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选择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片,和将所述选择出的各片重合而构建电极体,以及将所述电极体和电解液一起装入电池壳体中。其中,所述各片中的至少一者,在(1)高速加载负荷-卸载负荷循环和(2)低速加载负荷-卸载负荷循环的各条件的试验中,在将基于所述(1)的条件求出的直线的斜率设作a、将基于所述(2)的条件求出的直线的斜率设作b时,以满足0.8<a/b<1.5的方式进行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066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39281.X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21),具有从电池组件本体伸出的金属端子(41)、后端部具有构成防脱结构的扩大部(35)并且朝上贯通金属端子(41)的螺栓(31)、和将金属端子(41)与电池组件的壳体之间绝缘的绝缘体(43)。绝缘体(43),具有与螺栓(31)的扩大部(35)的至少下面抵接而防止螺栓(31)从金属端子(41)上脱落的防脱落部(45)。
-
公开(公告)号:CN10157872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80002034.7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21),具有从电池组件本体伸出的金属端子(41)、后端部具有构成防脱结构的扩大部(35)并且朝上贯通金属端子(41)的螺栓(31)、和将金属端子(41)与电池组件的壳体之间绝缘的绝缘体(43)。绝缘体(43),具有与螺栓(31)的扩大部(35)的至少下面抵接而防止螺栓(31)从金属端子(41)上脱落的防脱落部(45)。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58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80117950.X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22 , H01M2/305 , Y10T29/4911 , Y10T29/49213
Abstract: 提供能够维持电源装置中的端子单元的铆接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其焊接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壳体92,其在内部收纳发电元件,并且形成有从外部连通于内部的孔部93h;外部电极端子94,其设置于壳体92外部的孔部93h附近;和内部端子9a,其一端与收纳于壳体92内的电池元件91电连接,通过经由孔部93h向该壳体92外突出而实施了铆接加工的另一端将外部电极端子94相对于壳体92固定;实施了铆接加工的内部端子9a的另一端,具有与孔部93h的中心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比顶接于孔部93h的边缘部的位置薄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870139.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6Q30/0217 , G06Q50/06 , G06Q50/40 , B60L53/64
Abstract: 在电动车辆是能够从外部充入电力的车辆的情况下,积分赋予装置根据已从可再生能源得到的电力量在所充入的电力量中占据的比例来赋予积分。另外,在电动车辆是使用电力来行驶的车辆的情况下,积分赋予装置根据通过行驶所达成的实际电力效率为模型电力效率以上来赋予积分。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063138.0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50/293 , H01M50/291 , H01M50/209 , H01M10/05
Abstract: 电池模块具备彼此邻接地配置的一对二次电池以及配置在二次电池之间的间隔件。各二次电池包括:多个电极,分别形成为矩形,并且被配置为彼此相对;壳体,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收容多个电极;以及电解液,填充在壳体内。间隔件由弹性体构成。电极的纵横尺寸比为10以下,且间隔件的弹性模量为0.03MPa/mm以上且5.4MPa/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2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118191.1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及锂离子电池的劣化评价方法。ECU使用评价值及面内评价值评价锂离子电池的高速率劣化。评价值是用于评价电极体的层叠方向的盐浓度不均匀的指标。面内评价值是用于评价电极体的面内方向的盐浓度不均匀的指标。ECU按每个运算周期算出当前的评价值并且基于锂离子电池的SOC算出当前的面内评价值。ECU在将面内评价值累计得到的面内累计评价值的绝对值超过基准值的情况下基于将超过死区的过去的评价值累计得到的劣化评价值、当前的评价值及当前的面内评价值评价高速率劣化,另一方面,在上述绝对值低于基准值的情况下基于劣化评价值评价高速率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4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910712.2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33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
Abstract: 电池模块具备二次电池、冷却器以及配置于二次电池与冷却器之间的导热构件。二次电池具有至少一个电极体以及盒体。盒体具有与冷却器对置的对置壁。对置壁形成有具有朝向盒体的内侧凹陷的形状的凹槽。导热构件充满包括凹槽内的对置壁以及冷却器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820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258591.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电池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系统。作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蓄电池(2)的充电方法包括第一以及第二步骤。第一步骤为根据蓄电池(2)的电压(VB)以及电流(IB)中的至少一方来推测蓄电池(2)的SOC的步骤。第二步骤为根据蓄电池(2)的SOC与熵变化ΔS之间的关系,以蓄电池(2)的熵变化越大则使向蓄电池(2)的最大充电电流(Imax)越大的方式,根据蓄电池(2)的SOC决定最大充电电流(Imax)的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