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拥堵状态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5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56841.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拥堵状态判断方法,包括:搜索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可能路径;匹配列车运行时刻和乘客的可能路径,获得时空路径;提取参考乘客的最终时空路径,获取参考乘客的出站步行时间,并拟合出站步行时间的分布,推算进站步行时间和换乘步行时间的分布;根据概率选取非参考乘客的最终时空路径,完成客流时空分配;统计拥堵状态的判断指标,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断面拥堵状态进行聚类,从而判断断面客流拥堵状态。本发明基于列车运行时刻表和自动售检票数据,完成客流时空分配,并结合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更为准确客观的客流拥堵状态判断,为后续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一种用于研究电动四轮车车轮摆振的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9211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810876144.1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电动四轮车车轮摆振的实验台,通过支架对待测车辆进行支撑和限位使其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待测车轮压在传送带上并由传动轴进行支撑,电机转动后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车轮转动完成测试。该实验台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稳定性好、造价低等优点,能够研究不同条件对车轮摆振的影响。

    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轨道交通OD客流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428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1357247.8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宁 韩松 王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轨道交通OD客流估计方法,该方法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两方面确定OD线网客流的关键因素和干扰因素,并进一步根据这两大因素将轨道交通客流数据中的干扰数据剔除,能够更加有效进行OD客流数据预测;进一步的,本发明构建基于FCN‑LSTM结构的城市轨道交通OD矩阵预测模型,在保证不降空间维度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客流预测,为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及票务清分提支持。

    扭转-弯曲耦合共振的扭转式微机械谐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98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49410.4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弯曲耦合共振的扭转式微机械谐振器,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设置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上方的活动极板,所述活动极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扭转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扭转支撑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支撑连接,两个固定支撑间隔设在衬底上,两个所述扭转支撑梁结构尺寸相同且沿长度方向的轴线重合,活动极板为矩形或圆形,扭转支撑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扭转支撑梁和活动极板的材料相同,活动极板的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与扭转支撑梁的弯曲振动固有频率相等。本发明所需的驱动力小,因此能用更小的驱动力获得相当大的振幅,节省了驱动能量,显著降低了驱动要求、提高了谐振器性能。

    一种考虑驾驶员活跃度及驾驶能力的辅助控制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7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74482.4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驾驶员活跃度及驾驶能力的辅助控制器设计方法,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人机控制权限分配策略不够精准、驾驶舒适性和人机合作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引入驾驶员活跃度和驾驶能力两个量化指标,并基于驾驶员时变特性设计人机共享控制权限分配策略,构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人机共享控制器,实现个性化辅助驾驶。此外,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车辆行驶性能以及人机合作水平,并利用鲁棒正不变集理论处理系统多约束下的共享控制问题,该方法保证了车辆稳定性和路径跟踪性能的同时,提升了驾驶舒适性和人机合作性能,在未来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性。

    一种基于驾驶行为预测的辅助驾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7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74546.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预测的辅助驾驶控制方法,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驾驶员驾驶行为难以用模型精确预测且常用的驾驶员模型应用场景比较局限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LSTMNN预测模型对驾驶员行为进行精准预测,增强了人机协同控制车辆时的交互适应性,减少了人机冲突,提升驾驶舒适性。同时,在纵‑横向耦合控制时,引入了车辆稳定性、驾驶舒适性、路径跟踪性、跟车安全性及电机节能性等多项综合指标,大幅提升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灵活性,整个共享控制框架可服务于先进的个性化驾驶辅助系统,使得系统具备灵活性,可以用于各类乘用车辆或商用车辆,通用性好。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差异化安检方法及安检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97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09041.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差异化安检方法及安检系统,属于安检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采集乘客实名认证信息,并存入识别数据库;S20、根据乘客信息是否处于识别数据库中,对需安检的乘客按实名认证乘客与非实名认证乘客进行分流;S30、对分流的乘客实行差异化安检,其中,对实名认证乘客执行快速安检,对非实名认证乘客执行常规安检;S40、将对实名认证乘客的安检信息回传至识别数据库,对于安检信息中存在危险行为的乘客信息,将其从识别数据库中剔除。本发明通过是否进行实名认证,对乘客分类分流,并采取差异化安检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车站滞留乘客,提高乘客通行效率,缩短乘客排队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时间链辨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91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1235415.6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宁 赵嘉伟 王健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时间链辨识系统,其从自动售检票系统记录的交易数据中提取乘客出行的起讫点,进行有效路径搜索,对于每条有效路径,结合列车时刻表信息,匹配每条路径所有可能的出行时间链。选取只匹配到一条出行时间链的交易记录作为参考记录,按终点站及出站闸机口不同将参考记录分类,拟合各个闸机口的下车出站时间差概率分布情况。对于匹配到多条出行时间链的交易记录,根据其所选择线路、闸机口及每条时间链的下车出站时间差,由对应闸机口概率密度函数计算概率,选择概率最大者作为该乘客的出行时间链。本发明能够获得乘客完整的出行时间链,可以为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及票务清分提供依据。

    一种考虑环境影响的城轨电气设备可变检修周期制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9157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55861.0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境影响的城轨电气设备可变检修周期制定方法,该方法基于K‑S检验方法选择设备故障概率分布模型的最优拟合分布函数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分布参数,得到不同环境影响下的设备故障概率分布模型;基于神经网络获得环境变量与分布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一定环境影响下的设备故障条件概率分布模型;最后以可靠度为约束制定城轨电气设备的可变检修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站选址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9774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0010827.9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站选址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节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轨道线路为边,建立无向网络模型;计算无向网络模型的网络特征指标,网络特征指标包括度、介数、紧密度和特征向量;在设定的攻击策略下,根据失效节点数量和网络全局效率的关系获取轨道交通网络节点综合脆弱度指数;根据由脆弱度指数确定的脆弱度等级和响应时间区间限值的对应关系,得到覆盖度函数;根据综合脆弱指数和覆盖度函数构建救援站选址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识别网络中的脆弱性节点,在选址模型构建时引入脆弱度指数来对脆弱节点加以保护,提升了整个轨道交通系统救援网络的稳定性和应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