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80349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22752.9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湖南稀土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C22C2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用Y-Tb-RE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核反应堆用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设计的合金中Y的含量49~90%,Tb的含量10~51%,其余为除Y和Tb以外的稀土元素RE。按本发明设计的组分配料后在真空气氛保护下进行熔炼和均匀化处理,并通过近等温和气氛保护条件下热挤压和拉拨处理,得到元素分布均匀、Tb的线密度可控的成品。所述成品的室温抗拉强度≥180MPa,断后伸长率不低于10%,尺寸可精确至0.05mm以下,密度偏差不超过0.1g/cm3,且成品中Tb的线密度为0.1~0.5g/cm,线密度偏差不超过0.01g/cm,可用作灰控制棒用吸收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22533.0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湖南稀土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灰控制棒用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备领域,特别涉及灰控制棒用吸收体材料用稀土合金棒材丝材的制备。原材料选用99.7wt.%以上纯度的Tb和另一种稀土元素,Tb的含量不低于50%,在真空气氛保护下进行熔炼和均匀化处理。挤压时坯料在近等温环境下进行,热油冷却。挤压后的丝材和棒材进行拉拨处理。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灰控制棒用吸收体材料用的稀土合金棒材丝材,室温抗拉强度≥165MPa,断后伸长率不低于15%,尺寸可精确至0.05mm以下,密度偏差不超过0.1g/cm3,两种稀土的总含量不低于99.7%,Tb的线密度在0.1~0.5g/cm范围内可控,可用作灰控制棒用吸收体材料和连铸喂丝用的稀土合金丝。
-
公开(公告)号:CN10457562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38096.1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式上管座与导向管的连接结构,包括上管座,其上设置导向管孔,导向管孔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形成阶梯面;弹性接头,为管状结构,弹性接头上部包括至少两个弹性卡扣,弹性卡扣的内侧沿周向设置沟槽,弹性接头的下端设置凸台,用于与上管座的导向管孔的下端面配合,限制弹性接头向上的运动;撑紧管,为管状结构,撑紧管上部外侧沿周向设置凸起,凸起用于嵌入弹性卡扣的沟槽,撑紧管用于将弹性卡扣锁定于导向管孔的阶梯面,限制弹性接头向下的运动。本发明的上管座与导向管的连接结构,使用勾取工具将撑紧管取出,弹性接头失去支撑后,将弹性接头压入导向管孔内,即可取出上管座,实现该连接结构的重复安装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678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037.1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进的灰控制棒及吸收体。该吸收体材料中含有铽、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其中铽元素占该吸收体材料质量百分比的10~95%。该灰控制棒为细长实心管状结构,该灰控制棒由含有铽、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的材料制成,其中铽元素占灰控制棒总质量百分比的10~95%。本发明所述的先进的灰控制棒及吸收体,采用铽或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由此获得的灰控制棒组件应用于反应堆,其反应性价值几乎不随燃耗发生变化,使得灰控制棒组件使用寿命超过20年。采用反应性价值随燃耗下降的中子吸收体材料(银、铪、铒、铕或镝的合金或化合物等)用于抵消铽、铽合金或铽的化合物随燃耗逐渐升高的反应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7287.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TRISO燃料芯块制造方法及燃料芯块,属于核电领域。其中,TRISO燃料芯块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燃料芯块模具中铺覆石墨粉,利用具有凸起的半球形工作部将石墨粉层压实并形成定位孔,将燃料球装入定位孔并覆盖石墨粉层,重复压实形成定位孔和装入燃料球的步骤直至石墨粉体达到预设高度,整体压实后烧结,得到TRISO燃料芯块。该方法能够提高TRISO燃料芯块的均匀性,便于规模化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20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64181.3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微型反应堆用镍基合金,按重量比计含有:14%.0‑20.0%的Cr,3.0%‑5.0%的Fe,0.1%‑2.0%的Mn,3.0%‑5.0%的Mo,3.0%‑5.0%的W,0.05%‑0.15%的C,0.005%‑0.05%的La,余量为N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中,按重量比计,0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5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1507699.6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21C15/257 , G06F113/14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针对热管微堆设计,提出一种系统、全面的堆芯不熔化分析评价方法,方法包括基于概率论和工程判断筛选可能导致堆芯熔化的事故工况;将所述事故工况输入热管微堆分析模型,计算所述事故工况下热管微堆内各个部件的温度,根据所述热管微堆内各个部件的温度评价堆芯是否损伤;将所述热管微堆内各个部件的温度输入热管微堆力学模型,计算支撑堆芯的基体的力学参数,根据所述力学参数评价所述基体的结构完整性;根据堆芯是否损伤和所述基体的结构完整性评价是否满足堆芯不熔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65128.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固体圆柱面接触热阻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碳棒上缠绕钨丝装入内铜管作为加热模块,在加热模块上套设内套管与外套管作为试验管件,在外套管外套装外铜管,并在试验管件内外表面设置热电偶;利用加热模块对试验管件进行加热,根据加热功率Q、损失功率Q’和内铜管的外表面积A计算得到内套管与外套管界面的热流q=(Q‑Q’)/A,根据试验管件内表面平均温度T1、试验管件外表面平均温度T2计算得到界面热阻R=(T1‑T2)/q。该方法能够基于稳态法对圆柱面上的接触热阻进行准确测量,为固态堆芯的传热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体圆柱面接触热阻测量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6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7737.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钨控制棒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钨管,在清洗与表面活化处理后进行预电镀处理,以在钨管表面形成预电镀层;以成分含有27g/L‑29g/L的硫酸镍、24g/L‑26g/L的次磷酸钠、24g/L‑26g/L的柠檬酸钠、16g/L‑18g/L的络合剂和7mg/L‑9mg/L的丙炔醇,pH值7.0‑8.5的电解液在85℃‑90℃下进行镀镍处理,得到镀镍钨管;将镀镍钨管装入包壳并焊接封装,得到钨控制棒成品。该方法能够用于制造具有良好中子吸收性与可靠性的钨控制棒,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钨控制棒。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30289.9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事故SiC/SiC燃料包壳管与SiC端塞的多级强化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包括:(1)将SiC/SiC燃料包壳管与SiC端塞的连接处打磨、抛光、超声清洗并干燥;(2)将SiC晶须、SiC粉体、陶瓷先驱体、催化剂、结合剂和溶剂充分混合,得到膏状封装剂;(3)将膏状封装剂均匀涂抹在SiC/SiC燃料包壳管与SiC端塞的连接面处,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依次进行连接层的陶瓷化与致密化,最终可得抗事故SiC/SiC燃料包壳管与SiC端塞的多级强化连接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