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多种变形状态的薄板冲压表面损伤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2316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34426.X

    申请日:201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薄板冲压成形技术领域的实现多种变形状态的薄板冲压表面损伤试验装置,包括:拉伸夹头、上模座、上模镶块、上模辅助块、下模座、下模镶块、下模辅助块,其中:上模镶块与上模辅助块通过销钉连接,上模辅助块用螺钉固定于上模座,下模镶块与下模辅助块通过销钉连接,下模辅助块用螺钉固定于下模座,上下模通过螺钉连接合模;上模镶块表面有凹槽结构,通过凹槽结构形式实现多种变形状态,即包含多种拉伸-弯曲变形状态和压缩变形状态。本发明既能模拟先进高强钢薄板冲压件直边部分的拉伸-弯曲条件下的表面损伤,又能模拟出其发生在模具转角处压缩条件下的表面损伤情形。

    轻质金属型材电致塑性拉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72689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7318.5

    申请日:2011-01-26

    Abstract: 一种轻质金属型材成形技术领域的轻质金属型材电致塑性拉弯装置,包括:模具、高能脉冲电源和夹钳,两个夹钳关于模具对称分布且夹钳的电源端与高能脉冲电源相连;夹钳包括:夹具体、夹头、电极腔、夹紧机构和电极两个夹头对称分布在夹钳的中轴线两边构成电极腔,电极绝缘固定于电极腔内并与高能脉冲电源相连。本发明使拉弯后型材的回弹现象有了很明显的改善,提高了产品尺寸精度,更增加了高强轻质型材的延展性,有效避免了拉弯时的外层开裂发生;工作过程在常温下完成,使得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连杆顺向连接式锻造操作机

    公开(公告)号:CN10160729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55222.2

    申请日:2009-07-23

    Abstract: 一种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上连杆顺向连接式锻造操作机,包括:提升机构、摆移机构、缓冲机构、夹钳及连接装置和行走车架,其中:提升机构安装于行走车架上,摆移机构安装于提升机构上部,夹钳及连接装置安装在提升机构底部,缓冲机构的前端连接在提升机构的前吊杆上,后端连接在夹钳尾部。本发明实现提升、俯仰、左右向移动等运动的解耦运动,具有控制简单,单个驱动器驱动力小,可实现模块化设计,制造容易,整机重量小等优点,易于保证锻件的锻造质量,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用于液压胀形工艺的管材成形极限曲线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8574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37829.3

    申请日:2008-05-22

    Abstract: 一种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用于液压胀形工艺的管材成形极限曲线的测试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推杆,其中:所述上模包括:上连接板和上镶块,上连接板连接到液压胀形机的主缸上,上镶块固定在上连接板上,通过定位销定位;所述下模包括固定块、下模具和下镶块,下模具固定在液压胀形机工作台上,下模具采用对称结构,其两端为半圆柱形型腔,下镶块固定在下模具型腔内,固定块共有两个,固定块上有一个半圆柱形型腔,两个固定块固定在下模具的两端,分别与下模具的两个半圆柱形型腔组成两个圆柱形型腔。本发明使管材既能以线性或准线性应变路径变形并达到极限应变状态,又能使应变比在-1到1之间变动。

    提高汽车覆盖件制造质量稳定性的工艺优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93858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046682.9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的提高汽车覆盖件制造质量稳定性的工艺优化系统,其中:GUI模块为图形用户接口,实现用户与其他模块的交互;变量属性模块保存用户输入的可控工艺属性、噪声因素属性和质量检测指标属性;变量筛选模块筛选对质量检测指标影响最显著的可控工艺、噪声因素;响应面建模模块建立可控工艺、噪声因素与质量检测指标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噪声因素随机属性模块保存用户输入的噪声因素随机属性;随机响应面建模模块建立可控工艺与质量检测指标均值、标准差之间的随机响应面模型;工艺优化模块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处理获得最优工艺条件。本发明可以实现提高汽车覆盖件制造质量稳定性,减小废品率的目标。

    金属薄板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公开(公告)号:CN100595957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710172148.3

    申请日:2007-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金属薄板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两块相同的流场单板,所述两块流场单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两块相同的流场单板通过四周接触面及中间流场接触面相连接,两块流场单板之间通过焊接对称贴合连接,每个流场单板上均设有三个进口,三个出口,分别为:燃料气体进口、燃料气体出口、氧化剂进口、氧化剂出口、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其两个边的中间还分别设有圆形定位孔。本发明只需要两块一样的金属单板,结构更加简单,且只需要一副成形模具,制造成本较低。反应气体进出口采用特殊设计,只需要在一对进出口加密封圈即可,减少了密封圈的使用次数。

    由伺服控制的柔性定位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0534701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810034863.5

    申请日:2008-03-20

    Abstract: 一种由伺服控制的柔性定位夹具,整个夹具从下部到上部依次为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伺服控制机构、第一转动方向伺服控制机构、垂直方向移动伺服控制机构、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伺服控制机构、第二转动方向伺服控制机构、第三转动方向伺服控制机构和定位销机构,定位销机构是整个夹具的执行机构,对工件装配起定位作用,它的位置精度由各移动方向和转动方向的伺服控制机构实现。本发明实现多自由度调整,并符合多种相似车型混线生产柔性夹具的特点要求,能根据不同产品定位位置的变化,快速准确自动调整定位销的三维空间位置和姿态,实现不同定位方式的空间定位。

    二自由度移动冗余并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62337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42782.X

    申请日:2008-09-11

    Abstract: 一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二自由度移动冗余并联机构,由固定平台、垂直滑块、水平导向杆、随动滑块、支撑杆件、水平滑块、末端执行器组成,垂直滑块与水平滑块均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水平导向杆设置于垂直滑块上,随动滑块则设置在水平导向杆上,而末端执行器通过由三根支撑杆件及转动副与随动滑块、水平滑块连接,整个装置的运动及力的传递则通过末端执行器来实现。本发明结合了冗余驱动、平行四边形结构,使最终的二自由度移动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刚度与力承载特性等性能同时达到最佳或较佳,同时整体机构结构稳定,传动效率高,控制容易,运动精度高,成本低。

    基于辊压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3331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10118899.2

    申请日:200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基于辊压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制造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所设计的双极板结构形式,通过映射,加工生成所有辊子对,这些辊子对包括单极板辊压辊子对、双极板连接辊子对、整形辊子对;加工生成辊子对后,在一条连续的生产线上进行双极板的加工,生产线加工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采用单极板辊压辊子对分上下两个工位上同时进行两个单极板的极板辊压,然后在第二阶段,采用双极板连接辊子对进行双极板连接工艺,使两个单独进行的单极板实现连接,接着采用整形辊子对进行双极板整形,最后完成剪切冲裁。本发明能降低金属双极板的生产成本,降低采用传统冲压工艺中由于定位而造成的制造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