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7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472542.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组织细质化与均质化的微合金化轴承钢铸坯,属于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技术领域。成分为,C:0.93%–1.05%,Si:0.20‑0.50%,Mn:0.20%‑0.50%,Cr:1.30‑1.6%,S:≤0.01%,P:≤0.02%,Cu:≤0.25%,Mo:≤0.30%,Nb:≤0.30%,V:≤0.30%,Zr:0‑0.30%和Al≤0.05%。在此基础上,可以添加稀土(Ce、La):≤0.05%,Ni:≤1.0%;余量为Fe。优点在于,将铸坯原始奥氏体尺寸细化5倍以上,可以大幅度提升轴承钢耐磨性能、疲劳寿命和强韧性;不仅可以应用于轴承钢、齿轮钢和模具钢,也可以在其他钢铁材料组织调控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025728.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制作轴承套圈的球墨铸铁超细化循环热处理工艺,涉及轴承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处理工艺是将在球磨铸铁加工成型后进行多次循环淬火热处理,从而进一步细化球磨铸铁的晶粒,同时提高球磨铸铁的硬度。本发明所制备的球磨铸铁材料晶粒可以降低至12.5μm,硬度达到60HRC,完全满足轴承用材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10492.0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IPC: C22C38/2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18 , C22C38/06 , C22C38/20 , C21D1/18 , C21D8/06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2.4GPa抗拉强度钢及组织性能调控热处理方法,属于钢铁材料强韧化技术领域。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45%–0.60%,Si:0.20‑1.50%,Mn:0.20%‑1.50%,Cr:1.00‑2.00%,S:≤0.01%,P:≤0.02%,Mo:≤0.50%,Nb:≤0.10%,V:≤0.10%、Ti:0‑0.1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此基础上,添加稀土(Ce、La):≤0.10%,Al:≤2.0%和Cu:≤1.0%。优点在于,该钢具有低成本、高强度、高塑性和高强韧等优异性能,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的结构件、安全件及轴承齿轮用钢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超高强度钢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01234.6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36 , C22C38/38 , B21B3/02 , C21D1/34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韧塑性奥氏体型低密度钢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冶炼、铸造、热轧和冷却等步骤中,对热轧的精轧阶段进行初始轧制温度≤1000℃和终轧温度范围为800℃~870℃的控制,使得终轧后的钢板材料微观组织具有细小晶粒尺寸、高密度位错和形变纳米孪晶的组织特征,从而实现奥氏体型低密度钢的细晶强化、形变强化和位错强化,并保证塑性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46724.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2 , C22C38/16 , C22C38/08 , C21D8/06 , C21D8/02 , C21D6/02
Abstract: 一种屈服700MPa级低密度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属于高强钢技术领域。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85‑1.15%、Mn:25‑35%、Al:9.0‑11.0wt%、Nb:0‑0.2%、Mo:0‑0.2%、V:0‑0.2%、Ti:0‑0.2%和Zr:0‑0.2%,其中Nb、Mo、V、Ti和Zr的总量不低于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另加以下一种或多种元素:Si:0‑2.0%、Cu:0‑2.0wt%、Ni:0‑2.0%、B:0‑0.005wt%、RE稀土:0‑0.050wt%。优点在于,实现低密度钢屈服强度不低于700MPa和‑40℃下的低温冲击韧性Akv≥140J的优异强韧性能,为高强韧中厚板制造提供了一种优异的低密度钢成分设计与热处理设计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351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509210.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屈服强度2000MPa级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40%~0.70%,Mn:0.5%~1.5%,Cr:1.0%~2.0%,Mo:0.5%~1.5%,Si:1.0%~2.0%,Al:1.0%~2.0%,V:0%~0.40%,Ti:0%~0.3%,Nb:0%~0.2%,余量为Fe;并且,0.1%≤Nb+V+Ti≤0.4%;P不超过0.01%,S不超过0.005%。采用真空感应、真空感应+真空自耗方法熔炼,浇筑铸锭;钢锭扒皮并切除冒口后,采用锻锤、压力机、轧机变形设备进行开坯锻造。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的优异力学性能和较高的经济性,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03498.7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38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1D8/02 , C21D8/06 , C22C30/00 , C22C33/04
Abstract: 一种用于轴承保持架的高强韧高耐磨低密度钢及制备工艺,属于轴承钢技术领域。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60‑1.2%、Mn:25‑35%、Al:6‑11%、Ti:0‑5%、Mo:0‑0.5%、Nb:0‑0.5%、V:0‑0.5%和Zr:0‑0.5%,其中Ti、Nb、Mo、V和Zr的总量不高于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另加以下一种或多种元素:Ni:0‑0.50%、Si:0‑0.60wt%、Cr:0‑0.50wt%、Cu:0‑0.50wt%、B:0‑0.005wt%、RE:0‑0.050wt%。优点在于,实现了密度达到6.5‑7.1g/cm3、室温屈服强度500‑800MPa、室温塑性40‑80%、室温耐磨性能和强韧性优于低碳钢、中碳钢及黄铜等传统保持架用金属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680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40682.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高氮不锈轴承钢热处理工艺,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高氮不锈轴承钢成分百分比:C 0.3~0.65%,Si≤1.0%,Mn≤1.0%,S≤0.015%,P≤0.025,Cr 14.5~16.0%,Mo 0.85~1.10%,N 0.2~0.5%,除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余量为Fe。通过对高氮不锈轴承钢进行整体调质处理和高频感应淬火及后续热处理,使高氮不锈轴承钢零件热处理后表面硬度达到58HRC以上,同时心部保持调质硬度,兼具高硬度、高强度与良好韧性的合理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1621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89938.X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成分高碳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窄成分高碳轴承钢,化学组成包括:0.96~1.03wt%C,1.40~1.50wt%Cr,0.25~0.34wt%Si,0.35~0.44wt%Mn,0.02~0.09wt%Mo,0.15~0.24wt%Ni,0.15~0.24wt%Cu,余量的铁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将轴承钢的元素Si、Mn、Mo、Ni、Cu下限提高并控制在较窄范围,实现淬透性和稳定性提升,较传统轴承钢GCr15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韧性以及抗疲劳性能,同时性能波动性大幅度降低,特别是接触疲劳寿命L10提升了近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2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16657.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34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32 , C22C38/06 , C21D8/00 , C21D1/26 , C21D1/18
Abstract: 一种2000MPa级M3型高韧塑性无镍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镍钢具有以下化学元素及其重量含量的变化范围:C为0.36%~0.40%,Si为1.5%~2.0%,Mn为2.0%~4.0%,Cr为0.8%~1.2%,Mo为0.1%~0.5%,V为0.05%~0.15%,Ti为0.08%~0.15%,Nb为0.02%~0.1%,B为0.0005%~0.0050%,Al为0.02%~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2000MPa级是指抗拉强度≥1900MPa,所述高韧塑性是指断后伸长率≥12%和夏比冲击功KV2(-40℃)≥12J,所述M3型是指金相图谱中具有多相、亚稳和多尺度的金相组织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