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26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33920.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转运机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固定框在第一环形轨道上不断转动与拿取机构配合将锂电池逐个放入第一环形轨道上的第一固定框内;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固定框在第一环形轨道上转动,将需要转运的锂电池均存放在第一环形轨道上的第一固定框内,当需要拿取指定锂电池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固定框移动到拿取机构或者灭火机构后就可以自动将锂电池取下,提高了拿取锂电池的效率,当锂电池发生自燃或者漏液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灭火机构对锂电池进行灭火,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7352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312799.X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一种CaSi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将晶面为(111)的单晶硅基板进行预处理,随后与钙不接触置于石英容器中,预处理后的硅基板置于钙的上方,容器口放置少量石英棉,石英容器在真空中加热至630~690℃,保温反应,然后快速降至室温。本发明一步反应制备产物中没有生成其他硅化物杂相,产物为单相的CaSi单晶纳米线,纯度高,CaSi纳米线垂直于晶面(111)的单晶硅基板,没有团聚缠绕现象,分布均匀性优异,密度大,粒径控制在30~50nm之间,生长的纳米线直径均匀,能有效适应较大的体积变化而不发生粉化,具有优异的电接触和导电性,其均匀的一维结构,促进电荷的有效传输,每根纳米线基本垂直于基板,不团聚,增强了其导电性能,无需额外添加粘合剂或导电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9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493437.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4B35/493 , C04B35/622 , C04B35/638
Abstract: 一种镧、锡掺杂的锆钛酸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化学式为Pb1‑3x/2Lax[(Zr1‑ySny)zTi1‑z]O3,其中x=0.06、y=0.3、z=0.84,根据化学组成比例,称取氧化物原料,和占氧化物原料0.01~1%的玻璃Al‑Na‑SiO2进行球磨、预烧、二次球磨、排粘和烧结;二次球磨是预烧后的块体粉碎后加入块体质量的10%的浓度为5wt%PVA溶液,将转速升至300rpm球磨2h,然后将转速降至200rpm球磨1h,最后降至120~150rpm球磨2h,造粒后过60目筛本发明制备的镧、锡掺杂的锆钛酸铅(PLZST)陶瓷块体材料缺陷少、微观组织结构致密性优异,密度达到10g·cm‑3以上;烧结温度从原来的1250℃以上降低至1180℃一下,陶瓷性能稳定,在提高储能密度的同时,降低了介电损耗,在AC电源工作电压500V到3000V下工作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4083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308192.4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1B33/021 , B82Y40/00 , H01M10/052 , H01M4/38
Abstract: 一种硅纳米片阵列的制备方法,是将晶面为(111)的硅基板预处理后,与钙置于真空中依次在630~640℃和700~720℃下进行分段加热反应,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将反应后的硅基板置于氯化锰的乙醇溶液浸泡2h,然后与氯化锰颗粒分别置于分段加热炉的两端,全程通入氮气,将氯化锰颗粒一端加热至700~830℃,基板一端加热至500~600℃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制备的硅纳米片垂直于硅基板并形成阵列,纳米片之间的间距达到10~100nm,纳米片不团聚、不垮塌,纳米片厚度在5~150nm之间可有效调控,高度达到2μm左右,产率高,产率可达到原材料的55.7~63.9%,形成高密度的硅纳米片阵列,纯度高达96.4%。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493437.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C04B35/493 , C04B35/622 , C04B35/638
Abstract: 一种镧、锡掺杂的锆钛酸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化学式为Pb1‑3x/2Lax[(Zr1‑ySny)zTi1‑z]O3,其中0.02<x<0.06、0.1<y<0.2、0.06<z<0.2,根据化学组成比例,称取氧化物原料,和占氧化物原料0.01~1%的玻璃Al‑Na‑SiO2进行球磨、预烧、二次球磨、排粘和烧结;二次球磨是预烧后的块体粉碎后加入块体质量的10% 的浓度为5wt%PVA溶液,将转速升至300rpm球磨2h,然后将转速降至200rpm球磨1h,最后降至120~150rpm球磨2h,造粒后过60目筛本发明制备的镧、锡掺杂的锆钛酸铅(PLZST)陶瓷块体材料缺陷少、微观组织结构致密性优异,密度达到10g·cm‑3以上;烧结温度从原来的1250℃以上降低至1180℃一下,陶瓷性能稳定,在提高储能密度的同时,降低了介电损耗,在AC电源工作电压500V到3000V下工作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315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426082.8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洗涤一体化柔性织物阵列传感器及其方法。主要由柔性织物面料和一体化压敏传感涂层组成,一体化压敏传感涂层制备于柔性织物面料表面上;涂层由纳米导电功能材料在柔性织物面料表面以一体化图案式阵列分布;对柔性织物面料进行脱胶预处理;用生物大分子超声剥离纳米导电功能材料制作导电墨水;柔性织物面料上用导电墨水通过一体化打印或喷涂或涂覆。本发明可洗涤一体化柔性织物阵列传感器不受监测范围限制且可拆卸洗涤避免卫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054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586463.3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B23K26/38 , B23K26/40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光片的激光切割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超快激光器、光束整形模组、聚焦物镜、视觉检测装置、以及运动平台;视觉检测装置位于聚焦物镜上部,运动平台位于聚焦物镜下部用于承载待滤光片,聚焦物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成像物镜;超快激光器发出超短脉冲激光束入射光束整形模组,经过光束整形模组整形成能量均匀分布的线状无衍射光束后入射聚焦物镜,经过聚焦物镜聚焦形成切割滤光片的高能量密度无衍射光束。本发明切割后获得的各个元件截面及上下表面均成型规整、直线度好、表面膜层无明显破坏,且切割过程中形成的改质层厚度与位置可根据基板厚度或实际要求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规格的加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0548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586455.9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IPC: B23K26/38 , B23K26/402 , B23K26/70 , H01L2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晶圆片的激光切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超快激光器、激光传输组件、无衍射光束产生模块、聚焦物镜、视觉检测装置、以及运动平台;视觉检测装置位于聚焦物镜上部,运动平台位于聚焦物镜下部用于承载LED晶圆片,聚焦物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成像物镜;超快激光器发出超短脉冲激光束,经过激光传输组件进行整形获得高精度圆形光斑,然后入射无衍射光束产生模块生成无衍射光束,再经过聚焦物镜聚焦形成用于预分割LED晶圆片的加工光束。本发明可有效避免传统激光切割造成的斜裂、背崩、大小边等缺陷,也可解决直接形成的无衍射光束划片时的电极面破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597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16131.2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纳米线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银纳米线复合薄膜的制备、包含银纳米线薄膜的制备和氧化镍涂层的制备;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功能层的制备;电子注入层与金属电极层的制备。该方法简化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透明薄膜膜基结合力差、薄膜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从而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该工艺可以用于大面积制备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且具有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4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86462.9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重庆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短脉冲激光光源。该光源采用全保偏结构的主从激光器,受益于其中保偏光纤的偏振态稳定,可使主从激光器的抗干扰能力强,实现长时间稳定运行;主从激光器采用主从注入式全光被动同步,免除了电子学器件和复杂的反馈控制,能够获得飞秒量级的高精度时间同步;主从激光器腔内采用光栅对来控制腔内色散量,可对同步光源进行精密的时频域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出脉冲宽度和频谱宽度的精密调节,进而优化非线性转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获得更高功率的激光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