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霉心病检测仪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14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09736.1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一种苹果霉心病检测仪,包括:LED光源模块,根据设定发出相应光强的光,照射于待测苹果的中心;光谱检测模块,接收透过待测苹果的光并完成光电转换得到电压值;果径在线测量模块,测量待测苹果的直径;以及,核心处理模块,接收光谱检测模块得到的电压值,根据该电压值计算得到相应的透射光强值,同时接收所述直径数据,综合透射光强值和直径数据,判断是否有霉心病,本发明可快速无损检测苹果霉心病,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病害判别精度高等特点。

    一种风送式喷雾机风量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8663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545679.3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一种风送式喷雾机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拖拉机上的喷雾机底盘,药箱位于喷雾机底盘上,在药箱后方位于喷雾机底盘上设置对称的左导流风箱与右导流风箱,左导流风箱中安装有一组喷头和一个离心风机,左导流风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导向槽一和左导向槽二,左导向槽一中设置有左移动挡板一,左导向槽二中设置有左移动挡板二,左移动挡板一和左移动挡板二的上下端均安装有滑轮,左移动挡板一上有左齿条一,左移动挡板二上有左齿条二,左齿条一和左齿条二之间有与二者啮合的接步进电机的齿轮,步进电机接设置于拖拉机上的手动控制器,左导流风箱与右导流风箱的结构一致,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节手动控制器改变风量,以实现农药精准喷施。

    基于多因子耦合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37380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84828.5

    申请日:2013-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2 Y02B20/48 Y02P60/149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因子耦合的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根据当前环境内植物光照需求特性设定其光照累计时间,在累计光照的时间内,监测环境中实时的红蓝光PFD值和实时的温度值,利用温度与最适环境光强拟合,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当前植物的红蓝光光饱和点,计算红蓝光监测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值,进行按需补光,且当温度监测值超出光合作用有效温度阈值范围时,对温度进行调整使其在该范围内;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实现所述调控方法的系统,本发明通过调用多因子耦合光环境智能调控算法,完成对环境中温度和分波段光强的精确控制,可在最低耗能的基础上,通过PWM控制信号对调光量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了对植物生长环境中温度、分波段光强的最优调控。

    基于太阳单波段光量子通量密度模型的检测方法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148934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27933.5

    申请日:2013-01-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阳单波段光量子通量密度模型的检测方法与设备,根据检测时间和地理位置计算实时太阳高度角,连续测量一个自然年内不同日期不同时刻可见光总光强与特定波段光强,然后拟合特定波段所占可见光的比例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建立以时间、纬度、波段、可见光总光强为变量的太阳单波段光量子通量密度模型,基于模型、当前时间、纬度和可见光总光强计算得到特定单波段光量子通量密度;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检测设备,可实时检测特定波段光量子通量密度,并实现数据存储分析,本发明可根据不同作物对光谱的吸收特性,确定检测波段范围,针对性强,且检测信息更精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基于多因子耦合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3738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084828.5

    申请日:2013-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2 Y02B20/48 Y02P60/149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因子耦合的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根据当前环境内植物光照需求特性设定其光照累计时间,在累计光照的时间内,监测环境中实时的红蓝光PFD值和实时的温度值,利用温度与最适环境光强拟合,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当前植物的红蓝光光饱和点,计算红蓝光监测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值,进行按需补光,且当温度监测值超出光合作用有效温度阈值范围时,对温度进行调整使其在该范围内;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实现所述调控方法的系统,本发明通过调用多因子耦合光环境智能调控算法,完成对环境中温度和分波段光强的精确控制,可在最低耗能的基础上,通过PWM控制信号对调光量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了对植物生长环境中温度、分波段光强的最优调控。

    融合叶片光合潜能的光合速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162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576601.X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融合叶片光合潜能的光合速率预测方法,设计除光照等级外其它参数完全相同的植株光合作用试验,待不同光照处理的植株产生差异,随机选取生理状态有差异的植株作为实验样本;测取差异叶片的温度、CO2浓度与光照强度嵌套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并记录叶片暗荧光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不同维度上做归一化处理,使各维度数据同处于一个数量级,并划分测试集和训练集;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融合叶片光合潜能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利用该预测模型,对融合叶片光合潜能的光合速率进行预测,本发明为设施环境的精准调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技术实现。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实现自适应物体形状的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085274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0196888.9

    申请日:2018-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实现自适应物体形状的机械手,包括两组机械手机构,两组机械手机构呈V字形对称排布,两组机械手机构完全一致,包括十六个轴承、六个阻力机构、三个定位件、四个同步轮、四个同步带和电机,电机通过支撑杆将扭矩传送到同步轮,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将扭矩传送到下一个同步轮,同步轮再通过支撑杆将扭矩传送到阻力机构,阻力机构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转动,关节在受阻之后便会打滑预紧,同理,待所有机械臂贴服物体表面之后。电磁开关通电,固定机构便会将形状锁死,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体表面形状并完成加紧的功能。本发明结构原理巧妙简单,节约成本,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基于调控效益优先的二维联合调控目标区域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2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031904.5

    申请日:2018-09-05

    Abstract: 一种基于调控效益优先的二维联合调控目标区域的获取方法,以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为输入,光合速率为输出,采用SVR构建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以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为目标函数,获取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的光合曲面以及具有生理学意义的空间响应离散曲线簇;利用U弦长曲率‑爬山法获取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的次优光合曲面,光合次优曲面映射到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坐标平面上的部分即为二维联合调控目标区域,也即二维耦合约束条件;该方法获取的调控目标平均值与传统以光合速率最大值点作为调控目标值相比,光合速率仅下降了10.69%,而平均需光量下降38.24%,平均二氧化碳浓度需求量下降了12.10%,对实际的设施环境双因子调控有指导意义。

    融合效率约束的设施二氧化碳目标值的优化调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8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494147.0

    申请日:2017-12-31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设施环境调控系统缺乏融合调控效率的多因子耦合CO2目标值调控模型,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融合效率的设施CO2目标值优化调控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和CO2浓度为变量的多因子耦合嵌套试验获取番茄幼苗的光合数据样本,构建了CO2响应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利用曲线曲率理论获得不同温度、不同光强下的CO2限制上限CO2值,以此作为调控目标值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不同光强下的融合效率约束的番茄幼苗CO2环境调控模型。该模型与传统以光合速率最大值点作为调控目标值的模型相比,光合速率平均仅下降7.27%,而需CO2量则平均下降37.55%,能解决设施作物环境高效调控的基础理论问题,对实际的设施环境因子调控有指导意义。

    一种面向作物整株需光差异的多通道补光调控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1730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0304781.1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作物整株需光差异,提出了多通道补光调控方法。本方法通过检测植株顶叶位置环境光强,由叶片透光指数计算出株间叶位的环境光强,继而由顶灯和株间灯的PWM反馈算法计算出补光灯的占空比信号,从而精确控制补光灯组的补光量。如需补光,将顶灯和株间灯的PWM占空比信号与相应补光灯的ID号打包,在由控制模块ZigBee协调器将指令下发给顶灯或株间灯从而精确控制补光灯组的亮度,实现按需智能精确补光。同时累计补光调控系统运行时间,以冬季设施植物最佳补光时长为阈值,来进行补光灯组补光量的动态反馈调控。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系统及所设备,可根据植物整株需光差异的特点,实现对植物垂直方向不同叶位的按需定量补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