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7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95769.X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减振轨道,包括调整层、预制轨道板和减振垫层,调整层设于基底,且调整层的顶面设有限位凸台,预制轨道板置于调整层的顶面,预制轨道板上开设有限位通孔,限位凸台穿设于限位通孔且二者相连接,以此将预制轨道板连接于调整层,同时预制轨道板还可从调整层上快速拆卸以更好或维护;减振垫层位于调整层的顶面和预制轨道板的底面之间,用于对轨道进行减震降噪;该减震轨道可省去钢筋混凝土基座,直接将调整层置于基底,或仅设置厚度不受限制的钢筋混凝土基座,可大幅降低轨道标高的最低高度,适应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358553.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平 , 史海欧 , 贺利工 , 郑翔 , 罗信伟 , 尹学军 , 朱文海 , 刘堂辉 , 祝朋玮 , 刘文武 , 赖晨翔 , 王明昃 , 赵晨 , 尹华拓 , 涂勤明 , 黄辉 , 潘鹏 , 欧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隔振器及地铁轨道,包括隔振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隔板装置包括弹性元件、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底座板以及用于承接轨道板的承力板;所述承力板设于所述底座板的上方,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底座板和所述承力板之间,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承力板,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板;所述承力板两对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均安装有所述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隔振装置和限制轨道板之间的纵向错动。解决了现有浮置板轨道由于接缝处的错动而造成振动和噪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44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55333.9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30/23 , E01B3/28 , E01B19/00 , G06F111/1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集能轨枕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轨枕的设计尺寸,建立轨枕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轨枕模态试验计算模态信息的试验值;进行轨枕初始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获取模态信息的仿真值;通过对比试验值与仿真值,对轨枕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获取轨枕基准有限元模型;利用基准有限元模型,建立轨道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轨枕模态分析,计算减振集能组件的影响参数;根据模态贡献率,确定受控模态的阶数,并获得各个阶数的受控模态对应的影响参数;计算第i个设计区域的减振集能组件的设计参数;制作轨枕。采用本发明,既能实现对传至轨枕振动的控制,使下传至道床的振动得到很好的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93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44944.5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大坡度道岔轨道爬行试验机,包括轮对装置、道岔装置和位移传感装置,道岔装置包括基本轨、道岔轨道板、轨枕和道岔尖轨,轮对装置包括轮对单元、液压单元和支撑单元,轮对单元包括列车轮对和连接组件,液压单元包括液压杆和固定架;支撑单元包括调节架、支撑架和纵向伸缩杆。道岔装置布置在坡度可调的斜坡上,液压杆模拟列车向道岔尖轨施加竖直方向的压力来模拟列车的轴重,纵向伸缩杆模拟列车向道岔尖轨施加的纵向惯性力,位移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出道岔尖轨的纵向位移,通过纵向伸缩杆施加循环荷载,模拟多次列车制动时钢轨位移的累积效应,得出大坡度上列车启动以及制动时道岔尖轨的力学行为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38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12448.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杂散电流测试系统及其方法,该电流测试系统包括:道床模拟件,用于对地铁道床进行模拟;可调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道床模拟件连接,用于模拟实际现场环境中道床长度发生变化时的阻值;直流可调电源,其第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提供测试电源;电流测试组件,其第一端与所述直流可调电源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测试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道床模拟件连接,用于测量流经所述道床模拟件的电流值;电压测试部件,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流测试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测试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用于测量所述道床模拟件两端的电压值。其能高度模拟地铁现场环境,便于地铁杂散电流泄露量以及腐蚀危险性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83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61423.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动刚度设计方法,涉及轨道交通减振轨道设计技术领域。该动刚度设计方法适用于对隔离式浮置板轨道系统的减振垫的动刚度进行设计。该设计方法包括测试减振垫在预压荷载以及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动刚度,根据动刚度计算隔离式浮置板轨道系统的浮置板轨道的固有频率,根据固有频率来检验浮置板轨道的施工质量或保养质量,和/或,评价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该动刚度设计方法能实现浮置板轨道施工质量或保养质量的快速检测与科学评估,同时也能对浮置板轨道的真实减振效果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02158.7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海欧 , 尹华拓 , 罗信伟 , 农兴中 , 吴嘉 , 王仲林 , 孙元广 , 姬霖 , 涂勤明 , 刘堂辉 , 黄辉 , 刘文武 , 李平 , 祝朋玮 , 潘鹏 , 欧熙 , 龙泽贤
IPC: E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有轨电车槽型轨的无砟轨道长轨枕,包括长轨枕本体,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体形成的挡肩和承轨面,所述长轨枕本体上设置有预留孔、预埋套管和预应力钢丝,其中,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并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所述预埋套管设置在承轨面的下方;所述预应力钢丝纵向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并且所述预应力钢丝的两端均伸出至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本发明能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能,提高了无砟轨道结构横向承载力,并且能进一步增强轨枕与混凝土道床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77859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0937020.X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曾向荣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块的梯形预制板及其施工方法,该梯形预制板下方设置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设置有锚固筋,辅助块顶部承托预制板,并且在辅助块和预制板之间设置有隔振元件,辅助块与基座浇筑为一体,且辅助块顶部高于基座顶部,使得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板底部的空间比传统方案增大很多,即可以省去传统施工方案中的隔离材料及包裹套,还可以避免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基础粘连,另外,空间增大后还能方便混凝土振捣及抹面作业,从而避免隔振元件与混凝土基座间产生空吊,最后还可避免道床基础因钢筋绑扎不规范,有突起的钢筋顶住隔振元件甚至梯形预制板;在该梯形预制板中还设置有可调节梯形预制板高度的螺旋柱调高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22668775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1007494.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7/01 , F16F15/023 , F16F15/08 , F16F1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阻尼声子晶体隔振器,包括固定轴及套装于其外端的阻振组件,阻振组件包括振子环单元、第一减振件、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内连接件设于外连接件的上内端,第一减振件设于振子环单元和外连接件之间,内连接件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设有内螺纹,外连接件的下端设有与内连接件的环形安装槽相适配的连接凸环,所述连接凸环上还设有与其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阻振组件的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得组装及后续拆卸维护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将第一减振件的形状设置于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更适配,使它们之间形成刚性连接,保证了横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701957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20178869.4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广州振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B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支承式轨道的轨距拉杆机构,包括平行布置在道床上的两排立柱,两排立柱的顶部均设有承轨机构,还包括:拉杆,两端均连接有U型框;顶紧件,活动设置在U型框的侧板上,当U型框从承轨机构的底部卡在承轨机构上时,顶紧件用于顶紧承轨机构。该用于连续支承式轨道的轨距拉杆机构,两个U型框分别固定在两个承轨机构上,然后通过拉杆连为一体,起到加固连续支承式轨道的效果,能够在高分子阻尼材料出现材料强度不满足预期要求的现象时,有效的保持轨道的轨距,提升轨道的整体稳定性,避免运营期间产生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