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1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0386.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30/20 , H01M8/04298 , H01M8/04007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换热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构建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处于燃料电池模式下的第一换热器网络,第一换热器网络包括多个第一换热器;构建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处于电解池模式下的第二换热器网络,第二换热器网络包括多个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一换热器网络和第二换热器网络,构建热平衡方程,根据热平衡方程构建换热器约束模型,通过换热器约束模型,识别公共换热器;通过公共换热器对第一换热器网络和第二换热器网络进行重构,得到优化换热网,通过优化换热网对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进行换热。本发明可以将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在燃料电池和电解池模式下的换热器共用,减少换热器数量,实现热量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9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887683.7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能源系统,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与燃料电池装置配套使用,燃料电池装置包括反应堆与储氢装置,且具有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装置与换热器,其中:冷却液循环装置具有循环管路以及位于循环管路两个端部的第一进液端与第一出液端,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端连接,第一出液口与第一进液端连接;换热器具有第二进液端、第二出液端及第三出液端,第二进液端、第二出液端均与循环管路连接,第三出液端与储氢装置连接。该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可维持燃料电池装置内最优工作温度,并且可合理适配冷热源温度,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2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884480.2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1/04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燃料电池夹具及检测装置,用于膜电极的夹持,该一体式燃料电池夹具包括沿膜电极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端板、第一绝缘板、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第二绝缘板及第二端板,膜电极固定于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其中:第一导电板包括第一集流板与阳极板,第一集流板与阳极板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导电板包括第二集流板与阴极板,第二集流板与阴极板为一体式结构;该一体式燃料电池夹具可避免第一集流板与阳极板、第二集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接触不良,且可提高对膜电极性能的检测精度,简化燃料电池的安装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1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481495.9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风险区间的多能耦合微能源网鲁棒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能耦合网络能流关系、设备特性进行建模,包括电转气设备(P2G)、电制冷机、燃油与燃气机组、风力发电设备等;其次提出了价值风险评估策略,可以通过与调度策略联合优化获得最优弃风与切负荷置信区间,解决了现有鲁棒优化问题中无法进行精确参数估计不确定集边界的问题。最后以弃风、切负荷风险区间与经济三者最优为目标函数,建立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通过CPLEX求解器求解该模型能获得系统中多能设备的最优能流关系、最优设备出力与最优风险区间,能在不确定新能源广泛渗透的电力系统中进行良好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62905.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堆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电池系统,所述电堆结构包括电解质层、阳极集流体和阴极集流体,阳极集流体和阴极集流体,所述阳极集流体和阴极集流体分别设置于电解质层的上下两侧,阳极集流体具有朝向电解质层的阳极流道,阳极流道与电解质层接触一侧形成阳极接触面,阳极接触面的宽度大于阳极流道与其相对面的宽度,阴极集流体具有朝向电解质层的阴极流道,阴极流道与电解质层接触的一侧形成阴极接触面,阴极接触面的宽度大于阴极流道与其相对面的宽度。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电堆内部中的气体流道设计存在的流体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导致电堆反应速率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45454.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储氢装置的运行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设备,涉及氢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电解储氢装置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基于多物理场仿真模型获取包含操作参数的采样矩阵;基于采样矩阵,确定多物理场仿真模型的初始调节方案;其中,初始调节方案中包括每个操作参数分别对应的初始调节数据;基于采样矩阵和初始调节方案,确定最优调节方案;基于最优调节方案对多物理场仿真模型中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电解储氢装置性能指标。本发明能够基于优化后的电解储氢装置的性能指标运行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也能够使基于优化后的电解储氢装置的性能指标运行的电解储氢装置达到最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04863.3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涉氢系统的气体泄漏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气体泄漏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检测的目标涉氢系统,针对目标涉氢系统,通过事故树分析算法进行检测分析处理,得到事故故障点分析结果,依据事故故障点信息进行模拟仿真,得到目标涉氢系统的氢气云图,依据氢气云图,确定无人机巡检路线和探测器设置点,从而可以在探测器设置点设置高精度探测器,并通过无人机巡检路线控制无人机对目标涉氢系统进行动态监视检测,利用高精度探测器和无人机的协同监视检测,实现对开放空间的动静态结合管理,对涉氢设备的氢泄漏进行快速检测与定位,降低系统燃爆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7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5820.9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站内危险气体泄漏检测预警系统,包括氢气检测检测传感器,所述氢气检测检测传感器有四个,四个氢气检测传感器在检测区域成四面体布置,以通过四个氢气检测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数据来判断氢气泄露空间方向。本发明通过有限氢气检测传感器的解决泄露点检测问题。同时所需要的氢气检测传感器为四个即可获得氢气泄漏空间方向,及泄露口朝向可能数据。使得系统成本最小。可以通过多组氢气检测传感器解决大范围快速检测问题,可以设置报警值,甚至还可以通过泄漏报警装置与相应的装置联动进行处理泄露问题,进一步提高检测区域安全性。同时,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使用较为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2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1365620.1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综合能源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历史风电出力数据,通过Wasserstein距离构建基于经验分布的风电出力分布模糊集;对所述风电出力分布模糊集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所述风电出力分布模糊集,建立所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通过仿射规则与对偶定理求解所述优化调度模型,得到优化调度结果。该方法既将真实分布与经验分布进行了良好关联,又降低了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9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886380.3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夹具及测试装置,用于膜电极封装的夹持,该燃料电池夹具包括沿膜电极封装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端板、第一绝缘板、第一集流板、阳极板、阴极板、第二集流板、第二绝缘板、第二端板,膜电极封装可固定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其中:第一端板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阳极气路入口、阳极气路出口、阴极气路入口及阴极气路出口,且阳极气路入口与阴极气路出口相邻;第一绝缘板、第一集流板、阳极板、阴极板、膜电极封装上形成有气路通道,气路通道与阳极气路入口、阳极气路出口、阴极气路入口及阴极气路出口均连通;该燃料电池夹具可降低膜电极性能测试误差,并提高燃料电池夹具的耐久性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