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楔形体加速倾斜入水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53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996064.4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楔形体加速倾斜入水的试验装置,包括:框架、放置于框架下方的水箱、安装在框架上方的加速装置、与框架相连的倾斜装置、与倾斜装置相连的楔形体和观测系统,所述框架上设有竖直滑轨和横向滑轨;所述加速装置主要包括气缸和空压机;所述楔形体为柔性楔形体或刚性楔形体;所述观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粒子图像测速装置。本发明布置紧凑、易于实现、节省成本,通过对气缸的输出压力的控制可保证试验过程的可重复性。本发明较传统入水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楔形体运动行程内实现更精确更大的入水速度,观测方式较多。

    一种细长体出水空泡与碎冰相互作用的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4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478257.3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长体出水空泡与碎冰相互作用的预报方法,包括:针对细长体出水过程建立空化多相流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基于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模拟水和水蒸气之间相变过程;根据碎冰特征物理属性参数和分布特征采用离散元方法建立碎冰计算模型,针对冰单元之间的不同接触方式采用Hertz‑Mindlin无滑移接触模型计算碎冰之间的接触力;通过拉格朗日方法将空化多相流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与碎冰计算模型耦合从而建立空泡与碎冰作用计算模型、从而对细长体出水空泡与碎冰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获取空化流场信息。

    一种转动圆盘式摆线桨偏心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665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988355.6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动圆盘式摆线桨偏心机构,包括:动力系统和摆线桨机构,摆线桨机构包括偏心圆盘、偏心连接盘、连杆、桨叶连接轴和桨叶,偏心连接盘及连杆数量与桨叶数量保持一致,偏心连接盘的一端通过连杆与其对应的桨叶相连,偏心圆盘内部开有圆心不在偏心圆盘轴线上的圆孔,偏心圆盘与各偏心连接盘相连,动力系统用于为所述偏心圆盘提供动力,桨叶的两端还分别与桨叶驱动盘相连,与桨叶驱动盘相连后形成自转运动的自身旋转轴,桨叶在摆线桨转轴的带动下做公转转动,桨叶在偏心连接盘的作用下做自转转动。本发明整套机构运转灵活,能够快速实现偏心角调节,进而实现瞬时变换的矢量推力。采用的偏心机构运动规律简单明确,摆线桨推力稳定。

    一种基于运动参数的二维结构物入水砰击力分解和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51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989865.5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运动参数的二维结构物入水砰击力分解和计算方法。包括绘制二维物体模型,将绘制的二维物体模型输入到软件中,分别控制物体做高速度的匀速运动、高初速度的匀变速运动以及考虑重力影响下的低速度匀速运动,在以上每一运动状态下模拟物体从刚接触水面至完全没入自由液面以下的垂向入水过程,计算并提取相应的系数。之后基于上述系数和任意时刻物体的浸没深度、速度、加速度,计算其受到的垂向或水平砰击力。本发明方法考虑了流体重力对于砰击力的影响,因此适用于计算物体在低速度入水下的砰击力预测。当物体形状确定,本发明方法在预测砰击力时,仅与物体此刻的运动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入水初始或者上一时刻的运动状态无关。

    一种基于薄扇面成型的弧形线性聚能装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450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43965.6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薄扇面成型的弧形线性聚能装药结构,所述弧形线性聚能装药结构包括:药型罩、不锈钢壳体、炸药和雷管,所述弧形线性聚能装药结构由所述药型罩和所述不锈钢壳体的截面绕平行于截面上缘的轴旋转一定角度形成的扇形结构,所述药型罩设置在所述不锈钢壳体的下端,所述药型罩和所述不锈钢壳体组成封闭的容器,所述炸药和所述雷管设置在所述药型罩和所述不锈钢壳体组成的封闭的容器中;所述药型罩为锥形药型罩或半圆形药型罩,本发明主要利用弧形的线性聚能装药结构配合锥形或半圆形的药型罩,从而起到形成头部速度更高、能量更集中的薄扇面状侵彻体的效果。

    一种基于高压轻气炮发射的垂直入水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791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810294761.0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压轻气炮发射的垂直入水实验装置,属于入水超空泡实验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的发射筒内装有弹托和弹体,缓冲机构、气室与发射筒刚性连接,发射筒在嵌入气室的部分开有两圈进气的通孔,发射筒的下部设有两圈排气的通孔,端部设有炮口缓冲器。连接管一端连接储气罐,另一端连接气室,在连接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对高压气体流入发射筒进行流量控制,实现了弹体稳定安全高速发射,可以有效防止轻气炮出口排出高压气体,对平静水面的入水超空泡实验造成干扰;避免弹托进入实验水域,对实验造成干扰;缓冲机构和减震机构能够弱化弹体发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避免了实验机构受到损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一种基于摆线推进器的X型气动布局的跨介质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62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447309.1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摆线推进器的X型气动布局的跨介质航行器。本发明包括航行器主体、可转动折叠翼、摆线推进器和转动折叠装置,航行器主体上连接有固定翼,固定翼内嵌有所述转动折叠装置,转动折叠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可转动折叠翼,摆线推进器与可转动折叠翼同轴连接,摆线推进器所使用的舵机内嵌于转动折叠翼中,摆线推进器用于为航行器提供动力和在航行中改变方向,固定翼数量为至少四个,所述可转动折叠翼、摆线推进器和转动折叠装置为匹配所述固定翼的数量,固定翼均匀分布在以航行器主体为原点绘制的坐标系的四个象限中,形成X形。本发明通过摆线推进器的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跨介质航行器设计冗余的问题,减小自重,增大有效载荷量。

    一种仿生翼型竖轴水轮机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82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894978.7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一种仿生翼型竖轴水轮机发电装置,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该装置将三个转子以等腰三角阵列方式设置于海底平台的三个端部,通过不同的安装方式,使迎流两个转子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两个转子分别形成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涡,顺逆涡对会形成反卡门涡街,降低了尾流影响,提高水轮机的水动力利用效率。旋转叶片均采用仿座头鲸鳍肢的半菱形凸起结构,能够减缓失速区间,可以从流体中捕捉更多的能量,提高水轮机的获能效率,降低阻力可使得降低水轮机的结构强度,同时,采用仿座头鲸鳍肢的翼型叶片能够改变尾流的湍流结构,使涡变得更小,从而降低尾迹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仿生翼型叶片的两端加装了翼型端板,可减少叶片的压力脉动,抵消叶尖产生的涡流。

    一种上下表面不相等的拖曳航行体支撑件

    公开(公告)号:CN1131352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372667.4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表面不相等的拖曳航行体支撑件,该支撑件为顶端宽底端尖的翼型结构,包括:位于前部的拖曳航行体支撑件头部以及位于后部的拖曳航行体支撑件尾部,所述拖曳航行体支撑件头部和拖曳航行体支撑件尾部之间设置有位于拖曳航行体支撑件两侧表面的最大厚度处的涡流发生器单元;所述拖曳航行体支撑件的上下表面的翼型中心在同一垂线上;所述拖曳航行体支撑件头部和拖曳航行体支撑件尾部通过振幅、波长与翼型弦长相关的正弦函数进行优化;所述涡流发生器单元根据拖曳航行体支撑件头部优化的正弦函数对称分布在拖曳航行体支撑件表面最大厚度处;所述涡流发生器单元的高度和长度与翼型弦长相关、并对称分布在拖曳航行体支撑件表面最大厚度处。

    一种基于摆线推进器的跨介质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62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50419.3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摆线推进器的跨介质航行器。本发明包括航行器主体、可转动折叠翼、摆线推进器和转动折叠装置,所述航行器主体上连接有固定翼,所述固定翼内嵌有所述转动折叠装置,所述转动折叠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可转动折叠翼,所述摆线推进器与可转动折叠翼同轴连接,摆线推进器所使用的舵机内嵌于转动折叠翼中,所述摆线推进器用于为航行器提供动力和在航行中改变方向,所述固定翼数量为至少四个,分别两两对称设置于航行器主体的前部和后部,所述可转动折叠翼、摆线推进器和转动折叠装置为匹配所述固定翼的数量。本发明通过摆线推进器的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跨介质航行器设计冗余的问题,减小自重,增大有效载荷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