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的微波协同作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3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3993.9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的微波协同作用方法,包括:向封闭微波电磁空间加入金属基颗粒;所述金属基颗粒在微波的作用下产生诱导电场,继而导致背景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基于所述金属基颗粒的稳态空间粒径尺寸分布,调节微波激励的频率。本发明可以降低微波能量的馈入阈值,突破空间中原有微波能量吸收上限。通过微波和金属基颗粒的协同作用,提高微波能量的吸收上限,并定向地将微波能量施加在对应尺寸金属基颗粒所在的区域,以实现在空间上的微波能量差异性吸收,使得区域内的微波能量吸收分布调节和吸收上限倍增。

    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与微波协同的燃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4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4197.7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与微波协同的燃烧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颗粒储存输送装置,用于存储和输送金属基颗粒;燃烧室,与所述颗粒储存输送装置连接,所述金属基颗粒喷注至所述燃烧室内;微波发生器,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用于对所述燃烧室进行微波激励;控制器,与所述微波发生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波的输出参数。在金属基颗粒的作用下,能有效地加快火焰速度,提高燃烧强度,提高微波能量馈入效率。

    一种等离子体调节燃烧释热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3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4106.X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离子体调节燃烧释热分布的方法,涉及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在发动机燃烧室中,构建作用于燃烧区的放电等离子体,利用所述放电等离子体中具有的活性粒子来提高燃烧释热速率;通过改变所述活性粒子在所述燃烧区中的空间分布,影响火焰形态发展,引起所述燃烧区的轴向变化,实现燃烧释热规律的空间分布调节。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时间尺度上的燃烧释热速率以及空间尺度上的燃烧区燃烧释热强弱分布的快速调控,同时减少了更多的热力能耗。

    一种基于电场影响火焰根部的闭环负反馈调节避免燃烧室产生共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36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400604.4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场影响火焰根部的闭环负反馈调节避免燃烧室产生共振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热声振荡、避免燃烧室产生共振的方法。面向避免系统产生共振破坏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抑制燃烧室热声振荡的扬声器主动控制技术无法适应高温高压环境、作动频率不足的技术途径。本发明基于电场影响火焰稳定性的原理:利用闭环负反馈PID自动控制系统,调整电场的强度,使得火焰热释放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燃烧室压力振荡频率,使得压力振荡频率与燃烧室声场固有频率错开,避免燃烧室产生共振,消除系统破坏的可能。

    一种高频激励放电侧面等离子体抑制燃烧压力脉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41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811639692.9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一种高频激励放电侧面等离子体抑制燃烧压力脉动的方法,涉及一种抑制热声振荡现象中压力脉动的方法。本发明用侧面等离子体作为一种动态、主动的方式调控燃烧室在一定工况下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压力脉动状态。本发明在燃烧室的火焰侧面利用介质阻挡(DBD)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通过调整火焰集中区域,改变火焰主释热区相对于燃烧室出口的距离,令燃烧室内压力脉动从燃烧室出口反射的回传路径长度改变,压力脉动与火焰热释放率的相位差发生变化,使得原先满足热声振荡的条件被破坏,进而实现燃烧室内压力脉动的减小甚至消失。

    一种离子源导磁阳极供气装置一体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90006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15660.9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源导磁阳极供气装置一体化结构,包括金属壳层、均化隔板、供气通道、基座和阳极,阳极设置在金属壳层的上端,基座固定在金属壳层的下端,且基座通过内部的供气通道与金属壳层内部连通,金属壳层与阳极相连通;金属壳层包括由顶部壳层内环和顶部壳层外环组成的顶部壳层和底部壳层,顶部壳层和底部壳层同轴线布置,均化隔板固定在底部壳层的上端,且底部壳层与均化隔板之间围成缓冲室,顶部壳层固定在均化隔板的上端,且顶部壳层与均化隔板之间围成迂回通道,阳极包括同轴布置的导磁阳极内环和导磁阳极外环。本发明解决在内外永磁体间距过小的情况下,无法同时布置阳极和磁屏的问题,并优化了离子源内的磁场和电场分布。

    一种与微波协同的离子风推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064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96728.0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微波协同的离子风推力装置。该装置包括离子风推力器和能量注入装置;离子风推力器产生的电场将离子风推力器的放电空间内的介质气体电离产生电子,电子与放电空间内的中性气体分子结合形成第一带电粒子;能量注入装置用于将能量注入到离子风推力器的放电空间,增加第一带电粒子的能量,第一带电粒子与中性气体分子激发产生第二带电粒子;第一带电粒子和第二带电粒子带动放电空间内的中性气体分子运动形成离子风。本发明的与微波协同的离子风推力装置,通过能量注入装置提高带电粒子浓度,优化了离子风推力器的宏观推力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