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59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74915.0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领域。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封装层、第一电极层、离子型介电层、第二电极层和柔性基底;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至少一个的电极表面为多级结构。多级结构可通过激光烧蚀/微纳加工多级结构模具倒模制备,或通过激光加工/丝网印刷/3D打印等方法直接制备。当外力施加在传感器表面时,电极表面不同级和不同尺度的凸起结构具有高可压缩性和高比表面积,与离子型介电层的接触面积以及形成的双电层电容能在超宽压力范围内发生显著变化,具有宽量程、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特征。该压力传感器可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海洋探测等领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9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882142.0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63B1/38
Abstract: 基于微钻头制孔的电极壁面微凹坑电解微气泡发生装置,涉及水下航行体主动式减阻技术领域。包括基体、碳棒和稳压直流电源,所述基体的表面设有电极壁面微凹坑结构,基体的上表面铺设有聚酰亚胺涂层,基体的下表面通过电源导线连接稳压直流电源的负极,碳棒连接稳压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解NaCl溶液,可以实现微气泡生长的自适应控制,无需连续、长时间地通入气体,当微气泡破裂、脱落或气液界面低于铺设的聚酰亚胺涂层时,装置自动触发电解电路,实现微气泡的自适应控制,适用于水面舰船和水下航行器;能够稳定地维持微气泡,有利于实际工程、军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72705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254260.7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自适应电极壁面微纳凹坑微气泡发生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涉及水下航行体主动式减阻技术领域,包括基体和直流电源,所述基体的表面设有电极壁面微纳凹坑,电极壁面微纳凹坑的壁面和基体的上表面均设有溅射金属层,基体的上表面的溅射金属层上覆盖有光刻胶,溅射金属层通过电源导线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解NaCl溶液,可以实现自适应补充微气泡,不需要连续、长时间地通气,当微气泡破裂或气液界面低于铺设的溅射金属负极上端时,装置自动触发电解电路,实现微气泡的自适应控制,适用于水面舰船和水下航行器;能够稳定地维持微气泡,有利于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25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41720.1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5K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直写的柔性线路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包括:激光直写诱导碳化模块、制冷模块、控制模块和气体环境生成模块;激光直写诱导碳化模块包括激光器和二维移动平台;待加工柔性基材设置在二维移动平台上方制冷模块与二维移动平台设置在一封闭的腔体内;控制模块与制冷模块相连接以控制所述制冷模块对待加工柔性基材进行制冷;控制模块与二维移动平台相连接以控制二维移动平台移动;控制模块与激光器相连接以控制激光器进行激光直写,在待加工柔性基材上形成预设的线路图案;气体环境生成模块与腔体相连接以在腔体内形成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本发明在基材冷却条件下,利用激光实现低厚度碳化线路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98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2142.0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63B1/38
Abstract: 基于微钻头制孔的电极壁面微凹坑电解微气泡发生装置,涉及水下航行体主动式减阻技术领域。包括基体、碳棒和稳压直流电源,所述基体的表面设有电极壁面微凹坑结构,基体的上表面铺设有聚酰亚胺涂层,基体的下表面通过电源导线连接稳压直流电源的负极,碳棒连接稳压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电解NaCl溶液,可以实现微气泡生长的自适应控制,无需连续、长时间地通入气体,当微气泡破裂、脱落或气液界面低于铺设的聚酰亚胺涂层时,装置自动触发电解电路,实现微气泡的自适应控制,适用于水面舰船和水下航行器;能够稳定地维持微气泡,有利于实际工程、军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8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34640.9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玻璃基板OCA胶清洁装置,涉及光学胶清洁装置。设有底部机架、压料机构、运动机构和清胶机构,底部机架空间内放置真空加热吸附台,运动机构上设有空间运动XYZ三向驱动模组,所述Z轴驱动模组上设有可压缩式清胶工具。底部机架上端面内侧设有从动滑块及其从动滑块移动轨道,所述从动滑块上设有压料机构。采用模块化结构,通过在可压缩式清胶工具头前部放置少量OCA胶体,基于PLC工控机编写特定动作程序,带动清胶头以胶体挤压变形的形式实现玻璃基板表面OCA胶体的清理。同时增加压料机构,使基板上胶体规则撕裂,避免在OCA胶体在清理过程中发生脱离,有效地提高了清胶操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0302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18236.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9C64/209 , B29C64/314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材料混合喷头,包括驱动装置、运输针、储液室、混合室、喷嘴和多个材料添加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运输针,以控制所述运输针的转动,所述储液室的下方依次固定设置混合室和喷嘴,所述储液室内部设置材料混合通道,包括多个进液口和一个出液口,所述混合室包括第一通道,所述喷嘴包括第二通道,所述出液口、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三者相互连通,且所述运输针设置于所述出液口、第一通管道和第二通道内,所述材料添加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储液室的进液口。本发明实现多材料混合喷印的目的,并且可以提高喷印溶液粘度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63743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1058683.1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流体直写装置。设有喷头、喷头夹具、滑台、导管、旋转针芯、钻夹头、绝缘连接杆、伺服电机、固定板、直流电源、收集装置、对中块、毛细圆管;毛细圆管嵌入喷头的微孔中,在喷头的内腔加入纺丝液;对中块和喷头配合后嵌入导管,导管由喷头夹具固定,喷头夹具固定于滑台上,用于微调针尖伸出距离;滑台固定于固定板上;旋转针芯穿过毛细圆管并用钻夹头夹紧,钻夹头通过绝缘连接杆与伺服电机联接,伺服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收集装置置于喷头下方,收集装置与地线连接;伺服电机带动旋转针芯转动,使溶液汇流于针尖上并在直流电源产生的电场力作用下产生射流,经溶剂挥发和固化沉积在收集装置上。实现流体连续、定量和快速响应,直写更精确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927452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245590.8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D5/00 , C01B32/18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激光诱导沉积制造图案化石墨烯的装置,涉及石墨烯。设有电纺直写前驱体平台、激光诱导石墨烯化平台和接收沉积石墨烯平台;所述电纺直写前驱体平台设有注射泵、注射器、直流电源;激光诱导石墨烯化平台设有CO2激光器和惰性气体保护系统;接收沉积石墨烯平台设有收集板和二维运动平台;所述注射器与注射泵连接,直流电源为注射器供电,CO2激光器的光束聚焦在注射器的泰勒锥射流出口上,收集板设在二维运动平台上并位于注射器的泰勒锥射流出口下方,惰性气体保护系统为接收沉积石墨烯平台提供惰性气体保护。具有可连续制造、成本低、环境及设备要求低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43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10110236.4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导电加热透明电极的制造方法,涉及透明电极。将含苯环结构高聚物油墨沉积在基材上,形成图案化阵列线条结构或微纳米厚的薄层工作流体;将含苯环结构高聚物油墨的分子链中的含氧、氢等元素的官能团气化挥发,在分子链上留下C‑C、C=C等官能团,完成含苯环结构聚合物的碳化改性,基材上的图案化阵列线条结构或微纳米厚的薄层工作流体成为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再提升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在基材上的机械性能,将附着力提升后的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通过电源电气母线及连接端子完成导电结构的搭建,得导电加热透明电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