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931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498378.4
申请日:2013-10-22
IPC: G01B13/06
Abstract: 纳米纤维膜膜厚测量装置,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膜。设有气压泵、空气过滤器、定值减压阀、节流阀、气动开关阀、气缸、压力传感器、支撑网、密封圈、运动机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气压泵用于提供气源,气压泵通过导气管与空气过滤器连接;定值减压阀、节流阀、气动开关阀依次通过导气管连接在空气过滤器与气缸之间;在线产生的纳米纤维薄膜置于气缸底部与运动机构的工作平台之间;压力传感器与气缸缸体下端的螺纹孔连接;工作平台上正对气缸的下方设有通孔,通孔上铺设支撑网;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输入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底部。原理简单,容易实现,能够快速的检测出纳米纤维膜某处的膜厚,仅需数秒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58664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16808.9
申请日:2015-12-10
IPC: D01D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61 , D01D5/0076
Abstract: 一种制备蓬松纳米纤维的电纺装置,涉及电纺收集装置。设有静电纺丝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喷气装置、控制器、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和气压阀;静电纺丝发生装置设有高压电源和纺丝喷头,高压电源正极与纺丝喷头的正极相连;收集装置位于纺丝喷头正下方,收集装置设有收集布、收卷轴、放卷轴和金属网,收集布两端分别卷绕在收卷轴和放卷轴上,金属网位于收集布下方并接地;喷气装置位于靠近金属网的正下方,喷气装置设有喷气板,喷气板上设有喷气嘴阵列,每个喷气嘴下方设有电磁流量阀,各喷气嘴通过气流管道汇总;控制器连接电磁流量阀;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喷气装置汇总的气流管道;气压阀位于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与喷气装置汇总的气流管道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31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98378.4
申请日:2013-10-22
IPC: G01B13/06
Abstract: 纳米纤维膜膜厚测量装置,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膜。设有气压泵、空气过滤器、定值减压阀、节流阀、气动开关阀、气缸、压力传感器、支撑网、密封圈、运动机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气压泵用于提供气源,气压泵通过导气管与空气过滤器连接;定值减压阀、节流阀、气动开关阀依次通过导气管连接在空气过滤器与气缸之间;在线产生的纳米纤维薄膜置于气缸底部与运动机构的工作平台之间;压力传感器与气缸缸体下端的螺纹孔连接;工作平台上正对气缸的下方设有通孔,通孔上铺设支撑网;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输入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底部。原理简单,容易实现,能够快速的检测出纳米纤维膜某处的膜厚,仅需数秒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7328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9431.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 B29C64/118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07 , B01L2200/12 , B01L2300/12 , B01L2300/165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纳米纤维纸基叠层制造微流控芯片的3D打印方法及装置,涉及微流控芯片。3D打印方法:1)在收集板上沉积纳米纤维纸基;2)将收集板移至疏水材料喷印区域,加热使喷头中的疏水材料保持熔融;再加入电场,使疏水材料纤维向下喷射,构成疏水材料纤维图案;3)设计每层疏水材料纤维图案,通过纳米纤维纸基和疏水材料纤维图案不断叠层的3D打印方式,构造微流控芯片的结构;4)收集板加热,各层疏水材料渗入纳米纤维纸基,构造出微流控结构,并最终在纳米纤维纸基上制造出具有3D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打印装置设有直流电源、二维喷印运动平台、进给泵、纺丝针头、储液针筒、喷头、辅助电源、温控装置、导电基材、绝缘板、收集板和升降台。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779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111374.X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芯片式铷滤光泡,涉及一种滤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常规、微小型化与芯片式以及应用激光作为光源的各种铷原子钟的滤除特定谱线的芯片式铷滤光泡。提供一种不仅体积较小、功耗较低,而且可有效滤除不需要的谱线,减小所需要的谱线的衰减,获得较好滤光效果的芯片式铷滤光泡。设有一硅片,在硅片中央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的一边上设有沟道,通孔经沟道与外部连通。在硅片两侧面分别设有玻璃片,硅片与两侧面的玻璃片键合成一块芯片,硅片中央的通孔与硅片两侧面的玻璃片构成的腔体内充入铷-85和惰性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411638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80517.8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B17/3211
Abstract: 一种微米级手术刀,涉及一种微型的双模式微纳米切割工具。提供一种可实现微纳米级别的高频的横向与纵向模式切割的微米级手术刀。设有刀体,在刀体中部上下分别设有上下压电超声驱动器,上下压电超声驱动器为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的厚度为0.5~2mm,长度比刀体宽度长0.1~0.5mm,上下压电超声驱动器的极化方向相反,上下压电超声驱动器之间由导线外接电源;刀体为硅片,硅片上下表面沉积氮化硅薄膜,硅片的厚度为0.2~1mm,每一层氮化硅薄膜的厚度为0.5~3μm,刀体的刀尖部呈倒喇叭形,刀尖部的刀尖偏离刀尖部中线1/5~1/2刀体的宽度,刀尖部的长度为0.1~2cm,刀尖部喇叭口的宽度为0.1μm~1mm。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13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12346.6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气体诱导电纺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设有高压电源、溶液槽、气体管道、供液装置、纤维收集装置和气动系统;所述高压电源用于提供高压电场,高压电源的正极与溶液槽连接,高压电源的负极与纤维收集装置连接并接地;气体管道设于溶液槽内,气体管道与气动系统输出口连接,气体管道表面均匀密布多个喷口阵列,用于喷射出脉冲高压气体诱导液面产生局部突起;供液装置输出端与溶液槽连接,用于实时补给溶液,使液面始终保持恒定高度;纤维收集装置设于溶液槽上方,用于收集纳米纤维;气动系统用于控制脉冲高压气体的输出。可大大降低启动电压阈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779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10111374.X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3L7/26
Abstract: 一种芯片式铷滤光泡,涉及一种滤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常规、微小型化与芯片式以及应用激光作为光源的各种铷原子钟的滤除特定谱线的芯片式铷滤光泡。提供一种不仅体积较小、功耗较低,而且可有效滤除不需要的谱线,减小所需要的谱线的衰减,获得较好滤光效果的芯片式铷滤光泡。设有一硅片,在硅片中央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的一边上设有沟道,通孔经沟道与外部连通。在硅片两侧面分别设有玻璃片,硅片与两侧面的玻璃片键合成一块芯片,硅片中央的通孔与硅片两侧面的玻璃片构成的腔体内充入铷-85和惰性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5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288108.9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多材料自动实时混合电纺直写装置,涉及静电纺丝。设有混合微流道、储液器、输液管道、驱动器、供液软管、截止阀、喷头、高压电源、收集板、XYZ三维移动平台、CCD显微镜以及计算机;混合微流道分别连接储液器和输液管道,输液管道连接安装有驱动器的供液软管,供液软管另一端连接分两路的输液管道,其中一路接回储液器,另一路接截止阀,截止阀另一端连接喷头,喷头与高压电源正极相连,高压电源负极和收集板相连后都接地,喷头和收集板安装在XYZ三维移动平台上,CCD显微镜安装在喷头旁,计算机作为控制器。利用微流体芯片进行电纺直写多材料的实时自动混合,通过驱动器同时实现供液和实时混合,保证溶液充分均匀混合,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4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10236.4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 , B05D7/00 , B05D7/02 , B05D2203/35 , B05D2505/50 , B05D2518/00 , B60J1/00 , C03C17/22 , C03C2218/114 , C03C2218/119 , C03C2218/32 , H01B13/0026
Abstract: 一种导电加热透明电极的制造方法,涉及透明电极。将含苯环结构高聚物油墨沉积在基材上,形成图案化阵列线条结构或微纳米厚的薄层工作流体;将含苯环结构高聚物油墨的分子链中的含氧、氢等元素的官能团气化挥发,在分子链上留下C‑C、C=C等官能团,完成含苯环结构聚合物的碳化改性,基材上的图案化阵列线条结构或微纳米厚的薄层工作流体成为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再提升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在基材上的机械性能,将附着力提升后的透明电极的碳化电加热丝结构通过电源电气母线及连接端子完成导电结构的搭建,得导电加热透明电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