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

    公开(公告)号:CN111261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72965.7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包括P型衬底,氧化层埋层,N型漂移区,氧化层,N型漂移区上设有P型体区、第一场氧、第二场氧、第三场氧、N型缓冲区、P型轻掺杂区和N型轻掺杂区,在P型体区内设有作为阳极的P型重掺杂区,在N型缓冲区内设有作为阴极的第二N型重掺杂区,在N型轻掺杂区内设有第一N型重掺杂区,在氧化层内设有第一多晶硅和电容,第一多晶硅位于型轻掺杂区的上方且第一多晶硅与P型轻掺杂区之间被氧化层隔离,所述电容由作为一个极板的第一金属铝和作为另一个极板的第二金属铝组成,第一金属铝与第一N型重掺杂区连接,第一多晶硅,第二金属铝和P型重掺杂区连接。

    一种热电子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25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72617.X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子发电装置,包括热源、控制电路和真空管,真空管内包括阴极、栅极、加速极和收集极。本发明的利用热源加热可以发射热电子的阴极,利用阴极、栅极和加速极组成的电子透镜将热电子从阴极表面加速抽出并聚焦,防止电子被栅极和加速极截获,经过加速的热电子被收集极收集,收集极作为电源输出的负极,阴极作为电源输出的正极。本发明的热电子发电装置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采用电子透镜消除了阴极发射表面空间电荷对热电子发射的抑制作用,提高了阴极发射电流,消除了栅极、加速极的损耗,有效地提高热电转化效率。

    一种谐振式液体振镜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482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866543.0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式液体振镜及其驱动方法,谐振式液体振镜由下透明基板(1)和上透明基板(2)及侧壁(3)构成中空腔体里封闭有不相溶的导电性或极性液体(4)和不导电的非极性液体或气体(5);在下透明基板上设有透明平行对电极即左电极(6A)和右电极(6B),在对电极对上依次制作有绝缘介质层(7)、疏水层(8)、绝缘性圆环(9),导电性或极性液体位于疏水层上,将导电性或极性液体钉扎于中空腔体的中心,导电性或极性液体构成的液滴在下方左电极和右电极上投影分布的面积相同;带有偏压的相位相差为180度的交流电压分别施加在平行对电极上,交流电压的频率的两倍与液滴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使两者发生谐振,液滴达到可重复的最大的振动状态。

    一种可见光波段反射式超表面器件及反射光波长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524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27452.X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波段反射式超表面器件及反射光波长调制方法,该器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天线单元周期排布的金属超表面层、电光材料构成的调制层、金属反射层和基底层;所述天线单元的周期小于入射光波长,厚度大于金属的趋肤深度,小于等于100nm;所述调制层的厚度小于入射光波长;所述金属反射层厚度大于金属的趋肤深度,小于入射光波长;外接电压源可以调制反射光的颜色,能够实现可见光波段反射光颜色的电压调制。本发明具有响应带宽窄、极化转移效率高、颜色可调节范围大等优点;对超分辨率显示和全息成像领域具有启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场致发射冷阴极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1694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65759.2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场致发射冷阴极,包括绝缘板,在绝缘板上形成的第一导电层,在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的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二导电层为与绝缘板和第一导电层均垂直的环状石墨烯。本发明场致发射冷阴极结构中的环状石墨烯阴极结构强度高、垂直取向性好,具有场致发射工作电压低、发射电流大的优势。

    一种等离子体平板探测器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1301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0742.5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平板探测器,该探测器包括透明电极、荫罩、介质障壁和读出电极。所述透明电极与荫罩之间存在距离,保证待探测信号以较高的转化率转化为自由电子。所述介质障壁为“井”字型格状结构,将整个探测区域划分成若干探测区间,并支撑起荫罩。所述荫罩为包含网格孔阵列的金属板,上面分布的通透小孔构成探测器的微孔单元。所述荫罩、介质障壁和读出电极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并与上方的透明电极一起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所述探测器空间内充有稀有气体或者稀有气体与淬灭气体的混合气体。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同时性能良好的探测器,可实现各类辐射的探测。

    一种并联电容式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9169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1302.4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电容式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产生装置,该装置包括气瓶(1)、流量计(2)、中心中轴线方向设有金属电极(3)的空心介质管(4)、三通接头(5)、外部高压电源(6)、包含上极板(7)和下极板(8)的平板电容;其中,所述气瓶(1)通过流量计(2)后分别连接到所述三通接头(5)的第一输入接口,三通接头(5)的输出接口与空心介质管(4)的一端密封连接;外部高压电源(6)从三通接头(5)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所述金属电极(3);所述平板电容的上极板(7)和金属电极(3)、外部高压电源(6)的正输出端相连,下极板(8)与外部高压电源(6)的接地端相连。本装置的射流以远高于气体流速的速度向介质管外传播,并携带有大量的带电粒子,活性粒子和UV光子等。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9823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0837.7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兰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产生装置,包括气瓶、流量计、设有转轴的转动体、若干三通接头;其中,转动体包括与转轴平行设置的若干管状空腔,每个管状空腔内设有空心介质管,空心介质管的中心设有金属电极;气瓶连接流量计后分别连接到每个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每个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口分别与一个空心介质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外部高压电源分别从每个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金属电极;转轴通过联动装置与电机相连。电机带动转动体及与其相连的空心介质管和内部金属电极转动,气体从管内喷出,形成管状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并通过旋转形成更大面积的管状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一种超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封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0141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158993.7

    申请日:2010-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封接方法:将荫罩、第一厚玻璃和第二厚玻璃清洗烘干;将荫罩置于第一厚玻璃和第二厚玻璃之间,并用第一封接夹和第二封接夹将两边固定;固定后置于抽真空的封接炉中开始预烧,预烧包括升温AB阶段、保温BC阶段和降温CD阶段;预烧完后,清理荫罩;将屏前玻璃基板、涂有封接框的后玻璃基板及荫罩上下表明对位贴合,置于第一厚玻璃和第二厚玻璃之间,形成封接组合体,再用第一封接夹和第二封接夹固定;将封接组合体放入封接炉中,设定烧结温度和时间,对超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屏进行封接,并充入工作气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