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1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57997.4
申请日:2023-09-26
IPC: G01N21/25 , G06V20/10 , G06V10/54 , G06V10/58 , G06V10/76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岩体溶蚀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的高陡岸坡碳酸盐岩体溶蚀快速评估方法,包括:采集岩体待评估区域和岩体已评估区域的高光谱图像;获取岩体已评估区域的RGB图像并转化为灰度图像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取经归一化处理后的灰度图像的灰度值计算分形维数;根据岩体已评估区域的高光谱图像内特定区域的光谱曲线吸收特征计算相对吸收深度、溶解值和结构表面光谱指数;划分岩体已评估区域内特定区域的溶蚀等级;利用分形维数、溶解值、结构表面光谱指数作为输入值和溶蚀等级作为标签建立溶蚀评估模型;使用溶蚀评估模型进行溶蚀评估。本方案能够对岩体溶蚀程度进行原位、无损、快速的评估,实现大面积岩体溶蚀的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75421.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监测数据可靠性判识降低地灾预警系统误报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获取的第二类实时监测数据回传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后,以预设方法进行第二类实时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判断,得到可靠度分级结果;步骤2,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基于第二类实时监测数据和其内置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稳定状态分析结果;步骤3,当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判断稳定状态分析结果不需要发布预警信息时,不进行预警动作;当稳定状态分析结果需要发布预警信息时,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不同的预警动作;步骤4,根据步骤3中的预警动作进行预警系统的后续预警流程。本发明防止监测数据不可靠或不准确造成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发生误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1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14357.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坡全过程表面三维形变北斗雷达面场景数据仿真方法,包括,选择待仿真的滑坡隐患点,并收集参数;构建滑坡隐患点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向模型导入数据进行块体划分或颗粒充填;对模型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行标定,在滑坡表面全域均衡设置表面形变监测点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表面形变监测点的全过程的三维形变数据;将表面形变监测点作为PS点,将其变形的三维形变数据作为PS点形变信息真值;基于真值和北斗雷达信息计算各个PS点在滑坡全过程演化过程中形变值的北斗雷达观测值;基于PS点观测值,以插值法得到滑坡演化全过程表面北斗雷达面场景三维形变仿真数据。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速度快、可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7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12568.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公开了基于GNSS和边缘计算的地表位移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滑坡监测区域布设的微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振动数据信息生成和发送滑坡监测区域GNSS设备的GNSS数据采集频率调整信息;获取所述滑坡监测区域的GNSS数据;在所述GNSS设备上进行GNSS数据处理,并生成滑坡监测区域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微动传感器数据进行调整GNSS设备采集数据的频率,能及时对地表位移进行准确监测,同时又能减少设备的能耗;通过边缘解算数据,显著降低通讯压力和数据频繁发送产生的冗余损耗,为分钟级解算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回传后端数据传输量比较少,降低功耗,提高了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1253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195279.4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形变有序性的滑坡灾害多监测点融合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滑坡多个监测点的监测传感器预设时刻的形变速率;根据形变速率计算获得形变速率信息熵HV(t);计算监测形变方向和目标形变方向的形变方向关联熵HD(t);根据形变速率信息熵HV(t)的状态和形变方向关联熵HD(t)的状态,获取滑坡预警等级。本方案利用同一滑坡体上不同监测点的形变速率和形变方向特征,做到多监测点的融合利用,从滑坡的整体角度进行预警预报,从而避免现有预警预报方法的疏漏和不足;结合形变速率有序性和形变方向有序性,建立预警依据,与现有的预警模型形成互补,提升灾害预警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2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06721.4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坡预警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实时地下水文监测与经验降雨阈值的滑坡预警方法,通过同一时间框架内观察到的平均饱和度S15替换之前的15天降雨分量P15,结合实际得到降雨饱和度RS混合阈值公式;使用接收操作员特征ROC方法来调整x截距c校准三个不同降雨饱和度RS混合阈值公式的斜率a,并使用监测数据和库存来检查,计算其各自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威胁评分和精度;基于三个校准斜率a的降雨饱和度RS校准混合阈值公式的最高威胁评分将降雨饱和度RS混合阈值校准公式进行优化,作为预警系统新标准。本方法的真阳性增加,假阳性和假阴性减少,减少了主要滑坡季节假警报问题,提高了警报系统的阈值和对降雨引起的浅层滑坡的早期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964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42599.9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变形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极慢滑坡的位移监测方法。充分使用多种监测手段来获取有关极慢滑坡区域的数据,多种测量监测方法的使用可以获取目标极慢滑坡的从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滑坡体变形速率和构筑物变形速率等较为全面的数据,来支撑对极慢滑坡的监测和分析。再者,还对各种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冗余性检验和大体一致性检验,完成了边坡稳定性的反分析,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有限性,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带来的盲目性和矛盾性,提升对监测数据的利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14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0838609.9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稳定性系数的滑坡推力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参数测定;步骤二,推力监测;步骤三,稳定性系数计算及预警;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对滑坡推力的监测,建立监测数据与坡体稳定性的对应关系,从而直观、定量展示坡体的安全程度,提升监测对不同类型、不同状态坡体预警预报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33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019379.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坡体稳定性监测预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监测点协同作用的滑坡整体稳定性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同一剖面监测点布设情况,以监测点位置为条块中心,划分相应数量的分析条块;(2)确定每一条块上监测点时间‑位移曲线的匀速变形阶段,并按照等时间间距Δt对监测曲线进行划分,分别提取每一监测曲线上时间步长Δt内滑块匀速变形阶段的变形量ΔS*;(3)以相同时间间隔为基准,分别实时读取t‑Δt到t时刻内的实时位移增量ΔS;本发明将滑坡的变形曲线同勘察过程中的稳定性系数进行有机融合的同时,还考虑了同一滑坡剖面不同监测点的相互协同作用,建立以稳定性系数为基础的整体稳定性预警模型,使滑坡提前预警的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73569.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多准则决策分析绘制滑坡敏感性图的方法,涉及滑坡敏感性图绘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绘制岩性、坡度、坡向、土地覆盖、排水密度、地形湿度指数、高程、坡长和到道路的距离等9个参数的专题地图,使用ArcGIS软件包注册到通用横向墨卡托投影系统;S2:使用层次分析方法(AHP)方法对滑坡相关参数进行标准化,利用Idrisi Taiga软件的“模糊”模块,基于模糊隶属函数对滑坡因子图进行标准化;S3:采用基于GIS的多准则分析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岩性,坡度,坡向等九个标准的权重。本发明在处理处理复杂和非线性数据集有显著优势,此外,在考虑地面参考地图的总体精度方面优于传统的逻辑回归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