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素蛋白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03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54456.2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加入光敏剂核黄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向所述混合液中持续通入氧气,保持所述混合液中氧气分压处于饱和状态;将氧饱和的所述混合液倒入透明模具中并进行冷却;用紫外光照射所述混合液,得到交联的丝素蛋白水凝胶,控制紫外光照射过程中所述混合液的温度为0~8℃;将所述丝素蛋白水凝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干燥,得到丝素蛋白干凝胶;将所述丝素蛋白干凝胶粉碎成粉末,得到丝素蛋白止血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在低温环境下交联可有效降低反应温度,有效限制结晶结构的产生,大大提升材料的溶胀能力以及快速吸血的性能。

    蚕丝基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299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0213847.6

    申请日:2018-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丝基柔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脱胶后的真丝织物在醋酸水溶液中活化;再将活化后的真丝织物浸泡于醋酸锰水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至中性后,得到沉积有二氧化锰的真丝织物;将沉积有二氧化锰的真丝织物浸入氧化石墨烯水溶胶中处理,得到结合有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锰的真丝织物,然后将真丝织物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得到蚕丝基柔性电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所制备的蚕丝基柔性电极材料,既具有蚕丝织物的透气、柔性、可拉伸特征,同时在拉伸状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高回弹性丝素蛋白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1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00161.0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回弹性丝素蛋白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天然丝素蛋白为原料,并向其水溶液中加入酰胺类小分子溶液,经过高速机械剪切发泡后,冷冻干燥形成气凝胶。本发明中制备得到的丝素蛋白气凝胶具有三维气泡结构,内部含有大量封闭空气,不与外界连通,在压缩率为50%时的压缩永久变形仅为20%~35%。此外,该气凝胶还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等特点,可用于医用敷料、组织修复等方面,可以为细胞生长、粘附和增殖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该气凝胶也可用作组织培养支架。

    低分子量丝素蛋白链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21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867507.5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制备方法,采用蚕茧壳脱胶溶解后,加入还原剂还原丝素蛋白中胱氨酸,将丝素蛋白中的H链(390kDa)和L链(25kDa)之间的二硫键打开,并且在无氧气存在条件下,采用双层透析的方法,透析5天以上,丝素蛋白溶液中不同分子量大小的丝素多肽链段分离开来。本发明与传统改变脱胶方法、溶解方式、层析过滤等方法相比较,这种方法分离效率高,不会影响丝素蛋白多肽的生物活性,可用于作为一种生物医用材料,可溶性载体或多肽修饰剂,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能。

    一种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9451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352789.7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阳离子化丝素蛋白由水溶性2‑亚氨基硫杂环戊烷盐酸盐介导鱼精蛋白硫酸盐偶联经硫代琥珀酰亚氨基‑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酯活化的丝素蛋白反应得到,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可控的表面电荷密度、有效压缩并保护DNA的能力、较高的转染效率、独特的细胞靶向及细胞核定位功能。本发明提供的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可通过静电作用与基因物质形成阳离子化丝素/基因复合物,是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及细胞核定位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阳离子化丝素基因传递载体。

    一种丝素蛋白凝胶微针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0998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061578.8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37/0015 A61M2037/0046 A61M2037/0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丝素蛋白凝胶微针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将质量浓度为3~15%的丝素蛋白溶液经超声波震荡处理后,浇铸在激光打孔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针孔模具阵列上,将模具置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使溶液进入孔内,保持真空度将此模具干燥至恒重,获得丝素蛋白凝胶微针系统。该微针系统为不溶性凝胶微针,具有一定的强力能够刺入皮肤,在皮肤内接触到体液后发生溶胀,释放出其中的药物。该凝胶微针系统生物相容性较好,制备简单,条件温和,能够生物降解,可用于美容、药物透皮吸收装置等方面。

    一种柞蚕丝素蛋白阿霉素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481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4816.X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柞蚕丝素蛋白阿霉素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缓释微球以钙离子为诱导剂,天然柞蚕丝素蛋白为外壳,阿霉素为核的纳米粒子;它的粒径分布均匀,直径为500纳米左右,可被生物降解。缓释微球的制备环境为中性和常温常压状态,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本发明采用柞蚕丝素蛋白作为阿霉素的包埋材料,带有RGD序列,能够促进细胞对于微球的识别,提高阿霉素药物的靶向性。与自由阿霉素相比,包埋在柞蚕丝素蛋白微球中的阿霉素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质,表现出pH敏感性,在pH为5.2的环境中,缓释效果明显,在中性条件下释放阿霉素的速率较小,有利于药物在进入肿瘤细胞后释放,显著降低对于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一种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基因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99372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52501.6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基因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具有细胞靶向性及细胞核定位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阳离子化丝素基因传递载体,它由水溶性2-亚氨基硫杂环戊烷盐酸盐介导鱼精蛋白硫酸盐偶联经硫代琥珀酰亚氨基-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酯活化的丝素蛋白反应得到,并通过静电作用与基因物质形成阳离子化丝素/基因复合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可控的表面电荷密度、有效压缩并保护DNA的能力、较高的转染效率、独特的细胞靶向及细胞核定位功能。

    一种丝素蛋白多孔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5035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33425.9

    申请日:2010-07-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多孔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丝素蛋白水溶液开口缓慢浓缩之后,与醇混合均匀后进行冷冻干燥,直接获得不溶于水的丝素蛋白多孔支架材料,再选择性地使用后处理手段调控多孔支架的二级结构和力学性能,并可通过改变丝蛋白浓度、冷冻温度等参数控制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和孔径尺寸等。最后将丝素蛋白多孔支架材料浸泡在水中除去醇,本发明所述制备过程条件温和,无需加入任何交联剂、制孔剂、和其它毒性有机溶剂,简便可控,易于产业化,并能有效保持丝素蛋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骨、软骨、韧带、神经、皮肤等组织修复以及药物缓释的载体等。

    一种可注射成型的丝素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0017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115431.9

    申请日:2011-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采用注射成型的丝素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浓度为10~300g/l的丝素蛋白水溶液和浓度为0.01~100g/l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分别存放于2~8℃的温度下,使用时,按体积比10:1将上述两组份混合均匀,在30~40℃的温度下静置5~30分钟,得到一种可注射成型的丝素蛋白水凝胶。它的生物相容性好,可应用于人工皮肤,人工软骨,细胞培养支架,生物反应器,酶固定化材料,药物辅料等生物医用方面。尤其是它可方便地在体内原位形成,避免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性,特别适用于修复复杂形状的组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