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lk/Li+导电水凝胶压力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324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675675.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lk/Li+导电水凝胶压力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Silk/Li+导电水凝胶压力传感器由SilkI结构为主的交联丝素蛋白网络结构和Li+构成,并通过一锅法或后加入法制备所得。本发明溴化锂维持丝素蛋白水凝胶中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稳定,保持在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为主,不随环境和时间改变变成β‑折叠为主的结构,从而保持丝素蛋白导电水凝胶力学(主要是弹性)稳定性,即不会随时间变硬而失去弹性和压阻传感性能。所述的Silk/Li+导电水凝胶压力传感器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服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蓝铜胜肽-视黄醇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50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427274.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吕强 肖丽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铜胜肽‑视黄醇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护肤活性成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蓝铜胜肽‑视黄醇复合液,包括蓝铜胜肽和视黄醇,所述视黄醇包裹于纳米化丝蛋白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包裹体内部,所述蓝铜胜肽和所述视黄醇于水相体系中共存且不反应。本发明所述的蓝铜胜肽‑视黄醇复合液中利用纳米化丝蛋白结合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结构更为稳定的包裹体,这种稳定的包裹体体系可以为包覆其中的视黄醇提供更好保护,视黄醇利用包裹体形成纳米包裹体后,能够在水相环境被有效保护,从而避免其同蓝铜胜肽反应,实现蓝铜胜肽和视黄醇的长期共存,突破功效护肤品的配伍禁忌。

    一种丝蛋白纳米纤维-金属纳米颗粒拉曼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9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4454.8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吕强 许丰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蛋白纳米纤维‑金属纳米颗粒拉曼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高晶丝蛋白纳米纤维在100~1000瓦下超声处理,得到长度30~400nm,厚度1~2nm的丝蛋白纳米短纤维;将丝蛋白纳米短纤维和金属纳米颗粒溶胶混合均匀,然后多次离心清洗,得到丝蛋白纳米纤维‑金属纳米颗粒拉曼增强复合材料。该方法采用物理超声工艺消除高晶丝素蛋白纤维的空间无序纠缠结构,通过丝蛋白纳米短纤维作空间夹层模板,利用静电力作用实现丝蛋白和金属纳米粒子的空间吸附,形成高密度金属纳米粒子‑丝蛋白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三明治空间夹层热点结构,能够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SERS检测灵敏性及面信号均匀度。

    一种基于序列预测蛋白质变性温度的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57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19819.6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序列预测蛋白质变性温度的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由蛋白质信息输入模块、蛋白质序列特征计算模块、蛋白质稳定性预测模块、预测结果输出模块和数据库组成。该预测方法主要为首先获取单一或批量蛋白质序列,并计算蛋白质的物理特征、电荷特征、结构特征、生化特征和属性特征,然后提取重要特征并计算蛋白质的变性温度,作为蛋白质稳定性的预测结果,最后保存预测结果并自动发送给用户。本发明的这种预测方式实用性强,且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特别是在蛋白质结构未知的情况下也能预测蛋白质变性温度的具体数值,而不是仅仅进行分类预测,泛化性强,对于蛋白质功能分析、辅助蛋白质工程和设计、药物设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种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973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4227.9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左保齐 吕强 张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为,以磷酸、甲酸和水为主要溶剂(酸溶液浓度50~100%),并加入浓度为0.1~50%的无机盐为助溶剂配置成溶解液;将脱胶蚕丝以0.1~50%的浓度置于上述溶解液中,于10~80℃溶解0.5~6h获得再生丝素蛋白溶液。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简单、流程短,该制备方法获得的再生丝素蛋白溶液中主要为丝素蛋白原纤,由该溶液制备的再生丝素蛋白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纳米纤维化丝素蛋白基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8756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583195.9

    申请日:2010-12-10

    Inventor: 吕强 罗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化丝素蛋白基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将丝素溶液和胶原蛋白溶液在0~20℃下共混静置,促使胶原蛋白同丝素蛋白充分作用,以形成纳米纤维;然后将混合溶液进行冷冻,获得冷冻体;将冷冻体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纳米纤维化多孔支架材料;将此多孔支架材料放入底部加有水、甲醇、或者乙醇水溶液的真空干燥器,抽真空后静置;获得不溶于水的纳米纤维化多孔支架;获得的多孔支架具有10~1000微米的相互贯通的孔隙,孔壁则是由直径在10~100纳米的纳米纤维组成,同细胞外基质具有相似的纳米和微米级结构,适合细胞的粘附和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1299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59581.4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丝素蛋白水溶液密封培育后,得到丝素蛋白纳米球水溶液;将所述丝素蛋白纳米球水溶液与磷酸根源和钙源混合,反应后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丝素蛋白水溶液在静电场下处理,得到丝素蛋白纳米球凝胶;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丝素蛋白纳米球凝胶与磷酸根源和钙源混合,反应后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无需使用有毒溶剂、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可控,不会破坏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能够获得尺寸和形貌可控的丝素蛋白纳米球,从而获得尺寸和形貌可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一种碳酸钙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478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202594.6

    申请日:2010-06-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丝素纳米球作为模板制备碳酸钙微球的方法:配制质量浓度为0.1~20%的丝素蛋白水溶液,于10~90℃下密封培育0.5~48小时;然后在电场强度1.0×102~1.0×105V/m条件下,丝素蛋白自组装形成直径在10~2000纳米的纳米凝胶颗粒;将所述纳米凝胶颗粒于-80~0℃温度下冷冻干燥,获得直径在10~2000纳米之间的固体丝素蛋白纳米球,以纳米凝胶颗粒或固体丝素蛋白纳米球为模板,在模板表面形成碳酸钙壳层,制备得到碳酸钙微球。整个制备过程常温、常压,不需要添加任何有毒的化学试剂。碳酸钙微球的尺寸可控,完全能够满足在化妆品、油墨、涂料、载药材料等多个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