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50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87088.7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氧化钨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黄曲霉毒素B1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利用湿化学法在氟掺杂的氧化锡FTO衬底上合成矩形的WO3纳米片,再通过化学浴沉积法将结构独特的TiO2纳米刺紧密的结合在WO3纳米片上,WO3和TiO2的能带结构和晶格结构间的双重匹配,增强了WO3的光电响应和稳定性。再采用原位生长法结合上p型窄禁带半导体Ag2O纳米颗粒,得到光电活性显著提高的三氧化钨复合材料WO3/TiO2/Ag2O,该材料在谷胱甘肽存在的条件下,显示出优异的可见光活性。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黄曲霉毒素B1抗体、牛血清白蛋白和黄曲霉毒素B1抗原组装到WO3/TiO2/Ag2O复合材料上,利用WO3/TiO2/Ag2O优异的光电活性以及黄曲霉毒素B1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黄曲霉毒素B1的超灵敏检测,这对黄曲霉毒素B1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46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610175925.9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74 , G01N33/543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银杂化硫化铋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以二氧化铈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源,利用金杂化氨基化石墨烯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增加抗体的固载量。用银杂化硫化铋作为二抗标记物,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67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6921.4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5 , G01N33/74 , G01N2333/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iOBr/Ag2S复合材料无标记胰岛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基于微米花状BiOBr材料比表面积大和性能稳定的特点,在用巯基乙酸修饰BiOBr材料后,通过交替吸附AgNO3和Na2S,在BiOBr材料表面原位生长Ag2S纳米材料,得到了光电化学性能优异的BiOBr/Ag2S复合材料,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胰岛素抗体、牛血清白蛋白和胰岛素组装到BiOBr/Ag2S复合材料上,利用BiOBr/Ag2S优异的光电活性以及胰岛素抗体和胰岛素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机理,实现了胰岛素的超灵敏检测,对胰岛素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1126.1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24 , B01J20/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柚子皮吸附铬天青S的方法。该方法以磁性柚子皮为吸附材料吸附染料铬天青S。主要技术特征是:首先处理柚子皮海绵状内皮,然后合成磁性柚子皮,在一定的条件下,磁性柚子皮对铬天青S的吸附量为381.6mg/g,吸附后的磁性柚子皮用一定浓度的NaOH即可解吸附,解吸率达89.02%。再生磁性柚子皮二次吸附的吸附率91.86%,吸附量为367.4mg/g。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75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41305.4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 G01N27/32 ,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多巴胺复合胶囊标记的凝血酶核酸适配体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基于聚多巴胺胶囊的高负载特性,用聚多巴胺胶囊吸附Cd2+,得到Cd2+@聚多巴胺复合胶囊,用于标记凝血酶核酸适配体;采用原位生长方法在聚多巴胺复合胶囊上原位生成CdS纳米粒子;利用TiO2与聚多巴胺复合胶囊中的CdS之间的协同效应和核酸适配体与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功能,成功构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夹心型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89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138730.2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石墨相氮化碳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界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优异的电化学发光性能和纳米多孔金独特的三维多孔结构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负载在纳米多孔金骨架中,用于构建无标记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界面。三维多孔结构使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发光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纳米多孔金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实现了生物识别单元的简单快速固定。该方法不仅步骤简单,操作容易,而且具有较高的发光稳定性及良好的响应性能,解决了常规方法步骤繁琐、信号重现性差等问题。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生物标志物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界面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90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10619102.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银离子取代羟基磷灰石中钙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用于快速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其制作方案是: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工作电极,将金纳米溶胶对其进行修饰,然后依次加入PSA抗体、牛血清白蛋白、PSA以及银离子取代羟基磷灰石标记的抗体溶液。金纳米溶胶有利于抗体的固定和火星保持,银离子取代羟基磷灰石具有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吸附抗体等蛋白质,同时其内部的银离子可在酸性条件下释放出来,使PSA的检测转化为银离子的检测,实现了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可低至0.01pg/mL。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90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19102.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13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银离子取代羟基磷灰石中钙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用于快速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其制作方案是: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工作电极,将金纳米溶胶对其进行修饰,然后依次加入PSA抗体、牛血清白蛋白、PSA以及银离子取代羟基磷灰石标记的抗体溶液。金纳米溶胶有利于抗体的固定和火星保持,银离子取代羟基磷灰石具有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吸附抗体等蛋白质,同时其内部的银离子可在酸性条件下释放出来,使PSA的检测转化为银离子的检测,实现了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可低至0.01pg/mL。
-
公开(公告)号:CN1031969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79761.6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03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通道黄曲霉毒素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分析、纳米功能材料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所述传感器集成7个工作电极,其制作方案是:以塑料为基板,将导电油墨、掺杂复合材料的导电油墨、银浆、绝缘浆通过丝印机印刷到基板上,分别制成辅助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以及绝缘层。复合材料由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和聚苯胺构成,采用钯纳米粒子-壳聚糖复合材料修饰工作电极。实现了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2以及总黄曲霉毒素的同时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92596.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27 , C25B1/50 , C25B11/093 , C25B11/054 , C01G51/04 , B82Y30/00 , B82Y40/00 , B22F1/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催化剂CoO0.8‑Ru RT/CC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研发,新型能源催化应用技术领域。氨气NH3是一种用于制造现代肥料,塑料,纤维,炸药等的活性氮构件,是一种大宗商品化学品,但是其生产仅限于传统的哈博‑博施Haber‑Bosch工艺,此工艺条件受限、污染严重。因此,在温和条件下寻求可持续和有效的氨生产方法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是生产NH3的一种清洁、可持续的方法。但是硝酸根的还原反应复杂,会产生副反应、析氢严重、氨产率较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热法在碳布上生长的富缺陷氧化钴CoO0.8/CC,并在其上负载钌四面体纳米颗粒Ru RT的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合成氨催化剂CoO0.8‑Ru RT/CC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