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85616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246996.5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脉搏波基线漂移的方法,它是先采集脉搏波信号;对采集的脉搏波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脉搏波信号中的交流成分;然后对所获得的一段交流信号进行滑动均值滤波,抑制工频干扰,得到脉搏波原始信号;最后对原始信号进行波谷搜索,识别出该段脉搏波信号的所有波谷的位置;在相邻两个波谷之间进行样条插值,可以拟合出一条漂移基线;将原始信号减去漂移基线,即可得到去除基线漂移的脉搏波信号。本发明通过滑动均值滤波抑制了信号中的工频干扰,运用样条插值拟合的方法找到信号中的基线漂移;相比于传统的方法,本发明具有准确、稳定、实时更新、抗干扰、简单易行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253093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67261.1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的二氧化钛溶胶-凝胶分子印迹味觉传感器敏感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水解法制备含有味觉物质作为模板分子的二氧化钛溶胶溶液,浸涂于结构为SiO2/Si/Al的硅片上,除去模板剂后氮气吹干,即得到味觉物质分子印迹的味觉传感器凝胶敏感膜。本发明中的味觉敏感膜具有光学透明性,可以保证寻址光源透过敏感膜而不损失光强;对不同的味觉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灵敏度,具有交互响应性能;敏感膜结构在液相环境中稳定,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制造工艺简单,无需昂贵复杂的仪器。含有本敏感膜的LAPS味觉传感器可用于对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觉物质的定性识别和定量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71312.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富集功能与电化学发光检测集于一体的微流控芯片,属于微流控芯片及医学检测领域,包括进样口、通道机构、溶液混合腔、混合通道、反应腔、电极插入口,其中进样口包括检测物进样口、电化学发光材料进样口与共反应剂进样口;通道机构包括富集通道和混合通道,富集通道连接混合腔入口是一个单向设计,防止混合液回流,混合通道中设有人字形通道设计,用于不同溶液的充分混合;电极插入口包括三电极体系中的玻碳电极、铂电极、Ag/AgCl参比电极三根电极入口,底部接触反应腔;反应腔底部处于透明状态,用于光电倍增管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本发明将富集与检测集于一体,且使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减少了样品需求量,提高了检测范围,配合注射泵进液,操作简单,同时微流控芯片批量制作,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将微流控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结合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8003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1790.5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展示了一种基于跨模态技术的肺部X光片诊断报告自动生成平台,该平台基于Django框架构建,实现了前后端分离,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S1:用户登录;S2:模型选择;S3:数据上传;S4:结果反馈。此平台在选择模型阶段提供了三种针对肺部X光片的跨模态模型:R2GenCMN生成诊断报告模型、XPRONET诊断与标注模型以及MedCLIP疾病分析模型。用户根据选择的模型上传不同的数据:R2GenCMN模型需要正面和侧面的X光图像来生成诊断报告;XPRONET模型除了要求上传X光片的正侧面图像外,还需附带疾病标签以生成详细的诊断报告;MedCLIP模型仅需要正面的X光图像即可分析出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得分。该平台为医疗专业人士及非专业用户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肺部X光诊断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3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0940.0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05 , A61B5/00 , G06T7/00 , G06T3/4046 , G06T3/4053 , G06V40/10 , G06V40/16 , G06V20/4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PPG技术的多生理参数测量系统,属于非接触式信号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0:分析被测量人的面部视频,使用面部识别算法识别出其中的面部区域,并且一帧一帧地裁剪出面部区域;S20:对S10中的面部帧图像进行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重建,以完善面部细节数据;S30:对S20中重建的高分辨率面部图像建立面部特征点;S40:利用面部特征点提取面部感兴趣区域,并提取这些面部感兴趣区域的RGB值随着帧序列的变化;S50:将S40提取出来的感兴趣区域的RGB帧序列值输入到重建血容量脉搏波的网络模型中,利用算法预测血容量脉搏波的信号;S60:使用S50中预测出来的血容量脉搏波信号,利用对应的生理参数预测算法预测相应的生理参数;S70:设计基于IPPG技术的多生理参数测量系统的网页,将S60中生成的相应生理参数在网页上显示出来。本发明设计了一个web网页,该网页集成了从人脸视频中提取血容量脉搏波的算法,通过脉搏波信号预测心率、血氧、呼吸率、血压等生理参数的算法,将预测的生理参数可视化供用户查看。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0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50918.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去噪神经网络的纸质心电图图像数字化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纸质心电图图像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对于处理后的数据集,按照设定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基于去噪神经网络的包含残差模块和卷积内核级联的纸质心电图图像数字化模型;将处理后的纸质心电图图像训练集依次输入纸质心电图图像数字化模型中进行迭代训练;加载训练模型,将待数字化的纸质心电图图像测试集输入训练完成后的模型,获取纸质心电图图像经数字化后的结果。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精准高效地将纸质图像上的心电波形记录转换为经数字化后提取的心电信号波形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46922.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n伪随机信号的神经肌肉电刺激装置,所述装置设有顺序连接的信号发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输出接口,信号处理模块设有依次连接的电信号叠加模块、电信号比较模块和电信号抬升模块。这种装置成本低、实用性好,能根据不同部位的神经肌肉固有频率选择不同模式的多频同步刺激电路,尽可能达到最佳刺激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657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053720.3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05 , A61B5/33 , A61B5/346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多模态融合方式的房颤分类方法,将脉搏波信号转变成频谱图,将其送入改进后的CBAM_Resnet网络当中,将脉搏波信号送入三层CNN卷积网络中,分别提取频谱图和脉搏波信号段特征,并将特征融合再进行心房颤动分类,由于频谱图保留了脉搏波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并且CBAM_Resnet因为加入注意力机制从而提高了表征能力,可以关注重要特征并抑制不重要的信息,能够更好的提取出频谱图的图像特征,从而达到更高的分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7983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296248.6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K9/6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维灰度图像检测识别分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二维灰度图像;2)构建二维卷积块;3)特征提取;4)获得特征图;5)提取时间信息;6)保留和遗弃;7)选择性屏蔽节点;8)得到最终分类结果。这种方法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模型来对图像检测识别分类,能提高分类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42427.4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新冠疫苗注射后体内分泌中和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试纸条包括PVC底板,所述PVC底板上从左到右依次搭接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滤纸;所述胶体金垫上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检测线,以及包被有鼠抗鸡IgG抗体作为质控线。本发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竞争法检测人体内中和抗体,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对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较高,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注射新冠疫苗后对人体内的中和抗体快速定性检测,且灵敏度高,批内、批间差异小,为临床使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