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863153.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通道双工作电极的丝网印刷电极的构建方法,包括在网框表面涂布粘网胶,将丝网与涂胶后的网框表面进行粘结,使用激光打印机在透明胶片上制作阳图底版;用涂胶器将感光胶涂布在丝网上;通过透明胶布将阳图底版张贴在有机玻璃板上,将有机玻璃板置于晒图箱上,并将丝网涂有感光胶的一面与阳图底版密合,在晒图箱上盖上黑布后通电晒图,得到曝光网框;用蒸馏水对曝光网框进行冲洗,得到显影网框;将显影网框冲洗后吹干,进行再次曝光,得到网板;依照网板依次在底材上进行印制油膜,待油膜干燥后进行裁切,得到双工作电极,解决了现有的电极生产成本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02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14200.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1455 , A61B5/145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脉搏波特征的无创血红蛋白预测方法。该方法对多波长PPG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平滑信号,然后提取复杂网络映射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复杂网络映射特征利用统计量构建PPG复杂网络并提取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形态学特征基于PPG及其导数信号,提取时域、频域等特征。采用先分类再回归算法框架,使用支持向量机对复杂网络特征分类人群血红蛋白水平,然后针对每类人群使用形态学特征的XGBoost回归模型预测具体数值,实现快速准确的血红蛋白水平预测,为无创检测提供新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681779.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基底电极,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其中工作电极经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同时通过物理吸附和Au‑S键的作用将大量HBsAb固定到修饰电极表面。本发明所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在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463174.2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巴胺检测的基于DNA适配体的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溶剂热法合成CuAlO2/rGO‑TEPA复合材料;将CuAlO2/rGO‑TEPA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基底材料,电沉积AuPtNPs,AuPtNPs可以为下一步修饰DNA适配体提供更多的活性结合位点,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将腺苷适体以及与其互补配对的巯基端捕获探针先后对工作电极表面进行修饰,修饰的DNA适配体能特异性识别DA,加宽检测范围,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将BSA封闭工作电极上未吸附腺苷适体的活性位点,制备DA电化学传感器;通过DA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电化学表征,对电化学表征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35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681783.X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43 , G01N33/532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定量检测的电化学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以双抗体夹心免疫反应为基础,利用金铂核壳纳米粒子Au@PtNPs具有类似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将其标记到二抗(antibody2,Ab2)上作为电化学信号探针Au@PtNPs‑Ab2。利用侧流免疫层析反应迅速、分离方便的特点,制备了一种集成化的用于人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定量检测的电化学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免疫反应后,加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溶液,采用方波伏安法(SWV)测量在检测区被捕获的Au@PtNPs‑Ab2探针所产生的电流信号,实现对COVID‑19抗原的定量检测。所制备的基于低成本、高性能Au@PtNPs‑Ab2信号探针的电化学侧流免疫层析试纸可为快速和定量即时检测在COVID‑19的诊断方面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700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94244.8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血压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血压检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原始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对脉搏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平滑化处理;对平滑化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将一维PPG信号段转换成二维时频色谱;将二维时频色谱输入血压预测模型中进行预测,得到血压。其装置包括如下模块: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模块;运行血压预测模型的运算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波形数据进行存储及储存血压预测模型的存储模块;波形及结果显示模块,该方法将一维PPG信号段转换成二维时频色谱图,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该装置操作方便,检测快速,减少患者诊断检测时得心理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2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1779.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基底电极,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其中工作电极经rGO/PB@AuPtNPs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同时通过物理吸附和Au-S键的作用将大量HBsAb固定到修饰电极表面。本发明所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在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99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43669.X
申请日:2012-02-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单宁含量多的涩柿子粉的制备方法,它是将七八成熟的柿子进行清洗、破碎、榨汁,复合酶解、护色、过滤、灭酶杀菌、真空脱气,得到柿子原汁;再将柿子原汁经过0.22µm的微滤膜微滤,用截留20000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第一次超滤,再将滤液用截留1000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第二次超滤,收集第二次超滤的滤液;将滤液直接或进一步浓缩后,再经冷冻干燥,即得到小分子单宁含量多的涩柿子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产方法技术新;所有工序物料都处在60℃以下,保留了柿子中大部分活性物质;且质量好,单宁含量高,可作为一种抗辐射、抗氧化和吸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36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29684.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1 , A61B5/00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V10/80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波长光电容积脉搏波融合的血压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获取多个波长的脉搏波信号作为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滤波和归一化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多波长脉搏波信号分别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获取频谱图。将同一时间段内各个波长的频谱图融合成多通道输入,并输入多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ACNN‑BiLSTM)模型中。通过ACNN‑BiLSTM网络对多通道输入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实现血压值的预测输出。该发明融合了多个波长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保留了时域和频域特征,并通过创新的ACNN‑BiLSTM模型实现了高精度血压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42427.4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新冠疫苗注射后体内分泌中和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试纸条包括PVC底板,所述PVC底板上从左到右依次搭接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滤纸;所述胶体金垫上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检测线,以及包被有鼠抗鸡IgG抗体作为质控线。本发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竞争法检测人体内中和抗体,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对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较高,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注射新冠疫苗后对人体内的中和抗体快速定性检测,且灵敏度高,批内、批间差异小,为临床使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