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杂氧化物的硅锗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16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06804.9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氧化物的硅锗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掺杂氧化物的硅锗基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原材料加入混合容器中,使原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粉体;(2)将上述(1)中的前驱粉体装入可上下施加压力的模具中进行预压实;(3)将装有前驱粉体的模具转移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冷却后,得到掺杂氧化物的硅锗基热电材料。本发明通过特定氧化物(氧化硼)的掺杂并结合特定合成工艺,综合提升硅锗基热电材料的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硅锗基热电材料,易于实现工业化制备,且在更低温度时,能实现更高的ZT值,可大幅提升其热电转化效率及获得更广阔的应用。

    一种淀粉-聚丙烯酰胺基弹性水凝胶光热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1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77440.0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聚丙烯酰胺基弹性水凝胶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快速一体化制备淀粉‑聚丙烯酰胺基弹性水凝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同时该材料丰富多样、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可降解,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机械性能,且自身含水量较大、亲水及保水性能较好,通闭孔交错的网络结构,有利于水分的存储输运和蒸汽的稳定高效流动,同时由于水凝胶中均匀分布着碳纳米管,使得其在250~2500nm范围内对太阳光的吸收率最高达97%,在1kW m‑2光强下,光热蒸汽产生速率最高可达3.38kg m‑2h‑1,此外,对宽盐度范围的海水具有较高的脱盐能力,可用于大规模连续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

    一种核壳结构导热填料制备的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24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912358.4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导热填料制备的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导热填料为核壳结构的导热填料;薄膜包括10-50质量份的导热填料,1-5质量份的改性剂,80-500质量份的聚酰胺酸溶液,导热填料为氮化硼包覆氧化铝的核壳导热填料;核壳导热填料是通过改性剂处理氧化铝和高温煅烧氮化硼,采用静电自组装方法来制备而得,将核壳导热填料加入聚酰胺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真空静置消泡后,铺设成薄膜,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制得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该薄膜具有高导热系数和电绝缘的主要特性,且加工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且成型周期短,在电子、航空航天、机械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三维海绵基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329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813594.6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海绵基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将商业化碳素墨水中碳黑颗粒通过超声负载沉积在海绵骨架表面,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价格低廉、获得了一种光谱响应范围广、光热转换效率高、亲水性强的光热转化材料,易于大规模生产及广泛应用,丰富了现有光热材料的领域,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同时,利用这种海绵基复合材料制成简单高效的蒸汽发生及污水处理装置,可满足边远地区或者贫困地区对于快速获得纯净水的要求,为太阳能光热利用提供一种新的应用方式。

    一种柔性硅基纳米薄膜热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5870314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263449.6

    申请日:2016-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种柔性硅基纳米薄膜热电器件,包括柔性玻璃基底,在所述柔性玻璃基底上设置有硅基纳米薄膜热电臂、石墨烯电极、石墨烯涂层,所述硅基纳米薄膜热电臂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沉积在所述柔性玻璃基底上,所述硅基纳米薄膜热电臂之间采用石墨烯电极进行连接。本发明采用柔性玻璃基底,沉积在基底表面的纳米硅基薄膜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温快速退火工艺,有利于量子点和超晶格的生成,大幅提高硅基纳米薄膜热电性能。

    一种纳米银多面体准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73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5374.3

    申请日:2016-12-07

    Inventor: 王海龙 苗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60 B22F9/24 B82Y40/00 C30B28/04 C30B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多面体准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硝酸银为前驱体,多元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封端剂和稳定剂,使用微波辐照为热源,利用诱导剂硝酸镍在种晶成核阶段使晶体均匀外延生长达到形貌和尺寸控制,绿色环保、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物浓度纯度高,产率高、易批量化生产,得到的纳米银多面体准球形貌单一、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尺寸调控范围广、可在48.7‑411.9nm范围内调控,纳米银多面体准球主要由{111}晶面围成,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单分散性好、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光谱可调控性强,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性质,应用广泛。

    一种柔性N型碲化银纳米线热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514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1800.7

    申请日:2016-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N型碲化银纳米线热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碲化银纳米线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超声分散在溶剂中得到碲化银纳米线分散液;在真空抽滤的条件下,将碲化银纳米线分散液均匀滴涂在玻璃纤维滤膜上,于75℃真空烘干得到粘附在玻璃纤维滤膜上的碲化银纳米线薄膜;将其夹在两张复印纸之间,放置于压片机中挤压成型,然后用刷子去掉碲化银纳米线薄膜背面的玻璃纤维滤膜碎片,置于真空烘箱中退火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简单可控、制备周期短、安全无污染、能耗低、得到的薄膜热电性能优异,柔性良好,可以灵活地根据玻璃纤维膜的大小及形状制备出不同大小及形状的柔性热电薄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