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72505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10168017.8

    申请日:2007-10-3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安装了单悬挂的机动两轮车中,在单悬挂的上端附近能配置更多配件等的结构。图中是从后侧看到的情况,表示在架设于后摇臂(15L、15R)上的横向构件(83)的中央处设置的下部托架(86)、和架设于车座导轨(18L、18R)上的横向部件(85)的中央处设置的上部托架(90)上,安装单悬挂(45)的状态。可知上部托架(90)的宽度W足够小。能在单悬挂的侧面,具体说在右侧配置蓄电池。能在单悬挂的侧面,具体说在左侧插入收容盒的下部。即由于上部托架紧凑所以能把单悬挂的左右两侧面空间作为配件等的配置空间有效利用。

    车辆的变速机构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965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610106220.8

    申请日:2006-07-10

    Abstract: 在车体前部的大致中央上下延伸且自由旋转地安装有转向轴(22),在该转向轴(22)的上部安装有杆方向把,由前盖包覆含有转向轴(22)四周的驾驶员的前方周围,在该前盖的后部设有收容乘员的脚的空间的车辆中,在形成空间的底板(64)上,相对于转向轴(22)向车宽度方向偏移配置有变速踏板(111)。由此,通过改良车辆的变速机构,提高外观性且减少零件数。

    车辆的进气箱配置构造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2655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101270.1

    申请日:200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2 B62K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有效地利用车身的空间、减少吸气音向外部的泄漏的车辆的进气箱配置构造。车辆在配置于车辆后部的动力单元(18)上设有外部气体导入用的进气箱(157),在前部车座后方具有靠背(93);其中:接近前部车座的后部地配置进气箱(157),更详细地说,在靠背(93)的底板(241)的下方配置进气箱(157),有效地利用靠背(93)附近的例如前部车座的座垫后方的难以另为他用的空间,另外,由设于靠背的缓冲材料吸收从进气箱辐射的吸气音。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54012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7020.4

    申请日:2006-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其目的是使车身架(1)的构造简单化,缩短轮距。车身架(1)由主车架(3)和左右一对的后车架(5)构成,主车架(3)从头管(2)向后方延伸,后车架(5)通过前方延伸部(4)连结。左右的后车架(5)在上下通过上侧横向部件(30)和下侧横向部件(8)连结,并且前方延伸部(4)在这些上下方向中间部俯视下呈大致U字状地向前方延伸。

    鞍座式车辆用载物架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162C

    公开(公告)日:2002-05-22

    申请号:CN99120983.4

    申请日:1999-12-01

    Abstract: 一种鞍座式车辆用载物架,在双人座16后方配置后载物架17,将其本体管20的左右前端部作为装载面延伸部23a延伸到后部座席16b的侧方,而且使其上面高度比后部座席16b在无负载时的上面高度稍低尺寸d。该尺寸d与在后部座席16b上装载货物而弯曲时的上面下降量大体一致。这样,可由装载面延伸部23a支承装载于后部座席16b的货物。

    跨骑式车辆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0461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466839.9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20),其具有左右一对后架前部分(24a),当从侧面观察时,左右一对后架前部分(24a)向后且向上延伸;车身侧支架(50),其包括从后架前部分(24a)向后突出的左右一对侧板部(51);枢轴(80),其由车身侧支架(50)支撑并且在左右一对侧板部(51)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连杆(70),其经由枢轴(80)由车身侧支架(50)可摆动地支撑;以及动力单元,其包括在动力单元的上端处连接到连杆(70)的连接段。在车身侧支架(50)上形成有开口部(60),连杆(70)穿过该开口部(60)插入。开口部(60)从位于枢轴(80)后方的部分延续到一对侧板部(51)的上端。

    鞍乘型车辆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05214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491698.9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能够使车体的设计锐利。鞍乘型车辆具有:框架,其左右设置为一对;第一控制单元(50),其控制ACG起动器(31);以及第二控制单元(70),其控制对发动机的燃料喷射,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50)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70)这两个控制单元中的一个控制单元安装于比左右一对所述框架靠车辆外侧的位置,另一个控制单元设置于左右一对所述框架之间。

    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81735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193305.X

    申请日:2013-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其具有:贮存燃料的燃料箱主体;从该燃料箱主体向上方延伸的燃料注入管;在该燃料注入管的前端开口的加油口,该车辆在前轮与后轮之间具备座椅,且乘客跨骑而乘坐在该座椅上,其特征在于,在燃料注入管内安装有燃油漏斗,该燃油漏斗具有在加油时供加油喷嘴插入的喷嘴插入孔,且该燃油漏斗将燃料注入管内分隔为燃料箱侧和外部气体侧,在该燃油漏斗上开设有使燃料箱侧的空气向外部气体侧返回的孔,在与孔对置的位置,且在燃油漏斗的下表面上安装有防止注入的燃料回喷的回喷防止板。通过该回喷防止板,燃料箱内的燃料不易直接与孔碰触,能够防止从加油口注入的燃料向加油口势头强地回喷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