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1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54091.7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普勒频移残差的GNSS欺骗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本申请通过接收机,持续接收第一GNSS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GNSS信号,获取第一参数数据;所述第一参数数据包括:所述第一GNSS信号对应的星历数据以及第一多普勒频移;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数据,获取所述第一GNSS信号对应的第一多普勒残差;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残差以及预设的多普勒残差理论模型,通过广义似然比检验,获取所述第一GNSS信号的检测结果。通过本申请,可以降低欺骗检测过程中的数据需求量,降低检测成本,同时还可以降低检测过程中的计算量,提高检测过程的泛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2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58246.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信号到达角和信号强度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多个接收机多次接收干扰源的干扰信号,获取与各个接收机各自对应的信号到达角向量和信号幅度比向量,其中,每个信号到达角向量由若干个信号到达角组成,每个信号幅度比向量由若干个信号强度转换为若干信号幅度比组成;将各个所述信号到达角向量和信号幅度比向量输入至预设的模糊逻辑系统,以使所述模糊逻辑系统基于预设的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模糊推理并去模糊化,输出对应的去模糊到达角和去模糊距离值;根据各个所述去模糊到达角和去模糊距离值,通过预设的定位算法计算得到干扰源位置,提高干扰源定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1076747.4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裂导线间隔棒,包括:固定盘、固定轴、多个棒体、与棒体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线夹器、以及多个连接件;固定轴垂直安装于固定盘上;固定盘上开设有多个绕固定轴圆周均匀分布,且供连接件活动穿过的第一连接孔;多个棒体均相互不干涉地转动套设于固定轴上,且沿固定轴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棒体上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孔配合且供连接件活动穿过的第二连接孔;第一线夹器与棒体于伸出固定盘的一端连接。能够适应多种分裂导线的使用需求,使用方便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73362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3466.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组播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突破了主站与终端节点的通信瓶颈,提供可靠高效的多通道通信链路,减少了多通道通信条件下数据重复发送的频度。同时根据组播树中设定的数据传输路径将组播数据通过多个通信通道传输至终端节点,可以摆脱因为某个通信通道的信号波动而影响数据。并根据终端节点接收到的组播数据确定各个通道的通信能力,并根据各个通道的通信能力对组播树进行更新,从而保证对通信通道的有效选取,更好的选择信号稳定的通信通道,减少通道信号传输波动对数据传输和定位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05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71141.7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33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历史缺陷文本信息的电力设备状态评价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价电力设备的所有历史缺陷描述文本;从缺陷标准文本数据库中筛选出与各所述历史缺陷描述文本相似度最高的文本作为标准缺陷文本;在相似度大于阈值时,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对应部件的扣分值;根据各部件的扣分值,构建设备的状态评价扣分模型,获得所述待评价设备的健康状态评价得分趋势。相比于现有技术,基于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积累的历史缺陷文本信息,反映设备的健康状态趋势,通过从数据库中筛选出相似度最高的文本,判断部件的扣分值,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对电力设备状态评价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3764.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风雨荷载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风洞,所述风洞的内部设置有线路模拟单元和降雨模拟单元,所述风洞的外部设置有强风模拟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线路模拟单元包括悬吊单元、以及与所述悬吊单元相连接的传感器单元和可伸缩钢板;所述降雨模拟单元包括淋雨器、以及与所述淋雨器相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强风模拟单元包括导风管、以及在所述导风管内部设置的风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单元、以及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本发明提供了针对110kV输电线路的模拟风雨荷载试验折算方法和智能化的试验装置,不仅使模拟试验的准确性更高,同时还可以实现现场和远程的同时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0182.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热岛浓度计算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GNSS观测值计算天顶对流层湿延迟;根据所述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得到湿折射率的三维垂直分布信息;在水平方向上,获取水平约束信息;在垂直方向上,获取垂直约束信息;根据所述水平约束信息和所述垂直约束信息,对所述三维垂直分布信息进行解算,获得湿折射率剖面;根据所述湿折射率剖面与大气温度的关系,计算城市热岛浓度。采用本发明,结合水平约束和垂直约束排除相关因素干扰,然后基于搜索法可以求取温度和湿压强,进而准确估算城市热岛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12678.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8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跳线的风偏角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并基于输电线路跳线的垂直导线方向水平风荷载、垂直导线方向竖直风荷载和跳线雨荷载,对输电线路跳线进行建模处理,得到初始有限元模型;将通过初始有限元模型获取的多个预设工况下的风偏角数据,划分为模型训练数据集和模型预测数据集;基于模型训练数据集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风偏角计算模型,将模型预测数据集输入到初始风偏角计算模型进行风偏角预测,得到最优风偏角计算模型;获取并将实时风速、实时风向和实时降雨强度输入到所述最优风偏角计算模型中,得到风偏角预测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提高获取输电线路跳线风偏角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79669.2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定位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通过将目标设备发送的导航需求指令转发给定位与导航模块,从而获取定位数据,能够针对定位数据和导航需求指令进行导航路线的生成,在生成导航数据后,通过数传电台将导航路线传输给目标设备,从而使得目标设备根据导航路线进行道路指引。本发明通过串联定位与导航模块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高定位数据的传输效率;根据用户的指令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导航路线的生成,能够专门对导航路线进行计算处理,相比于传统定位与导航设备与目标设备直接连接,本发明能够避免目标设备分出多余的算力进行导航路线的运算,提高导航路线生成效率,从而优化卫星定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0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22951.7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监测装置,包括主体、辅助模块、移动座、显示屏、信号发射器、信息记录模块和两个监测探头;所述辅助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监测装置内部的用电信号;将所述用电信号与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满足预设的电压条件,将所述用电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并将所述频率信号放大,以使放大后的所述频率信号被所述信息记录模块接收。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辅助模块检测监测装置内部的电信号,与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当满足条件时,将电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并放大,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频率响应,提高了监测装置的监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