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式弯曲型压电陶瓷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702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45054.8

    申请日:2017-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4 H02N2/062

    Abstract: 叠层式弯曲型压电陶瓷驱动器,属于压电驱动技术领域,为了丰富当前压电元件的种类,扩展压电元件的应用范围。本发明的压电陶瓷片均分四个独立的极化区,接地电极包括接地电极片和接地引出电极,激励电极包括激励电极片和激励引出电极,接地电极和激励电极均为梳齿状结构。本发明利用压电陶瓷d33模式,通过采用压电陶瓷片四分区极化的结构形式进行激励,使本发明产生沿一个方向或沿两个空间正交方向的弯曲变形。本发明采用类梳齿结构的接地电极和激励电极,可有效保证多层压电陶瓷片的机械串联和电学并联,整体结构性强,是对当前已有压电元件的一种补充,将会扩展压电元件的应用范围,促进压电驱动技术领域的发展。

    一种共振式拍动翼机器人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423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271267.9

    申请日:2015-05-25

    Abstract: 一种共振式拍动翼机器人,涉及到一种共振式拍动翼机器人,属于微小型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微小型飞行机器人结构复杂、拍动翼运动频率和速度偏低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n对竖直拍动翼对称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m对水平拍动翼对称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竖直拍动翼和水平拍动翼的振动均采用弹性体共振原理实现的,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顶端;传感器用于采集探测机器人前方的障碍物,实现对共振式拍动翼机器人运动轨迹的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复杂狭小空间探查、搜救。

    采用压电超声振子驱动的单自由度旋转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10375360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043680.5

    申请日:2014-01-29

    Abstract: 采用压电超声振子驱动的单自由度旋转机械臂,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电磁电机驱动型机械臂结构复杂和受电磁干扰影响的问题。采用压电超声振子驱动的单自由度旋转机械臂,前端盖为截面逐渐变细的块体,前端盖的底面与后端盖的一面固定连接,后端盖的四个侧面分别固定一个压电陶瓷,通过给压电陶瓷施加交流电压,使得振子产生谐振,进而在驱动足处形成椭圆轨迹振动,进一步通过驱动足和转子之间的摩擦耦合实现转子的旋转运动输出,转子带动转动臂实现机械臂的转动;当给压电振子施加的电压信号断开时,由于驱动足和转子之间的静摩擦力可以实现机械臂的自锁,用于实现机械臂的直接驱动。

    一种纵弯复合模态足式压电驱动器实现跨尺度驱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810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290913.1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一种纵弯复合模态足式压电驱动器实现跨尺度驱动的方法,涉及压电驱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纵向振动和弯曲振动复合实现驱动的压电超声驱动器定位精度和分辨力难于提高、无法克服强载、快速、大行程和高精度之间的矛盾的问题。驱动器包括纵振压电陶瓷片、弯振压电陶瓷片和驱动足,驱动器的驱动方法根据目标输出位移选择交流连续激励模式、脉冲步进激励模式和直流微驱动模式三种激励模式之一、两种激励模式组合或者三种激励模式组合来实现不同位移尺度输出,使驱动器能够驱动动子实现大推力、大位移、快速及连续运动输出,实现微米尺度分辨力、低速及断续步进输出;纳米尺度分辨力及微米尺度行程输出。它可应用到超精密压电驱动技术领域。

    弯振复合模态足式压电驱动器的跨尺度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2682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290777.6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弯振复合模态足式压电驱动器的跨尺度驱动方法,属于压电驱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弯振复合模态足式压电驱动器的定位精度和分辨力低的问题。它选择下述三种激励模式之一、两种激励模式的组合或者三种激励模式的组合来实现不同位移尺度的输出:第一种为交流连续激励模式,该激励模式给两组弯振压电陶瓷片分别施加在时间上具有90度相位差的两相连续交流激励电压;第二种为脉冲步进激励模式,该激励模式给两组弯振压电陶瓷片分别施加在时间上具有90度相位差的两相脉冲激励电压;第三种为直流微驱动模式,该激励模式给一组弯振压电陶瓷片施加直流电压,另一组弯振压电陶瓷片为悬空状态。本发明用于实现足式压电驱动器的跨尺度驱动。

    基于多压电振子弯曲运动的步进蠕动型驱动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50081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52537.1

    申请日:2016-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03 H02N2/0075

    Abstract: 基于多压电振子弯曲运动的步进蠕动型驱动激励方法,涉压电精密驱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压电驱动技术难于实现定位与行程的兼顾,以及压电叠堆器件采用轴向伸缩模式工作而带来的施加信号、输出位移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变幅杆设置在压电振子的末端,驱动足设置在变幅杆的末端,水平弯曲陶瓷组和竖直弯曲陶瓷组设置在压电振子首端;n个压电振子的首端均与基座固定连接,驱动足侧面均与动子接触,竖直弯曲陶瓷组施加直流激励信号会产生竖直方向的弯曲;水平弯曲陶瓷组施加直流激励信号后产生水平方向的弯曲,当驱动足与动子接触时,驱动足会通过摩擦力带动动子产生水平运动;保证一个驱动足和动子保持接触状态。它用于压电精密驱动。

    纵弯陶瓷复位型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542950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610012989.7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26 H02N2/04

    Abstract: 纵弯陶瓷复位型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振子中存在的由纵振陶瓷和弯振陶瓷独立设置而带来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难于实现最佳布置的问题。本发明纵弯陶瓷复位型超声电机振子,采用的是整组的压电陶瓷实现纵弯复合振动的激励,中间位置的纵振陶瓷用于激励纵向振动,两侧的弯振陶瓷用于激励弯曲振动,纵振陶瓷和弯振陶瓷不再是单独设置,他们在轴向方向的位置是重合的,属于一种复位的设置方式。本发明适用于超声电机振子制作领域。

    压电驱动型套筒折展机构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1661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610012958.1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22 H02N2/028

    Abstract: 压电驱动型套筒折展机构,属于折展机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套筒折展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压电驱动器、内套筒、导轨和外套筒;压电驱动器包括六个驱动足、三个下端压电陶瓷组、竖直陶瓷组、三个上端陶瓷组和两个安装座;竖直陶瓷组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连接一个安装座,三个下端压电陶瓷组安装在下端面的安装座的侧面,三个上端陶瓷组安装在上端面的安装座的侧面;每个下端压电陶瓷组和每个上端陶瓷组的末端各固定连接一个驱动足,六个驱动足的末端面均与外套筒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上端面的安装座的上端与内套筒一端固定连接;导轨设置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限制内套筒绕外套筒的转动自由度。本发明可以用于折展机构制作。

    分区激励式纵弯复合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5406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610012939.9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4

    Abstract: 分区激励式纵弯复合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振子中存在的由纵振陶瓷和弯振陶瓷独立设置而带来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难于实现最佳布置问题。整片的压电陶瓷实现纵弯复合振动的激励,其中陶瓷的中间位置用于激励纵向振动,两侧的陶瓷用于激励弯曲振动,纵振陶瓷和弯振陶瓷不再是单独设置,而且他们在轴向方向的位置是重合的,解决了能量转换效率较低、难于实现最佳布置问题;采用整片的陶瓷片来实现纵弯复合激励,避免了传统方案中由半片弯振陶瓷组合方式激励弯曲振动带来的机电耦合效率低、发热严重等问题。本发明适用于超声电机振子制作领域。

    一种驻波驱动型爬行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4859741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55976.8

    申请日:2015-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

    Abstract: 一种驻波驱动型爬行机器人,属于微小型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机器人解决目前微小型爬行机器人结构复杂、驱动足运动频率和速度偏低的问题。方案要点:多个驱动臂对称设置在身体的两侧,支撑梁的一端与身体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梁中间位置内部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偏心轮,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振动梁的一端固接,振动梁的另一端安装有驱动足,驱动足的下侧面固定设置有多个触角,每个触角与驱动足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电源和控制器相邻设置在身体中部,传感器设置在身体的前端头部。本发明用于微小型机器人的制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