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创面抗感染的医用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71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12343.X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皮肤创面抗感染的医用敷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材料和伤口护理领域。所述医用敷贴包括聚氨酯薄膜以及负载于所述聚氨酯薄膜上的抗生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3D微纳米激光刻蚀仪器,对聚氨酯薄膜进行刻蚀加工;步骤2:刻蚀后使用抗生素进行孵育,并在低温下保存,得到所述的医用敷贴。本发明制备的新型敷贴能够在不影响聚氨酯薄膜原有力学性能和透湿性能的基础上,附加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大鼠皮肤创面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为临床皮肤软组织创伤、污染以及其他慢性皮肤疾病康复提供了重要的治疗参考。

    一种用于激光诱导选择性铜金属化的复合油墨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6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43703.X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选择性金属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激光诱导选择性铜金属化的复合油墨及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自还原性铜盐、伯胺和易挥发有机溶剂混合制备得到铜离子油墨;S2、将所述铜离子油墨、氧化铜颗粒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制备得到复合油墨。本发明提出的铜离子与氧化铜复合油墨体系,通过铜离子还原、成核、生长以及激光诱导熔融效应,填充氧化铜纳米颗粒之间的空隙;通过氧化铜纳米颗粒的引入极大提高了铜元素含量,最终实现高线高,低孔隙率,高电导率的金属铜产物制备;本发明的复合油墨体系由于氧化铜禁带宽度与主流近红外激光光源波长相匹配,可进一步提升激光与物质能量耦合效率,提升加工效率,避免损伤衬底。

    一种基于LIBS的铝镁合金晶间腐蚀性评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01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294664.9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在线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LIBS的铝镁合金晶间腐蚀性评价系统,包括LIBS单元、等离子体特征光谱成像单元和中央处理单元,其中该LIBS单元用于发射预定光束直径的激光束,并经一系列光学处理后在铝镁合金样品表面上形成等离子体特征光谱;该等离子体特征光谱成像单元用于对等离子体特征光谱进行多种成像,并形成更为清晰的特征光谱图像;该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对特征光谱图像进行自动化分析,由此获得铝镁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工艺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不拆卸和无损检测,并通过实时提供铝镁合金部件的原位诊断报告,解决交通运输载具中铝镁合金部件的“原位、在线和快速”敏感性评价难题。

    一种增材制造在线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1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8717.6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激光加工及表面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在线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包括激光器模块、固‑液复合约束模块和旋转升降模块,其中激光器模块包括脉冲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光路切换器,通过切换操作可实现对工件提供激光选区增材制造用光源和激光冲击强化用光源;固‑液复合约束模块包括封闭腔体及其配套的封闭流体管路系统,并利用光学窗口、吸收层以及封闭的管道流动系统,组成了半封闭固‑液复合约束层;旋转升降模块用于在激光选区增材制造模式与激光冲击强化模式之间切换。通过本发明,可获得比常规流体约束层更强的冲击波,并有效降低成形件残余拉应力,具有无污染、能量利用率高、方便快捷、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激光变锥变径旋切孔加工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497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10794882.6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变锥变径旋切孔加工光学系统,该系统具有旋转轴,并包括依次沿光路设置的以下光学元件:激光束单方向压缩组件,由两片楔角相同的楔形镜构成的、且用于调节激光束偏移量的第一楔形镜组,用于诱导激光倾斜角的单片楔形镜(7),聚焦镜(8),以及由两片楔角相同的楔形镜构成的、且用于调节聚焦光斑偏移量的第二楔形镜组。本发明通过对系统中各组件的组成及各个组件之间的配合工作方式等进行改进,可实现大范围独立调节激光倾斜角和激光焦点离光轴量,进而可实现所需的孔径和锥度配比,并可补偿激光聚焦光斑离光轴和倾斜后因慧差而引起的聚焦光斑畸变,实现加工效果优良的激光变锥变径旋切孔加工工艺。

    一种激光擦写式频率选择表面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666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789249.X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结构与激光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激光擦写式频率选择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绝缘基体表面沉积高阻态记忆相变膜层和透射性保护层;通过不同阻态相变参数的脉冲激光对沉积的记忆相变膜层进行可逆诱导相变;采用激光扫描直接写入或掩膜投影加工,制得所需的频率选择表面产品。通过本发明,能够以高效可控、可靠性好的方式实现频率选择表面的制备、修改和重构功能。所制得的产品具有非易失性以及较强的稳定性能,可对谐振单元图形尺寸和阵列进行重复修改,确保复杂曲面的频率选择表面制备精度和质量,同时可大范围改变频率选择表面的谐振频率及传输通带。该制备方法还具备无污染、对绝缘基体表面不产生任何损伤等优点。

    一种动态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0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745418.0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态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由被动式频率选择表面基体以及位于该基体上的导电性能调节组件组成,其中导电性能调节组件位于单个被动式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结构的内部,或者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被动式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导电性能调节组件会在改变温度或光照强度等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发生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转变,从而使频率选择表面导电阵子的单元结构发生动态变化。本发明通过对动态频率选择表面的单元结构组成及它们的设置方式、连接关系等进行改进,能够有效解决主动式频率选择表面使用集成电路元件带来的性能恶化等问题,从而有效实现选择性透过频率的动态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