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15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07715.7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克服现有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的不足,考虑索网天线在轨展开过程对索网天线在轨展开后形面精度的影响,提出的计算流程可有效补充索网天线地面展开试验有地球重力和大气影响的不足,能较准确地预测索网天线在太空在轨工作状态下的形面精度及工作性能。同时提出根据节点与整个抛物面的最小距离计算误差均方根值,该方法能更准确反映天线的索网网面的光滑度;提出了一种指向误差计算方法,该方法能更直观反映天线索网网面的电信号反射精度。

    基于关节热应变释放冲击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12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331045.0

    申请日:2017-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17/5095

    Abstract: 基于关节热应变释放冲击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关节部件的运动关系,将当前关节部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然后建立关节第一部分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当关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为静摩擦时关节的状态约束方程,计算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同时计算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进而得到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最后将航天器有效载荷M通过等效刚度K、等效阻尼C连接在关节的第一部分,进而得到关节的扰动力模型,再根据热变形扰动力、热应变释放扰动力得到关节扰动力模型的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动力学方程。

    一种获取天线臂振动抑制响应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40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76824.2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一种获取天线臂振动抑制响应的计算方法,根据基于压电材料的天线臂振动抑制方案,本发明将压电材料的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压电材料的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获得卫星动力学、振动抑制、与姿态控制的解析式耦合计算模型。通过解算此模型,获取振动抑制后的天线振动频率响应和时间响应,实现了压电材料在天线臂上的布局分析,以及天线臂主动振动抑制效果分析。获得的计算模型为顶层的包含卫星动力学、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的耦合系统模型,充分考虑了各分析环节的交叉耦合,即可以完成响应计算,又可以实现振动传递机理分析。将压电材料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简单实用,建模周期短,便于工程应用。

    一种基于最小交叉位移熵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27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03826.1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交叉位移熵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受控结构坐标系,根据受控结构的振型方程和正则坐标得到受控结构在任意位置的振动位移响应函数;步骤二:根据t1时刻的作动器位移响应函数与传感器位移响应函数得到作动器与传感器的交叉位移熵;步骤三:根据作动器与传感器的交叉位移熵和最小交叉位移熵优化准则得到传感器作动器位置的优化目标函数;步骤四:对优化目标函数寻优得到交叉位移熵之和的最小值,交叉位移熵之和的最小值对应的位置为作动器在受控结构中的最优位置,得出传感器的最优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完成传感器/作动器的优化配置,并具有同时优化传感器和作动器位置的优点。

    一种获取天线在轨振动影响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3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83019.3

    申请日:2016-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天线在轨振动影响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整星系统中的环形天线以及用于支撑环形天线的展开臂作为子结构,建立整星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组,计算出展开臂带刚性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以及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建立姿态控制模型对整星系统进行姿态控制仿真;依据姿态控制仿真结果,计算环形天线振动响应;环形天线振动响应由展开臂变形带动环形天线整体的牵连位置变化和环形天线自身的变形位置变化叠加而成;展开臂变形带动环形天线整体的牵连位置变化依据展开臂带刚性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进行解算;环形天线自身的变形位置变化依据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进行解算。本发明属于天线在轨振动技术领域。

    一种航天器火工冲击源载荷预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061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15533.3

    申请日:2016-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火工冲击源载荷预示方法,能够模拟火工品中炸药爆炸、火工品断裂以及爆炸应力波传播的细节,能够很好地处理火工品爆炸在结构上引起的耦合作用,从而分析振源特性,对振源力函数进行有效提取,从理论上讲是得到火工冲击振源函数的合理途径。该方法为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函数的确定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途径,为从工程上解决航天器火工冲击的响应预示问题奠定了基础。

    一种基于全柔性卫星模型的控制闭环微振动建模与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988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8003470.5

    申请日:2012-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柔性卫星模型的控制闭环微振动建模与分析方法,考虑控制系统对结构响应的反馈作用,可为光学载荷成像质量评估提供微振动结构传递特性和时/频响应分析手段,属于建模与分析技术领域。计算整星有限元结构模型的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建立包含控制律和硬件特性的姿态控制系统模型;建立整星结构与姿态控制系统的闭环模型;分析微振动输入到评价节点输出通道的结构传递特性、微振动时/频响应、以及响应数据的统计分析,用于光学载荷成像质量的评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开环动力学仿真的刚体姿态“漂移”现象,仿真结果更接近在轨实际情况。

    基于界面载荷时频特征的航天器正弦试验条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2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108910.8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载荷时频特征的航天器正弦试验条件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实际飞行过程中关键阶段的星箭界面低频瞬态加速度载荷;对瞬态载荷进行时频特征分析;针对时频特征计算瞬态载荷的频谱;基于包络方法设计正弦试验条件;基于正弦试验条件生成正弦扫频载荷;获得实际真实响应与试验响应;基于力学环境效应采用雨流计数方法对比真实响应与试验条件,完成试验条件合理性评估;如试验条件对结构造成的力学环境效应与真实力学环境效应相当,则完成试验条件设计。本发明从而有效缓解航天器正弦试验过程中的过试验问题,为减少航天器抗力学环境设计成本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一种深空探测器构建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690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39154.5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空探测器构建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响应接收到的组装请求信号,确定对应的主承力结构和多个分系统部件,并依次将各个分系统部件组装到主承力结构上,形成第一深空探测器及其对应的三维构型配置文件;根据三维构型配置文件进行三维重建,形成探测器三维模型;利用探测器三维模型,对预先搭建的深空模拟环境进行仿真探测,并在仿真探测过程中实时获取探测器三维模型的若干个物理参数值和多个探测器指标的性能指标值;基于所有物理参数值和所有性能指标值,实时优化第一深空探测器的构型,获得第二深空探测器。本发明基于仿真探测过程中实时获取的物理参数值和性能指标值,实时优化探测器的构型,以提高探测器的整体设计效率。

    一种基于加速度谱的卫星及部组件界面力谱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580435.3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加速度谱的卫星及部组件界面力谱获取方法,(1)基于星箭耦合分析,获得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根据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通过冲击响应谱变换,得到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2)在星箭耦合模型上加载单位频域载荷进行频域响应分析,确定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3)根据步骤(1)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和步骤(2)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根据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4)根据步骤(3)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确定带相位的界面力谱,从而获得界面力谱的幅值,本发明提高了力谱确定的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