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钢坯加热过程超低氧化烧损的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31235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121683.6

    申请日:2007-09-12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钢坯加热过程超低氧化烧损的燃烧器,属于工业炉窑中的燃烧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实现钢坯加热过程超低氧化烧损的燃烧器,适用于高热值的气体燃料。燃烧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前为烧嘴砖,安装板后为烧嘴壳体;在烧嘴的中心线处为煤气通道,煤气通道周边为空气通道,烧嘴砖的每个空气通道各开有一个侧孔;该烧嘴整个烧嘴砖都安装在炉墙中,不会有悬在炉膛中的部分,同时将烧嘴砖切掉四个角,使侧孔与炉膛相通。烧嘴工作时,由于高速气流的卷吸形成的负压,使烧嘴砖端部的侧孔能从炉膛中吸入大量的烟气,以此来冲淡空气中氧的浓度,实现稳定燃烧,同时能减少钢坯的氧化烧损。该烧嘴空气、煤气完全分离,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能较好地组织炉膛的气流,适用于各种高热值的气体燃料。

    一种可防止煤气卷吸外泄的自呼吸蓄热烧嘴

    公开(公告)号:CN101101117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19545.4

    申请日:2007-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可防止煤气卷吸外泄的自呼吸蓄热烧嘴,属于工业炉窑环保节能领域,适用于高热值的气体燃料以及热脏发生炉煤气。该烧嘴有隔板,隔板前面为气体通道,隔板后面为蓄热室,在烧嘴的中心线处有煤气供气管道,烧嘴内有四个蓄热室,蓄热室内有蓄热体,通过一个四通供排气切换阀,完成换向蓄热燃烧的要求。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达到防止煤气被抽排的目的:首先,烧嘴所有管道采用渐缩结构;其次,每个空气(烟气)通道的端部开有一个侧孔与之相连通;再有,煤气管道外有一个与煤气管道同心的管道与煤气管道构成一个套管为高速空气喷入口,烧嘴空气喷入口呈扁环型。该烧嘴具备结构紧凑,气体出口混合好,炉膛温度均匀,污染少等优良特性。

    一种辐射管内热式金属镁还原炉

    公开(公告)号:CN1974805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5337.3

    申请日:2006-12-18

    Inventor: 夏德宏 余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辐射管内热式金属镁还原炉,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主要由加料口、过火孔、盛料筒体、镁蒸气导管、过火道、炉墙、管道、出料口、气体燃料管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盛料筒体(4)内设置了辐射管(5),在还原炉两端布置了B蓄热室(12)、A蓄热室(18),B蓄热室(12)与A蓄热室(18)之间通过切换阀(15)的切换来控制高温烟气流动方向。高温烟气通过辐射管(5)加热物料,可使排出炉膛的高温烟气的热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使得还原炉的最终排烟温度降为200℃以下,可以使还原炉的热利用率由传统炉的约8~10%提高到30%以上,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可以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一种陶瓷烧成助熔剂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4487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5434.2

    申请日:2006-12-20

    Abstract: 一种陶瓷烧成助熔剂,属于建筑材料领域。该方法是指通过能生成较低熔点固熔体的一级助熔剂促进生成较高熔点固熔体的二级助熔剂的助熔作用,如此二级助熔剂促进三级助熔剂的助熔作用,一级一级地促进物料内局部液相生成,物料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完成烧成过程,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其特征是以B2O3为一级助熔剂、以K2O+Na2O为二级助熔剂、以CaF2为三级助熔剂组成复合型助熔剂;或者以Bi2O3为一级助熔剂、以PbO为二级助熔剂、以CaF2为三级助熔剂组成复合型助熔剂;或者以V2O5为一级助熔剂、Bi2O3为二级助熔剂、LiF+AlF3为三级助熔剂组成复合型助熔剂。烧成过程加入0.1‰~5‰的复合型助熔剂,烧成温度降低了100℃~170℃,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一种碳捕集石灰煅烧系统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57064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529733.1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一种碳捕集石灰煅烧系统,属于石灰生产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竖窑和加热装置,其中,竖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进料口、预热段、反应段、均热段、冷却段和出料口;预热段的顶部连接尾气管道,预热段的顶部还通过加热管道连接于反应段的底部;均热段的底部连接助燃管道,冷却段连接空气管道;加热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石灰石原料从进料口进入竖窑后,依次通过预热段、反应段、均热段和冷却段后变为石灰产品。该系统采用循环载气加热和空气冷却,循环载气加热避免了石灰石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与燃烧烟气的混合,空气冷却避免了在冷却段出现石灰再碳酸化问题;得到含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尾气,无需气体分离便可进行碳捕集,大幅降低碳捕集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内置中心换热装置导热油加热炉

    公开(公告)号:CN2610250Y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03200902.X

    申请日:200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行业的加热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内置中心换热装置的高效节能导热油加热炉。主要由一个置于炉子中心的强化换热装置和燃烧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强化换热装置由进油箱1、出油箱2、进油管3、出油管4和连接管5等五部分组成。为了强化烟气与导热油管之间的辐射传热,在导热油加热炉的管道外壁上喷涂了一层吸收率A≈0.93的节能材料红外节能涂料。涂层厚度为0.2~0.8mm。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导热油与烟气之间换热面积,提高了导热油加热炉的热效率,此外利用红外节能涂料涂层对火焰辐射的高吸收性能,增大了烟气与导热油管之间的换热量,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利用涂层的强度、抗热振性和抗气氛的腐蚀性,还可达到保护管道、延长管道和加热炉使用寿命的效果。

    粒煤高效除尘燃烧器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244Y

    公开(公告)日:1995-05-03

    申请号:CN94201968.7

    申请日:1994-01-29

    Abstract: 粒煤高效除尘燃烧器是集粒煤汽化、旋流燃烧、旋风除尘、低温分段燃烧等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煤燃烧器,其特点在于采用0—8mm的粒煤,因而可以大大降低磨煤动力消耗、简化安全系统的复杂性。这种燃烧器由于采用了粒煤,因而除灰效率较高,可达80%以上。这种燃烧器适用于工业燃煤的炉窑、锅炉、高炉喷煤等领域。

    一种同心环式弹性金属蜂巢及热交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485520U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20541561.4

    申请日:2011-12-21

    Inventor: 夏德宏 张艳 胡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金属蜂巢及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板式弹性金属蜂巢,以及气体侧嵌有弹性金属蜂巢的热交换装置,大幅度提高扩展换热面积,从而显著提高整个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心环式弹性金属蜂巢,所述弹性金属蜂巢由多个金属螺旋体组成,多个金属螺旋体编织组合在一起,成同心环式排列,可以是管内的圆柱式,或为管外的方柱式。

    一种聚焦辐射式烧结机节能点火炉

    公开(公告)号:CN2618123Y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03200410.9

    申请日:2003-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烧结机点火炉。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采用了曲面结构,曲面做成抛物线柱面,抛物线的曲率范围为0.05至5m-1;燃烧室内壁上喷涂了发射率ε>0.92的高黑度、耐高温、抗冲刷的热辐射涂料;在料带运行方向增加了一个护火段(4);点火段两侧均设置了隔墙(3);进料口附近设置了一个预热段(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点火能耗低,料面点火均匀,散热少,炉体寿命长。

    高效除尘换热器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582Y

    公开(公告)日:1995-06-21

    申请号:CN93235829.2

    申请日:1993-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高效除尘换热器属于工业换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喷流换热器,旋流换热器和旋风除尘器。由空气喷流换热器与除尘器排气管伸入除尘器部分组合构成中心组合筒;旋风除尘器壳体和锥体部分为双层套筒,构成旋流换热器,套筒的环缝内套管侧加换热筋片,冷空气进气管设在喷流换热器上。本实用新型用于烟气进口温度300—1000℃,换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为70W/m2·℃,对平均粒径为20μm灰尘的除尘效率在6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