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结构以及河道系统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0607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783428.9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堤结构以及河道系统,所述河堤结构包括底板(10)、顶板(20)、外边墙(30)和内边墙(40),所述外边墙(30)为封闭的墙体,所述内边墙(40)上具有多个开孔,其中所述底板(10)、所述顶板(20)、所述外边墙(30)和所述内边墙(40)共同限定位于河堤腔体,所述河堤腔体能够通过所述开孔和外界流体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河堤结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集成河道行洪功能、堤防防洪功能、护岸工程和堤顶交通功能。

    石笼及河道护砌结构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4810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126189.3

    申请日:2016-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石笼及河道护砌结构,所述石笼包括笼体(1)、装填至该笼体(1)内的块状物料(2)以及灌注至所述笼体(1)内的胶凝材料(3),该胶凝材料(3)至少充填相邻所述块状物料(2)之间的缝隙以将笼体(1)内的所述块状物料(2)粘结为整体结构。与传统石笼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石笼具有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好、抗冲刷能力强等优点,便于机械化施工且水泥用量较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笼可以用于形成河道护砌结构,从而可以在例如工期紧张或抢险工程中首先使装填有块状物料(2)的笼体(1)发挥作用,能够在水下快速施工;待如汛期过后的干场条件下灌注胶凝材料(3),因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用于河道的挡墙结构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4809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123934.9

    申请日:2016-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的挡墙结构,该挡墙结构包括至少通过石笼(1)堆叠设置形成的第一挡墙主体(2),所述石笼(1)包括笼体(11)、装填至该笼体(11)内的块状物料(12)以及灌注至该笼体(11)内的胶凝材料(13),该胶凝材料(13)至少充填相邻块状物料(12)之间的缝隙以将笼体(11)内的所述块状物料(12)粘结为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灌注有胶凝材料的石笼形成挡墙,可以在工期紧张或抢险工程中首先使装填有块状物料的笼体发挥作用,能够在水下快速施工;待汛期过后的干场条件下灌注胶凝材料,因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另外,该挡墙结构具有便于机械化施工且水泥用量较少等优点。

    土工膜锚固结构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14058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20075831.X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膜锚固结构,所述土工膜锚固结构包括一期混凝土体(1)、弹性止水垫板(7)、土工膜(3)和紧固件(4),所述弹性止水垫板(7)铺设于所述一期混凝土体(1)的表面上,所述土工膜(3)的一部分铺设于所述弹性止水垫板(7)的外表面上,所述紧固件(4)将所述土工膜(3)以及所述弹性止水垫板(7)压紧于所述一期混凝土体(1)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止水垫板的弹性,使土工膜与弹性止水垫板、一期混凝土体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水体的渗漏。该技术方案不仅保证了锚固结构的牢固性和耐久性,而且锚固结构的止水防漏效果良好,以确保防渗体系有效地发挥作用。

    沟槽支护装置
    6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614113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23197437.9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施工沟槽的沟槽支护装置,涉及沟槽施工技术领域,该沟槽支护装置包括沿沟槽高度方向和沟槽长度方向可拆卸拼接的多个支护框架单元,支护框架单元呈长方体框架状并包括:竖向撑杆、纵向撑杆、横向撑杆以及撑杆连接件,撑杆连接件设置在支护框架单元的框架边角位置并包括:第一竖向连接臂,第一竖向连接臂沿沟槽高度方向向内延伸并与竖向撑杆可拆卸连接;第一纵向连接臂,第一纵向连接臂沿沟槽长度方向向内延伸并与纵向撑杆可拆卸连接;和横向连接臂,横向连接臂沿沟槽宽度方向向内延伸并与横向撑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沟槽支护装置制造成本低、安装和使用便捷以及可重复利用度高。

    止水带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5376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22321444.6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主连接通道、辅连接管和进水管;主连接管,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的轴线设置在结构区内部,所述主连接管分成多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管段;辅连接管,辅连接管设置在止水带本体内,一端与主连接管连通,另一端具有位于防水区并且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进水管,进水管设置在止水带本体外且一端与所述主连接通道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进水管对主连接管施加水压,通过主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同时将主连接管分成多个独立管段,每个独立管段连接独立的进水管和辅连接管,可以通过具体那个独立管段的压力变化来确定渗漏发生的具体位置。

    方涵组件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2897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2045867.5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方涵组件,所述方涵组件包括第一方涵(10)、第二方涵(20)、刚性件(30)和密封条,第一方涵(10)和第二方涵(20)具有框形的连接面,连接面上设置有凸出于连接面的钢筋部,钢筋部具有中心通孔,第一方涵的连接面和第二方涵的连接面彼此面对且具有间隙,以使第一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和第二方涵的钢筋部的中心通孔形成重叠部分,刚性件穿过重叠部分设置,密封条沿连接面的外沿和内沿垂直于连接面设置,密封条连接第一方涵和第二方涵以使密封条和连接面共同限定灌浆腔室,灌浆腔室中填充有建筑用灌注材料以将刚性件固定在灌浆腔室。本申请提供的方涵组件装配方便,且具有较高的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传输流体的隧洞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27469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14140.0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流体的隧洞,该隧洞包括被围岩(9)包围的外衬(1)、设于该外衬(1)的内表面上的内衬(2)以及用于对外衬(1)与内衬(2)之间的间隙进行回填的注浆构件,其中,所述注浆构件包括伸出于内衬(2)内表面的入浆口(41)和邻近所述外衬(1)与所述内衬(2)之间的区域且与所述入浆口(41)相通的多个出浆口(32),所述出浆口(32)一部分分布在所述隧洞的顶部,另一部分分布在所述隧洞的中部和/或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浆构件对外衬与内衬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全断面压力注浆回填挤密,优化复合衬砌结构的协同受力状态,内衬结构获得预压应力,提高衬砌结构的抗渗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