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蜡料收缩率的模具、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380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22358.0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蜡料收缩率的模具、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设计用以测量水平、竖直、厚度及外环与内环方向收缩率的模具;将待测蜡料注入所设计模具的型腔得到蜡模;对蜡模进行测量并计算收缩率,得到待测蜡料在多个方向的不同收缩率的大小;模具包括用于测量流动方向为水平和竖直方向收缩率的平板件型腔、用于测量不同厚度方向收缩率的阶梯件型腔和用于测量外环限制性收缩率与内环自由性收缩率的环形件型腔,得到平板件蜡模、阶梯件蜡模以及环形件蜡模,并分别计算出收缩率,得到蜡料在多个方向上不同收缩率的大小。本发明用于模具设计时在不同方向采取不同收缩率进行补偿,提高了模具型腔的尺寸精度,使蜡模模具设计一次成功,节省了成本。

    一种半固态金属基水解制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243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719889.1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固态金属基水解制氢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具有半固态组织,半固态组织包括金属基体元素的球状或近球状初生相,以及含有活性元素网状的二次凝固组织,其中金属基体元素的球状或近球状初生相均匀弥散分布于含有活性元素网状的二次凝固组织中;金属基体元素与活性元素经预制成坯料,再将坯料经半固态制浆,冷却之后获得半固态金属基水解制氢材料。本发明获得金属基块体水解制氢材料相比同成分其他现有组织的块体材料,产氢速率高出20%‑500%,且产率近100%。

    一种TiN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6402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186072.8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iN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以下组份构成:TiN颗粒的体积分数为x>0且x<10%,其余为基体合金,所述基体合金为镍基合金中任意一种。所述TiN颗粒是通过TiN‑Ni‑C预制块生坯生成,所述Ni‑Ti‑C预制块生坯的组成为Ni粉、Ti粉和C粉。本发明通过TiN颗粒的引入有效的提高了镍基合金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塑性。本发明使用传统铸造工艺实现复合材料的制备,该技术简单高效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并可实现零件的近净成形;同时,本发明可通过调整预制块质量比例灵活调整TiN含量与形貌。

    一种半固态金属基水解制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24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19889.1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固态金属基水解制氢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具有半固态组织,半固态组织包括金属基体元素的球状或近球状初生相,以及含有活性元素网状的二次凝固组织,其中金属基体元素的球状或近球状初生相均匀弥散分布于含有活性元素网状的二次凝固组织中;金属基体元素与活性元素经预制成坯料,再将坯料经半固态制浆,冷却之后获得半固态金属基水解制氢材料。本发明获得金属基块体水解制氢材料相比同成分其他现有组织的块体材料,产氢速率高出20%-500%,且产率近100%。

    一种水解制氢的铝基材料及制备与制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00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53264.2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解制氢的铝基材料及制备与制氢方法,该铝基材料为粉体,含石墨烯、活化金属及盐,其中石墨烯含量为0~10wt%,活化金属包括Ga、Bi、In、Sn、Hg、Mg、Zn、Li中一种或多种,总含量为0%~20wt%,盐包括NaCl、KCl中一种或多种,总含量为0%~10wt%。该铝基材料通过在氩气气氛下球磨获得,水解过程中可施加超声处理。本发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水解产氢,并获得高转化率。

    一种熔模精铸模具收缩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419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02026.8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模精铸模具收缩率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熔模铸造的各工艺阶段分别建立数值分析模型;(2)将前一所述数值分析模型的模拟输出作为后一所述数值分析模型的模拟输入,建立全过程的误差流,获得最终的铸件仿真变形结果;(3)从铸件的仿真最终变形结果逆向反变形至模具设计阶段,确定每个关键尺寸的型面收缩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关键尺寸的误差演化建立了误差流,基于误差流的回溯可以获知更为准确和详尽的收缩率,丰富模具设计的设计细节准确度;并且在熔模设计这一源头针对铸件全过程的误差演化进行了预变形,可以节省后续工序对铸件的矫正工作,节约工作量,提升铸件的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