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4294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96198.7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有机金属配合物与荧光共轭聚合物构建的复合传感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传感材料由荧光共轭聚合物和有机金属配合物组成;通过物理直接混合时,荧光共轭聚合物与有机金属配合物二者的摩尔比范围为1000∶1~100∶1;其中,荧光共轭聚合物为给体,有机金属配合物为受体,二者之间必须能发生电荷转移或能量转移。荧光共轭聚合物与有机金属配体二者的配比为300∶1-500∶1。所述的复合传感材料可以采用物理直接混合或共价键相连方法制备。所提供的材料包括环境污染物、毒品、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等。尤其是化学物质中的爆炸物、毒品和生物物质中的蛋白质、核酸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75496.0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交替共聚物、基于共聚物的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机交替共聚物溶解并与碳纳米管混合,再将混合液涂到电极表面,即可制备出传感器件。传感器件可以与二氧化氮气体NO2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导致器件的电阻发生变化。根据电阻信号的变化,即可特异性识别NO2气体;并且根据电阻变化率的不同,实现其对NO2浓度的定量检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89399.8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7C27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质子化胍基结构分子材料、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主要利用胍基芳香烃结构作为基底,通过将胍基官能团质子化得到高活性离子型敏感材料,并和碳纳米管进行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薄膜,形成化学电阻型传感器,并以该碳纳米管复合传感薄膜为核心构建化学电阻型气体传感器,可实现SO2的捕获和传感,有望用于提高二氧化硫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3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52521.7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荧光探针分子检测锂电池电解液泄漏的方法,包括将荧光探针分子溶于有机溶剂得到荧光探针分子溶液,通过在石英片基底上旋涂荧光探针分子溶液制备得到传感薄膜,通过传感薄膜颜色或荧光的变化检测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及碳酸甲乙酯。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检测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及碳酸甲乙酯,减少由于电解液泄漏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在相关传感材料的设计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80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1079306.X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荧光传感薄膜的制备方法和气相检测用薄膜传感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荧光传感材料和透明高分子材料;将荧光传感材料和透明高分子材料按照设定比例掺杂获得混合材料;将混合材料溶解于有机良溶剂中获得荧光传感溶液;将荧光传感溶液通过溶液成膜方法在透明基底上制备形成荧光传感薄膜;荧光传感薄膜能够用于气相检测。如此,通过这种荧光传感材料和透明高分子材料掺杂的制备办法能够获得多孔结构的荧光传感薄膜,可以有效降低荧光传感材料的聚集态荧光淬灭现象,使其可以在薄膜态发出较强荧光,同时多孔的荧光传感薄膜有利于被检测气体穿透,提升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16864.9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磷光检测毒品气体的芳香酚类化合物及其传感薄膜以及应用。所述芳香酚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薄膜中的有机物包括含有酚羟基的共轭芳香性大环化合物,同时芳环上还包含吸电子取代基,选取合适溶剂配制成溶液后通过滴涂、浸涂或旋涂等方法制备其传感薄膜,薄膜可对毒品气体进行传感,经研究发现传感后的薄膜具备室温磷光,因此,通过监测室温磷光强度的变化即可监测传感过程,室温磷光传感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响应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芳香酚类传感薄膜可实现以冰毒为代表的合成毒品的室温磷光型高效检测,有望将来应用于公安部门的缉毒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593297.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荷转移复合物的检测氯膦酸二乙酯气体和/或沙林毒气的方法,包括步骤:由含N,N二甲基芳香胺结构的第一化合物和含四氰二甲基对苯醌结构的第二化合物在溶剂中通过分子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得到电荷转移复合物的溶液;将传感材料负载到电极的表面形成传感器件;将传感器件放入含氯膦酸二乙酯气体和/或沙林毒气的氛围中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在溶剂中混合形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具有高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在复合的同时保持了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自身独立的化学物理特性,可以作为电化学传感的探针来检测沙林毒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沙林毒气的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低,手段复杂和成本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098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10881584.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 G01N21/78 , C09K11/06 , C07D209/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甲基苯丙胺或/和氯胺酮的荧光探针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探针为由芳甲基醇结构构成的可以发出荧光的物质,配置该探针的溶液,将溶液涂到基底表面,挥发除去溶剂即得传感薄膜。直接将待测甲基苯丙胺或氯胺酮溶液滴到传感薄膜表面,对比滴加前后荧光颜色及亮度的变化,即可实现对甲基苯丙胺或氯胺酮的检测;Ar选自A1‑A20的基团。本发明具有检测反应快速、灵敏,几秒内即可实现整个检测过程,且检测过程无需添加任何辅助试剂,避免了背景干扰与试剂污染。探针与毒品作用导致材料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变化,根据光谱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毒品存在与否,而且根据变化程度还可以确定毒品的浓度,实现对毒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7489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2723.5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7D213/127 , C07D213/22 , C09K11/06 , G01N21/64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沙林毒剂及其模拟物检测的荧光探针,包括负载于基底上的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沙林毒剂及其模拟物检测的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当该荧光探针中的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接触到空气中的沙林或DCP时,其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都会发生变化,即可实现对沙林和DCP的气相检测。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三联吡啶,当沙林或DCP与分子中某个三联吡啶中的某一个吡啶发生反应,即发生由荧光探针到沙林或DCP的电荷转移,同时也会发生从聚合物核到外围基团的能量转移,导致整个分子的荧光淬灭,从而表现出优秀的传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2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51501.6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含醛基的硼酯化合物检测过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制备含醛基的硼酯化合物的薄膜,然后将薄膜充分暴露于脂肪伯胺的饱和蒸汽中熏蒸,以形成的新的薄膜经自然晾干或真空干燥后即可用于过氧化物蒸汽检测。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反应迅速,无需额外的催化剂,经处理后的薄膜与过氧化物的蒸气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荧光淬灭,根据其荧光强度的淬灭即可实现对过氧化物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