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7858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264749.2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9/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非能动核电厂熔融物堆内和堆外滞留相结合的装置,包括混凝土牺牲层(4)、堆芯捕集器腔室(7)、堆芯捕集器难熔层(8)、冷却通道入口(9)、冷却通道出口(10)和堆芯捕集器底部冷却通道(11)。本发明提出了一套熔融物堆外冷却与IVR系统进行有机结合的装置,当IVR成功时,可以实现熔融物的堆内滞留;当IVR失效以后,通过堆芯捕集器底部冷却通道的非能动冷却,实现熔融物的堆外滞留,从而增强大型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4088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64934.9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4 , G21C15/2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压力容器外壁面临界热流密度的装置,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包覆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的保温层,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壁面和保温层之间形成流道,流道的内部具有多个固定在保温层内壁面上的突起部,多个突起部之间互不接触、呈周向排列或错位排列。本发明通过突起部呈错位的排列设置,增强流体流动过程中的搅浑,改变了压力容器外壁面中汽泡的积聚现象,增强流体的换热能力,提高流体在压力容器外壁面相应位置处的临界热流密度,从而有利于实施核电厂堆内熔融物滞留措施,提高核电厂在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引入阻力小、系统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9513.2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应堆的污垢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反应堆的污垢风险分析方法包括获取输入参数;基于所述输入参数计算目标位置的污垢厚度和硼沉积质量,所述目标位置包括堆芯,所述污垢厚度和所述硼沉积质量用于污垢风险分析;输出计算结果。本申请基于反应堆污垢导致的风险形成机理和重要现象,基于输入参数计算用于判断CILC风险的污垢厚度和用于判断CIPS风险的硼沉积质量,实现反应堆的污垢风险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35539.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20/30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壳内氢气燃爆转变概率的仿真方法、仿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仿真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安全壳内隔间的几何特征确定隔间的几何结构分级以及所属级别;根据混合物的爆炸单元宽度确定混合物的类别;基于隔间的几何结构分级和混合物的类别,确定隔间内引发氢气燃爆转变的分级并分配等级失效概率CFP;计算隔间的混合物各类别的离散概率分布CPD;基于等级失效概率CFP和离散概率分布CPD,计算安全壳内引发氢气燃爆转变的概率。本发明能够有效支持安全壳内燃爆风险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1989.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9/02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能动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蠕变失效的仿真方法、仿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仿真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传热管蠕变失效的缺陷数据;计算缺陷数据中的传热管的长度缺陷的最大缺陷频率,以及深度厚度比的缺陷频率,形成两者的缺陷组合,计算缺陷组合的缺陷频率;基于传热管的几何结构及缺陷组合计算应力放大因子;选取高压熔堆事故序列,提取高压熔堆事故序列中传热管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参数;基于缺陷频率、应力放大因子和状态参数,计算蠕变失效模型的关键参数;随机抽样缺陷组合,通过蠕变失效模型统计概率失效结果,并计算最易失效时间。本发明能够计算传热管蠕变失效概率,有利于提升非能动核电厂系统的研发和设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37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778020.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反应堆高温压力容器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缩比高温压力容器试验装置并计算流体装填量的偏差体积,进而确定补偿填充装置的体积;根据试验区域确定补偿填充装置的安装区域与结构,制造并安装补偿填充装置;其中,补偿填充装置包括多孔容器与陶瓷块体,陶瓷块体包容在多孔容器内,并由陶瓷块体的总体积提供对偏差体积的补偿。本方法在对偏差体积进行准确补偿的同时提高了试验装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简化了试验流程,提高了反应堆高温压力容器模拟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1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0548388.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率尺度一体化反应堆及其使用方法,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至少布置两列及以上换热器序列,所述每个换热器序列上布置有至少2级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序列布置在贴近所述压力容器内壁面,所述每个换热器序列中的每级换热器通过之间的连接管线上的隔离阀串联并隔离;所述每个换热器序列由一条给水管线和对应于不同功率等级热负荷需求的蒸汽/热水输出管线组成,所述给水管线和汽/热水输出管线上均设置隔离阀。取消主泵,并通过非能动的自然循环实现热量移出;一体化反应堆消除大破口发生的可能性;多级串联换热器实现多功率等级能量输出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538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89245.6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21C17/00
Abstract: 一种具有非均匀轴向功率的核燃料模拟加热棒,包括芯棒与发热体,其中发热体套设在芯棒外,至少部分发热体外表面设置有热障涂层,沿发热体轴向热障涂层的径向热阻成余弦分布。热阻成余弦分布的热障涂层能够在加热棒整体轴向电加热功率基本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模拟余弦轴向功率分布工况下燃料棒的轴向对外发热功率分布特征,使模拟试验达到预期的非均匀轴向功率分布状态。该加热棒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适用于临界热流密度验证试验等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1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342916.X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供电系统,涉及反应堆供电技术领域,包括交流电力系统和直流电力系统,交流电源系统包括常规交流系统和备用电源系统,常规交流电源系统包括高压母线、中压母线、低压母线及其变压设备,其中中压母线为可选设备,备用交流电源系统由柴油发电机和辅助交流电源系统组成。本发明结合小型堆非能动系统设计,可取消当前反应堆中安全级的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厂外电耦合海水淡化、电解制氢等负载供电,或作为基荷能源用于风光互补,以用于专用负载的供电,如海岛供电等,实现核能综合利用,可有效降低小堆核电成本,提升经济性,同时拓宽核能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8204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171696.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包括压力容器(19)、安全壳外侧壁冷却水箱(29)、内置换料水箱(6),蒸汽管线(25)、给水管线(26)、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及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5),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5)与所述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余排出口管线(13)相连,所述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4)与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低温余排入口管线(8)相连;本发明的专设安全系统取消了高中压安注,系统更为简化,并可同时满足多用途反应堆的高温运行模式和低温运行模式,使堆芯衰变热导出更为高效、安全、稳定、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