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高合金化镁稀土合金圆锭半连续铸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82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46710.5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连续铸造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规格高合金化镁稀土合金圆锭半连续铸造装置,该装置包括结晶器、引锭底座和分流盘,其中,在引锭底座的内底面上设有从上至下半径依次变大的多级圆弧凸台,用于促进高温熔体较快地流向边部,降低心部与边部之间的温度差;分流盘包括竖管和若干个呈扇形的分流区,分流区沿竖管的周向设置,高温熔体从竖管流入经所述的分流区流出,进入结晶器,使得高温熔体径向流量更加均匀。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熔体流动的均匀性和温度的均匀性,以及铸锭的溶质和组织的均匀性,并减小热裂倾向,降低铸造过程中的开裂问题。制得的大规格高强韧镁合金铸锭无裂纹,组织无偏析、夹渣等缺陷,合格率大于98%。

    一种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倾转铸造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7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61993.2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倾转铸造成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准备:模具主要由底模、侧模、上模和上模中心挤压杆组成,形成对应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的型腔;2)模具安装与加热:将模具安装在倾转铸造机上,在侧模上部、底模中部、上模外侧、上模内侧和浇包外侧设置电阻加热片,通过电阻加热片加热模具获得非均匀模具温度场;3)镁合金熔体浇注:转动倾转铸造机,将镁合金熔体浇注到浇包中;4)倾转铸造:再次转动倾转铸造机,将浇包中的镁合金熔体浇注到模具型腔中,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5)低压力挤压:浇注完成后,通过上模中心挤压杆对轮毂中心安装盘进行低压力挤压,挤压后进行保压,镁合金熔体在低压力挤压压力下凝固;6)开模取件。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7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57984.6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镁合金轮毂模具:所述模具主要由底模、侧模、上模组成,形成对应镁合金轮毂的型腔,在底模上、轮辋/轮辐交界处即热节处对应的区域设置补缩凸台,补缩凸台下设置底模局部挤压杆;2)镁合金轮毂浇注:模具预热后,按照常规低压铸造或重力铸造方法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3)低压力挤压:镁合金熔体浇注完成后,通过底模局部挤压杆对补缩凸台进行低压力挤压,挤压压力为0.2~4.5MPa;将补缩凸台中的镁合金补充到轮辋/轮辐交界处,挤压后保压,轮辋/轮辐交界处在低压力挤压压力下凝固;4)开模取件:镁合金轮毂铸件完全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

    一种高强韧高导热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8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398034.1

    申请日:2022-11-09

    Inventor: 王卓 唐伟能 胡勇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高导热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Al:3.0~5.0%,Zn:0.5~1.0%,RE:3.0~7.0%,Sn:0.3~0.6%,Sr:0.01~0.5%,Al/RE:0.7~1.0,RE为La或Ce中的一种或两种,余量包含Mg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镁合金无法同时兼顾高强韧、高导热和耐热的问题;该镁合金的室温热导率为110~120W/(m·K),室温屈服强度为160~180MPa,室温伸长率为8~12%;175℃高温屈服强度为120~130MPa,高温伸长率为20~25%,可制造出变形工艺无法制造的结构复杂镁合金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成本低廉,便于规模化量产,可广泛用于制备3C产品、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散热/导热组件。

    一种高强韧高导热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6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98456.9

    申请日:2022-11-09

    Inventor: 王卓 唐伟能 胡勇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高导热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Al:3.0~5.0%,Zn:0.5~1.0%,RE:1.0~4.0%,Y:0.5~1.0%,Ca:1.0~2.0%,Mn:0.01~0.5%,Al/Ca>1.5,其中RE为La或Ce中的一种或两种,余量包含Mg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镁合金无法同时兼顾高强韧、高导热和耐热的问题;该镁合金的室温热导率为110~120W/(m·K),室温屈服强度为160~180MPa,室温伸长率为8~12%;175℃高温屈服强度为120~130MPa,高温伸长率为20~25%,可制造出变形工艺无法制造的结构复杂镁合金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成本低廉,便于规模化量产,可广泛用于制备3C产品、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散热/导热组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