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29283.0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7/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频率耦合的清洁能源场输出端口等值阻抗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水电厂的导纳值Yhg以及水电厂的线路阻抗Z2,并确定出水电厂的并网端口的导纳值Yhg_pcc;基于水电厂的并网端口导纳值Yhg_pcc与电网阻抗值Zg确定出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输出端口阻抗值Zc_out;基于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输出端口阻抗值Zc_out以及频率耦合因素确定出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的端口等效导纳Yc(ωp);基于水电厂的并网端口的导纳值Yhg_pcc以及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的端口等效导纳Yc(ωp)确定出清洁能源场的输出端口导纳Ys;能够确保阻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30177.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电场集中式一次调频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具备调频能力的风电机组,划分风电机群;S2.计算风电机组的实际增发能量;S3.确定风电机组的有功输出功率净增量与调频持续时间的关系式;S4.构建风电机群的有功输出功率净增量与调频持续时间的函数L;S5.对函数L求解,得到有功输出功率净增量与调频持续时间;S6.判断风电机群的有功输出功率净增量与调频持续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约束条件;S7.控制各个风电机群按照满足预设约束条件的有功输出功率净增量和调频持续时间进行频率主动支撑。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对风电机组调频能力的估计;并能够快速确定出与风电机组频率支撑特性适配的有功输出功率净增量和调频持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1605.6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暂态稳定与频率稳定的VSG有功控制方法,包括:构建关于功角的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对所述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电网故障后构网型变流器输出功角的表达式;根据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的惯性和阻尼特性,得到暂态过程中变流器输出功角的初始条件;基于所述初始条件确定所述输出功角的表达式完整形式;对于输出功角的表达式完整形式,引入功角反馈,得到具有功角反馈的输出功角的表达式;对于具有功角反馈的输出功角的表达式,引入频率反馈,得到具有频率反馈的输出功角的表达式。本发明能够提升电网故障后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91506.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变流器的VSG等值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得到有功‑功角的二阶微分方程以及无功‑电压方程;对有功‑功角的二阶微分方程以及无功‑电压方程进行化简处理,得到构网型变流器的三阶等值模型;考虑构网型变流器采用的滤波模型以及并网时所对应的电网线路阻抗影响,得到滤波电感电流、并网点电压电流之间的数学关系;计及电压内环与功率外环的耦合作用,建立无电流前馈控制时的电压内环控制方程;基于所述三阶等值模型、所述数学关系以及所述电压内环控制方程,得到构网型变流器9阶数学等值模型。本发明能够精确、高效的反映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输出特性,实现了对构网型变流器暂态输出特性的准确刻画。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8247.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功率调节器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在铁路功率调节器的控制环节中引入供电臂电压电流相位判别环节,基于牵引负荷工况的判别对铁路功率调节器进行控制,通过锁相环得到的供电臂电压电流相位对机车所处工况进行判断,从而确定补偿电流的参考方向,本发明的控制技术无需增加额外检测环节,实现简单,弥补了现有铁路功率调节器在机车处于制动工况时,无法改善牵引系统网侧功率因数的局限,可以实现牵引负荷在多工况下的牵引系统电能质量的有效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6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430671.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IGBT模块封装焊料层热疲劳老化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将壳温升温阈值拐点作为一种全新特征量,根据壳温升温阈值拐点作为特征量监测IGBT模块热疲劳老化进程,将测量变流器运行过程中待测IGBT模块的壳温升温阈值拐点tm分别与健康IGBT模块的壳温升温阈值拐点th和热疲劳失效IGBT模块的的壳温升温阈值拐点tf进行对比,判断待测IGBT模块焊料层热疲劳老化状态。该上述特征量提取过程仅需要简单的温度测量电路,测量过程并不要求改变变流器的电气工作点;实现简单、成本低,且无需损耗信息或热平衡状态,极大降低了现有技术应用于实时监测中的局限性,可以实现IGBT模块焊料层热疲劳老化的非侵入式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8346.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iC MOSFET器件键合线老化监测电路及在线监测方法,所述电路包括峰值检测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控制运算单元;峰值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峰值检测电路和第二峰值检测电路;第一峰值检测电路获取器件外部KS端子和S端子之间的电压VKS‑S,第二峰值检测电路获取器件电路中杂散电感上的电压VCIR;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对峰值检测电路获取的电压值进行转换,并传给控制运算单元;控制运算单元发出指令,并对模数转换电路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将VKS‑S和VCIR的比值作为SiC MOSFET器件键合线疲劳老化的特征量指标。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等特点,能够在器件开通瞬态过程中提取出老化特征量并进行键合线老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71062.6
申请日:2022-1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稳定运行域确定方法,包括:S1.构建包括有功变量和无功变量的环路增益Gloop(ωpc,P,Q);S2.将无功变量Q离散为若干点,求解ωpc和P之间的关系;S3.基于ωpc和P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有功变量P值的临界点;S4.判断P1、P2…Pn各值的左右稳定裕度,得到P1、P2…Pn分别对应的左临界参量P1l、P2l…Pnl以及右临界参量P1r、P2r…Pnr;S5.根据左临界参量以及右临界参量确定小信号稳定运行域。本发明分析简单,且不存在稳定运行域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1152247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9754.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同分区点阻抗确定变流器系统控制环路带宽的方法,根据电压源型变流器系统中元件的对称特性选择稳定分析的分区点;通过分别向系统中注入扰动电压,获取不同频率的扰动电压下每个分区点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进一步判断子系统中是否包含右半平面的极点,计算得出系统不同分区点的相角裕度,并分析参数变化时不同分区点稳定裕度的变化趋势;根据系统稳定裕度要求以及参数对不同分区点稳定裕度的影响,确定出控制环路带宽的最优解。本发明相较现有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导纳矩阵模型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普适性,因考虑了控制环路带宽对不同分区点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较现有的基于单一分区点方法而言,可以更高效更准确地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9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10715.6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C型滤波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C型滤波器,S2.采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数,并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数确定C型滤波器中各元件参数值;S3.按照步骤S2中确定的C型滤波器的各元件的参数值设定C型滤波器,并将C型滤波器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目标接入点;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高频振荡,且在宽频率范围内均较好振荡抑制效果,避免了现有方法宽频率范围振荡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由于所提方法在基频下发生串联谐振,避免基波电流流过电阻,因此具有基波损耗低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