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24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909754.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同分区点阻抗确定变流器系统控制环路带宽的方法,根据电压源型变流器系统中元件的对称特性选择稳定分析的分区点;通过分别向系统中注入扰动电压,获取不同频率的扰动电压下每个分区点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进一步判断子系统中是否包含右半平面的极点,计算得出系统不同分区点的相角裕度,并分析参数变化时不同分区点稳定裕度的变化趋势;根据系统稳定裕度要求以及参数对不同分区点稳定裕度的影响,确定出控制环路带宽的最优解。本发明相较现有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导纳矩阵模型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普适性,因考虑了控制环路带宽对不同分区点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较现有的基于单一分区点方法而言,可以更高效更准确地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37017.5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变风速工况虚拟电阻次同步振荡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定子电流复矢量参考值与定子电流复矢量测量值之间的差值输入至定子电流控制器,将定子电流控制器的输出与解耦项相加得到转子电压调制信号;通过频率和绕组折算求取转子侧期望虚拟电阻;基于转子侧期望虚拟电阻,计算得到转子次同步电压调制信号;将转子次同步电压调制信号作为调整量,并将所述调整量与转子电压调制信号相加,得到更新后的转子电压调制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双馈风机在全风速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8247.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功率调节器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在铁路功率调节器的控制环节中引入供电臂电压电流相位判别环节,基于牵引负荷工况的判别对铁路功率调节器进行控制,通过锁相环得到的供电臂电压电流相位对机车所处工况进行判断,从而确定补偿电流的参考方向,本发明的控制技术无需增加额外检测环节,实现简单,弥补了现有铁路功率调节器在机车处于制动工况时,无法改善牵引系统网侧功率因数的局限,可以实现牵引负荷在多工况下的牵引系统电能质量的有效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2247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9754.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同分区点阻抗确定变流器系统控制环路带宽的方法,根据电压源型变流器系统中元件的对称特性选择稳定分析的分区点;通过分别向系统中注入扰动电压,获取不同频率的扰动电压下每个分区点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进一步判断子系统中是否包含右半平面的极点,计算得出系统不同分区点的相角裕度,并分析参数变化时不同分区点稳定裕度的变化趋势;根据系统稳定裕度要求以及参数对不同分区点稳定裕度的影响,确定出控制环路带宽的最优解。本发明相较现有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导纳矩阵模型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普适性,因考虑了控制环路带宽对不同分区点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较现有的基于单一分区点方法而言,可以更高效更准确地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17055.8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地形指标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布点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输电线路的杆塔所在位置的设定的A个覆冰期内覆冰监测装置所监测的最大覆冰厚度均值,并获取目标输电线路杆塔所在位置的地形参数,提取地形参数的特征;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将地形参数的特征和最大覆冰厚度均值输入至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获取新建输电线路的地形参数,并将新建输电线路的地形参数的特征输入至训练完成后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中进行处理,由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输出新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值;构建覆冰厚度‑覆冰监测装置布设间距对照表,查询覆冰厚度‑覆冰监测装置布设间距对照表得到新建输电线路的覆冰监测装置的布设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3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88565.8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50 , B60L53/68 , H02J3/16 , G06F18/23213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多无功资源协同调度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模拟电动汽车的出行行为;将电动汽车聚合商视为一个充电负荷和连续无功补偿装置参与电网调度;建立电动汽车参与下的配电网确定性无功优化模型;依据场景数据将配电网确定性无功优化模型进行转换,得到基于场景聚类的两阶段分布鲁棒无功优化模型;对各离散场景的概率偏差进行约束,采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场景聚类,能有效地对多种随机因素最终导致的EV充电负荷波动、EV无功容量波动以及常规负荷波动进行表征,解决了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配网无功优化难估计、难调控和难协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47905.X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极与全功率变速结合的抽蓄机组接线结构及控制方法,涉及变速抽蓄机组设计和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技术要点为:在发电电动机和变压器之间安装全功率变速主回路和变流器旁路,当发电电动机通过全功率变速主回路并网,实现全功率变速运行,当发电机通过变流器旁路并网,实现定速运行。解决了机组变速运行、兼顾变流器旁路时定速运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9001.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关键输电断面辨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初始断面辨识步骤:基于最大流最小割理论,考虑电力系统线路的电气耦合脆弱性和拓扑结构脆弱性,结合潮流一致性约束条件,完成初始输电断面辨识;关键断面辨识步骤:考虑潮流运行方式和线路载流量识别初始输电断面薄弱卡口,基于多通道时序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暂态稳定关键断面辨识模型,完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关键输电断面的辨识。本申请采用了基于最大流最小割理论,考虑电力系统线路脆弱性,并结合潮流一致性等输电断面约束条件的初始输电断面辨识方法,同时采用数据驱动的暂态安全关键断面辨识模型,能够快速准确获得暂态稳定关键输电断面辨识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3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0174.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367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领域,具体涉及构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判断方法及产品,本发明首先构建了多台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的简化电路模型,并基于控制策略,确定了单台逆变器的控制模型;然后,通过基尔霍夫定理列写支路电流方程和耦合母线电压方程,得到各台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模型;接着,建立了逆变器的虚拟功角动态非线性数学方程,并绘制了三维功率‑虚拟功角曲面,并通过分析该曲面确定系统的功率平衡点;最后,通过求解暂态同步稳定判断方程,确定系统是否发生暂态同步失稳,并进一步判断各台逆变器的具体失稳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73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320962.9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S50/00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8/24 , G06F18/23 , G06F18/21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SVG的光伏场站高频振荡风险筛查与测试方法及系统,涉及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光伏场站内各设备和汇集线路的数据信息,建立光伏场站的电磁仿真模型;结合阻抗测量和阻抗数学模型,得到光伏场站内各设备和各汇集线路的高频段阻抗特性曲线;基于高频段阻抗特性曲线结合高频振荡风险筛选条件,得到风险运行方式集合;对风险运行方式集合进行聚类分析与分类仿真测试,得到光伏场站高频振荡风险的测试结果。本发明避免将光伏场站视为整体对象及不适用于3kHz以上高频段而造成的分析误差,避免依赖人工遍历大量运行方式造成的效率偏低问题,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分析复杂运行方式下大型光伏场站站内的高频振荡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