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1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454298.2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预应力锚固施工设备及锚固施工方法,其中,高预应力锚固施工设备包括:张拉机构和预应力锁定机构,张拉机构包括夹持结构和第一驱动结构,夹持结构用于夹持杆体远离岩体的一端,夹持结构与第一驱动结构固定连接;预应力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锁定结构在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下使锁定件与杆体紧密结合。通过张拉机构和预应力锁定机构的配合,先形成预应力,再锁定预应力,从而避免了预应力的损失,有效地锁定了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提供更加稳定准确的围岩控制。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加预应力的设备仅能施加应力,难以将锚杆预应力有效锁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08667.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4 , G06Q50/3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ST‑RANet模型的地铁客流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地铁进出站历史客流数据和对应时空的外部因素数据,将所述客流数据和对应的所述外部因素数据融合,组成待预测地区地铁数据集;分别按照邻近性、周期性和趋势性三种时间尺度,对所述待预测地区地铁数据集中的客流数据进行建模,搭建邻近性、周期性和趋势性三个时空模块,将各时间片段所对应的历史客流数据的输入张量作为三个时空模块的输入;将三个时空模块的输出结果融合,得到时空模块输出模型;构建外部因素模块,将外部因素模块输出模型与时空模块输出模型融合,得到客流预测值模型ST‑RANet。本发明能够解决因周期性、趋势性、波动性及随机性等影响因素带来的客流预测不精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556846.8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锚索预应力调控装置及操作方法,其中,锚索预应力调控装置,包括:预应力调整组件,预应力调整组件包括控制结构、驱动结构和执行结构,控制结构与驱动结构相连,驱动结构与执行结构相连,执行结构包括机械手壳体和机械手,机械手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机械手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锁具组件,锁具组件包括夹片、内锚环、外锚环和锁具壳体,夹片夹持隧道用的锚索,夹片固定在内锚环内,内锚环位于外锚环内并与外锚环通过螺纹配合,外锚环可转动地安装在锁具壳体内;机械手与外锚环相配合以驱动外锚环转动,外锚环的转动驱动内锚环做轴向移动。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锚索的应力补偿费时费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4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15422.1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40/1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表情识别方法和装置,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图像信息;获取第一微表情数据集和第二微表情数据集,对第一微表情数据集和第二微表情数据集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全脸图像、眼睛图像、嘴巴图像和光流图像序列;将全脸图像、眼睛图像、嘴巴图像和光流图像序列分别输入三维时空注意力卷积网络进行提取,提取后的图像序列进行特征融合,将特征融合后的全脸特征图、眼睛的特征图和嘴巴的特征图发送到类别概率计算模型,得到每个类别的概率;采用上述步骤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微表情识别模型;采用训练好的微表情识别模型对人脸微表情进行分类和识别。本发明对图像细节信息的捕捉,提升微表情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13630.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破岩机构及具有其的等离子体破岩设备,其中等离子体破岩机构包括等离子发生组件、负压组件和基座组件,等离子发生组件包括等离子出口;负压组件包括负压入口;等离子发生组件与负压组件均与基座组件固定相连,离子出口与负压入口均设置与基座组件的同一侧。通过等离子发生组件产生高温离子束,再进行工作壁面岩土的汽化,通过负压组件上的负压入口进行汽化岩土以及部分小颗粒岩土的收集,实现破岩与排渣,设置于同一侧便于第一时间将汽化的岩土进行收集和转移,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掘进设备使用刀盘切割的方式进行顶进施工,出现刀具侵入岩石困难,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3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612460.0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破岩设备及隧道施工方法。其中,等离子体破岩设备包括破岩组件、顶进组件以及衬砌形成组件,破岩组件包括等离子体发生机构以及负压机构,负压机构与等离子体发生机构固定相连,顶进组件包括张紧机构与牵引机构,破岩组件可转动地与张紧机构相连;衬砌形成组件包括喷砂机构,喷砂机构与负压机构连通,喷砂机构与牵引机构相连。通过破岩组件进行破岩并汽化岩土,再通过喷砂机构将汽化的岩土用作衬砌的材料直接成型,避免了大量的渣土外排,同时还减少了衬砌的制备运输时间。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破岩设备需要向外排渣以及预置的衬砌进行隧道施工,导致隧道施工的工序繁琐,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21836.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西南石油大学 , 国能大渡河金川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洞室深浅层围岩损伤定量分析方法与系统,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松动圈测试获取地下洞室中发生损伤后的围岩的围岩浅层损伤信息;通过微震监测获取地下洞室中发生损伤后的围岩的围岩深层损伤信息;根据围岩浅层损伤信息和预先存储的发生损伤前的围岩的第一岩体信息,确定浅层围岩损伤劣化参数;根据围岩深层损伤信息和预先存储的发生损伤前的围岩的第二岩体信息,确定深层围岩损伤劣化参数。采用本申请可以定量分析围岩的深浅层损伤情况,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分析提供更符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的数据支持,全面保障深埋地下洞室群的开挖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1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245724.9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基础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回收锚索的锚具组件及其安装、锁固与回收方法,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限制结构、连接结构以及限制件;所述限制结构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连接结构、所述限制件以及所述限制结构固定连接且可沿着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同步移动;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有锚索;可通过旋转所述锚索,使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限制件以及所述限制结构固定连接,此时所述连接结构可相对所述限制结构移动,以此进行所述锚索的回收。本发明通过旋转锚索就可以实现锚索的安装与回收,通过三者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使组件结构更加严密,可以承受更大的张拉力;回收快捷,而且对锚索的损伤可忽略不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781967.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大学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复合受力材料综合试验装置,涉及地下工程材料领域,包括反力框架,反力框架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试验区域、第二试验区域和第三试验区域;第一试验区域顶部安装扭矩装置,底部安装有延伸至第二试验区域顶部的双向加载缸,双向加载缸一端与扭矩装置分别连接试件锁紧装置,两试件锁紧装置之间设有单剪装置;双向加载缸另一端连接设于第二试验区域的压力均衡装置,压力均衡装置下方设有压力加载囊;第三试验区域设有液压油缸。本发明能够对处于地下工程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支护杆件和岩体材料进行疲劳和扰动测试,可以真实的模拟地下材料在复杂受力情况下的疲劳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02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35670.9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通勤分布估计方法及系统,提取时间周期T内交通出行交易记录,提取通勤人员;计算每个通勤人员的出行信息,构建每个通勤人员的画像;基于所述画像估计通勤人员群体的通勤分布;每隔特定时段T0,提取时段T0内交通出行交易记录,提取通勤人员;对于已经存在画像的通勤人员,计算与时段T0前一个时间周期T内出行信息的相似度,如果相似度不超过设定阈值则不更新所述画像;否则更新通勤人员的画像;对于不存在画像的通勤人员,采用时间周期T内的数据重新计算通勤人员的出行信息构建通勤人员的画像。本发明提取通勤人员,为通勤人员构建画像并定期更新,基于画像估计通勤分布,估计准确且计算量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