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弧等离子体的纳米粉体制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91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6253.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弧等离子体的纳米粉体制备系统,涉及碳纳米材料和纳米氮化硅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氮化硅的生产工艺。目前纳米材料存在着连续生产困难,产品含氧量高,生产过程难以控制、生产线结构单一的问题,本发明增加了抽负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工艺装置冷却管、尾气检测,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还提出一种有效解决装置内部负压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善装置内部负压检测和密封性检测的问题,并能进行洗气以保证内部只存留少量的空气,保证产品不被氧化或较少氧化,得到氧含量更低、质量更高的产品。本发明适用于多种等离子体或组合等离子体,可制备多种纳米材料,简单且生产线多样。

    一种等离子体增材制造及高温烧结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951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3448.5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等离子体增材制造及高温烧结设备,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密封箱体及箱体内的滑动组件、送料装置、接收装置、等离子发生器。滑动组件为安装于其上的零部件提供竖直Z轴、水平X轴、水平Y轴的滑动。送料装置用于打印时送出浆料,其喷嘴安装于滑动组件。接收装置安装于滑动组件,位于喷嘴的下方,用于盛放打印产品。多个由碳毡和石墨台组成的等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滑动组件,用于提供等离子体热源。设备由计算机控制送料打印及离子体发生器的电流、电压大小。本发明适用于增材制造和高温烧结,能够为打印固化提供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解决现有以等离子体为热源的增材制造中温度分布不均、加工区域不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等离子体发生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77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1105617.9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属于等离子体设备领域。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主要包括阴极部分、引弧部分和阳极部分。其中引弧部分设置在阴极部分与阳极部分之间,用于在阳极部分与阴极部分之间引发电弧,电弧将工作气体进行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通过阳极部分喷出。阴极部分包括阴极座和阴极头;阴极座的座体包括冷却通道;阴极头与座体连接。通过进水口将冷却水通入到冷却通道中,冷却水在流经阴极头时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使得阴极头能够被有效冷却;进而提高阴极头的使用寿命。另外,将引弧部分设置在阴极头和阳极本体之间,其能够在拉大阴阳极之间的距离提高弧压的同时,提高弧压的稳定性。

    一种大型低压高效高束流直流空心阴极源

    公开(公告)号:CN10877017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810884496.1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低压高效高束流直流空心阴极源,其包括阴极机构、第一阳极机构、第二阳极机构与控制电源,第一阳极机构与第二阳极机构之间形成辉光区,阴极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加气机构,其将在阳极座与阴极板之间加载电压使通入的气体辉光产生等离子体,并将阳极环与阳极座连接为一体,直接利用阳极环对等离子体进行集束加速,再利用第二阳极机构对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进行牵引与吸收,解决了电子伤害靶材的技术问题,同时对Ar正离子进行导向加速,避免了逸散,提高工作效率。

    配备等离子发生装置的回流焊设备及回流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33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617062.7

    申请日:2021-06-03

    Inventor: 张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备等离子发生装置的回流焊设备及回流焊方法,涉及电路板制造技术领域。该回流焊设备包括真空腔体、加热装置和等离子发生装置。等离子发生装置设置于真空腔体内,真空腔体内充有能够被等离子发生装置激发等离子体的气体,真空腔体能够容置待加工产品,等离子发生装置设置于待加工产品的两侧,加热装置与真空腔体连接且用于对去除氧化膜后的产品进行回流焊加工。该回流焊设备配合相应的回流焊方法,在真空腔体内激发等离子气体,以利用等离子气体的还原性去除电路板和元器件的氧化物,然后通过加热装置的热风循环加热进行回流焊,实现无助焊剂的回流焊,并通过真空腔体的真空效果降低了焊锡的空洞率,保障经回流焊后的产品品质。

    炉头结构和电燃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92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39943.2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炉头结构和电燃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为两端具有相互连通的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电极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电极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电极板上设有多个电极槽,任一电极槽底部均绝缘且设有贯穿该电极板的第一针孔以及至少一个贯穿该电极板的导流孔;所述第一电极对应设置于所述电极槽,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电极不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一针孔对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流道,所述导流孔均位于流道底部。上述炉头结构,高温等离子体可以通过流道往外吹打到上方的锅具上,因此可以使用不导电的锅具,并具有相当高的热效率。

    一种用于危险废弃物处理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

    公开(公告)号:CN108770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0883797.2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危险废弃物处理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包括主体、螺线圈和堵头,主体上设置有阴极接线柱、小阳极接线柱、大阳极接线柱、阴极冷却水出口、阴极冷却水入口、工作气体入口、小阳极冷却水出口、小阳极冷却水入口、大阳极冷却水出口、大阳极冷却水入口与法兰,所述且阴极冷却水出口与阴极冷却水入口所构成的水道后端连接有阴极,所述阴极前端连接有阴极接线柱,所述工作气体入口所构成的气道开设于阴极外侧,所述小阳极冷却水出口与小阳极冷却水入口所构成的水道后端连接有小阳极,所述大阳极冷却水出口与大阳极冷却水入口所构成的水道后端连接有大阳极。本发明采用双阳极结构,提高了等离子体电弧的稳定性。

    一种利用水下鼓泡多模式放电合成过氧化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83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881918.1

    申请日:2021-08-02

    Inventor: 方志 卢旭 王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下鼓泡多模式放电合成过氧化氢的装置,包括通气室、绝缘体密封塞、金属长针电极、顶盖、反应瓶、底部地电极、高压电源,所述通气室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并与绝缘体密封塞连接,所述金属长针电极贯穿绝缘体密封塞并插入通气室内,且通气室顶端侧壁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通气室贯穿顶盖并插入反应瓶内部,所述底部地电极位于反应瓶底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实现单一辉光放电模式和混合放电模式的双模式放电,利用气压在内部形成气相空间,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由气泡带入液相中,能够有效降低传质损耗,提高等离子体利用率,能够迅速制取过氧化氢溶液。

    放电发生结构及基于其的平面式等离子放电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27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025593.3

    申请日:2021-09-02

    Inventor: 陈大龙 陈伟 谢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电发生结构,包括至少一对极性不同的电极,不同极性的电极间隔排列,相邻的电极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通电后,相邻的电极之间形成电弧,所述电弧在绝缘介质的阻隔之下高于相邻的电极最高点所在的平面。基于上述放电发生结构,选择适配的用于固定放电发生结构的固定支架,还设计了一种平面式等离子放电发生装置。本发明采用单边电极放电和填充绝缘介质的设计,可以产生大面积的等离子体放电区域,解决了在表面处理、制备臭氧、以及灭杀细菌和病毒等领域内现有技术难以进行单面处理的问题,具有处理方式灵活、效果好、面积大、效率高的优势,同时,放电电极的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放电电量高且系统稳定,适用于工业生产和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