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2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20495.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124 , H01M8/1253 , H01M8/126 , H01M8/1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电解质的质子陶瓷电池,包括:燃料电极层;复合在所述燃料电极层上的功能层;复合在所述功能层上的第一电解质层;复合在所述第一电解质层上的第二电解质层;复合在所述第二电解质层上的空气电极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得燃料电极粉体,将燃料电极粉体采用流延法制备出燃料电极层支撑体;S2、在燃料电极层支撑体上采用共流延法、丝网印刷法或喷涂法制备功能层;S3、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功能层上沉积一层第一电解质层;S4、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第一电解质层上沉积一层第二电解质层;S5、采用共流延法、丝网印刷法或喷涂法在第二电解质层上制备空气电极层,得到双层电解质的质子陶瓷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2601.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B60P3/00 , H01M8/04082 , H02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车,包括二类底盘车和设置在其上的车载电站箱体,车载电站箱体的内部空间分为电缆绞盘舱、锂电池舱、电气控制舱、燃料电池发动机舱和散热器平台,电缆绞盘舱、锂电池舱、电气控制舱和燃料电池发动机舱从车尾至车头方向依次设置,散热器平台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舱的上方;燃料电池发动机舱的下方设置有储氢模块空间。本发明的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车,通过固态储氢模块储存氢气,由燃料电池发动机发电,锂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当出现应急保电需求时,氢能应急电源车可为用户的负载系统供电;整车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兼具易于安装、易于后期维护、易于操作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95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245066.1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662 , H01M8/14 , H01M8/249 , H01M8/04089 , H01M8/04701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顶部燃料电池、底部燃料电池、烟气预热器、中间再热器、燃料预转换器、燃料预热器、中间冷却器、冷却器和CO2捕集装置;烟气预热器、顶部燃料电池阴极、中间再热器、底部燃料电池阴极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烟气预热器分别通过管道与燃料预转换器、底部燃料电池阴极连接;燃料预转换器、顶部燃料电池阳极入口、顶部燃料电池阳极出口分别与所述燃料预热器连接;燃料预热器、中间冷却器、中间再热器、底部燃料电池阳极、冷却器、CO2捕集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系统的能量转换方法。本发明提升了多级燃料电池系统的整体燃料利用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并且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02314.4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3/24 ,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38 , G06F30/20 , C25B15/02 , C25B1/04 , C25B9/19 , C25B9/65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制氢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制氢系统的惯量参数,根据惯量参数构建惯量计算模型和虚拟惯量合成模型,输入虚拟惯量合成模型的合成参数,计算得到虚拟合成惯量;构建标准风电制氢模型,计算标准风电制氢模型的标准工作数据,将虚拟合成惯量输入到标准风电制氢模型,得到虚拟风电制氢模型和虚拟工作数据;计算标准工作数据在目标时间内的标准稳定性数据,计算虚拟工作数据在目标时间内的虚拟稳定性数据;比较标准稳定性数据和虚拟稳定性数据的大小,从而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本发明通过虚拟惯量合成模型,验证惯量对于风电制氢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使得用户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提高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7458.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90 , H01M4/86 , H01M8/10 ,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氧电极、固态氧化物电池及应用。该复合氧化物材料,包括第一钙钛矿基体和位于第一钙钛矿基体表面至少一部分的纳米层,第一钙钛矿基体包括第一钙钛矿材料,纳米层包括尖晶石材料;第一钙钛矿材料的化学式为A1‑xSrxBO3‑δ;其中,A和B分别选自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x的范围为0<x≤1,δ的范围为0<δ≤0.5;尖晶石材料的化学式为B3O4;其中,B选自过渡金属。该复合氧化物材料包括的第一钙钛矿基体和包括尖晶石材料的纳米层,钙钛矿结构中部分晶格氧丢失,有助于提高对氧气的吸附能力,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外表面上形成大量的活性位点以促进反应进行,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01131.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时空LSSVM模型的SOEC电堆温度预测方法,包括:构建SOEC分布式参数模型,输入预设激励信号,获取SOEC电堆沿着流道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数据;构建温度时空模型,对温度分布数据进行时空分离,获取温度时空模型的空间核函数、对应的时间系数和偏置项;对时间系数、偏置项进行辨识,建立时间系数、偏置项与激励输入之间的时间系数回归模型和偏置项回归模型,将时间系数回归模型、偏置项回归模型和空间核函数进行重构,获取重构的温度时空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正则化因子和RBF核函数系数进行校正,对重构的温度时空模型迭代优化,获取最终温度时空模型,利用最终温度时空模型预测SOEC电堆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52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73716.6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297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1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极板连接器,属于固体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连接器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正面流场和背面流场,所述正面流场和背面流场均为蜘蛛网仿生形;反应气体经由进气口进入径向流道和周向流道,在气体导向装置以及气压的作用下均匀的通过所有径向流道和周向流道后从出气口流出。本发明连接器内部气体流道设计合理,使气体在流道内部均匀分布,且提高了反应气体和电极的接触面积,电池内部温度分布更均匀,由此有效提高电池的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32619.0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1213 , H01M8/0258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层、电解质层、阳极层和金属连接层;所述阳极层面向所述金属连接层的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供燃料气体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阳极层和所述金属连接层的厚度比为(1~3):1。该SOFC将第一流道设置在阳极层面向金属连接层的表面上,使得整个阳极层都能参与电化学反应,大大提升了阳极层的原料利用率;同时,该SOFC增大了金属连接层在整个电池堆中的占比,有利于提高SOFC的热冲击抗力和机械强度,确保了电池的结构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具有长期运行的极大潜力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477048.2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9/06 , H02J7/00 , H02J7/04 , H02J7/34 , H02M7/04 , H02M7/44 , H01M8/04014 , H01M8/04701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应急电源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氢能应急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整流器模块、控制模块、逆变器模块、氢燃料电池模块、蓄电池模块和储氢模块;整流器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市电连接,整流器模块的第二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氢燃料电池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氢燃料电池模块的第二端与储氢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还与蓄电池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逆变器模块的第一端连接,逆变器模块的第二端用于与负载连接。本申请能够在市电出现故障时及时提供应急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10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09650.8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4007 , H01M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换热部件和至少一个加热部件组合,至少一个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气回路模块、空气回路模块、电池模块;所述反应气回路模块包含热管理装置;所述空气回路模块包含热管理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热管理装置,移除了额外的组件和管路,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减小整个系统的尺寸,从而减少材料使用、成本和热损失,使系统更加节能和成本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