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49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0603969.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真菌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环色‑苏‑缬‑异亮‑亮肽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环色‑苏‑缬‑异亮‑亮肽是由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十五元环状五肽,为白色粉未;是一个新型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培养蛙粪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环色‑苏‑缬‑异亮‑亮肽纯品为白色粉末,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为:1.31 mg/mL,在200μg/mL的浓度下对白色链珠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74 mm。该化合物具有制备抗菌药物和抗氧化抗衰老保健品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3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327575.4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菌清除自由基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玫烟色苷A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玫烟色苷A为浅黄棕色粉末,在200 mg/mL的浓度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18.6 mm,对白色链珠菌的抑菌圈为21.3 mm。对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DC50)为:260μg/mL。对酪氨酸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9μg/mL。本发明的玫烟色苷A可通过培养玫烟色虫草菌,然后提取分离得到。本发明的玫烟色苷A可用于制备抗细菌和抗真菌的抗菌剂、自由基清除剂和酪氨酸酶抑制剂,具有制备抗氧化、美白和抗衰老保健品的潜力。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由于采取微生物发酵生产,环境友好,不受自然环境和资源影响,易实现工业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86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82974.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K7/64 , C12N9/24 , C12P21/04 , C12N1/14 , C07K1/14 , C07K1/34 , C07K1/20 , C07K1/36 , A61P35/00 , A61P1/1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肝癌细胞毒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环色‑缬‑缬‑亮‑亮肽(Trp‑Val‑Val‑Leu‑Leu环肽)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环色‑缬‑缬‑亮‑亮肽是由色氨酸、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亮氨酸,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十五元环状五肽。这是一个新型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培养蛙粪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环色‑缬‑缬‑亮‑亮肽纯品为白色粉末,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32.34μg/mL,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85.50μg/mL。该化合物可能作为治疗肝癌和减肥药的潜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651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82981.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肝癌细胞毒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环色‑苏‑酪‑缬‑苯丙肽(Trp‑Ala‑Val‑Ile‑Leu环肽)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环色‑苏‑酪‑缬‑苯丙肽是由色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十五元环状五肽。这是一个新型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培养蛙粪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环色‑苏‑酪‑缬‑苯丙肽纯品为白色粉末,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2.30μg/mL,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0.42μg/mL。该化合物可能作为治疗肝癌和减肥药的潜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95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058081.6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真菌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环酪‑异亮‑亮‑色‑苏肽(Tyr‑Ile‑Leu‑Trp‑Thr环肽)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环酪‑异亮‑亮‑色‑苏肽是由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十五元环状五肽。这是一个新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该化合物可通过培养蛙粪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环酪‑异亮‑亮‑色‑苏肽纯品为白色粉末,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DC50)为:0.82 mg/mL,在200μg/mL的浓度下对白色链珠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1.36 mm。该化合物具有制备抗菌药物和抗氧化抗衰老保健品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3076.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493/04 , C12P17/18 , A61P3/10 , A61P37/02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红曲素A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红曲素A为红色粉末,分子式为C25H32O7,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对α‑糖苷酶(α‑glycosidase)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0μg/mL,且对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IL‑1β、TNF‑α、和TGF‑β的转录水平具有显著下调的作用:IL‑1β(0.01±0.01)、TNF‑α(0.02±0.01)、和TGF‑β(0.03±0.01)相对于DMSO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所述红曲素A通过培养红曲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可用于制备糖苷酶抑制剂和抗炎免疫抑制剂,具有治疗糖尿病和免疫相关方面的作用潜力。所述红曲霉为食用真菌,安全可靠;红曲素A的制备方法采取微生物发酵,环境友好,不受自然环境和资源影响,易实现工业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101505.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红曲素B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红曲素B为红色粉末状,分子式为C23H30O6;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对α‑糖苷酶(α‑glycosidase)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4μg/mL,且对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IL‑1β、TNF‑α、和TGF‑β的转录水平具有显著下调的作用:IL‑1β(0.01±0.01)、TNF‑α(0.02±0.01)、和TGF‑β(0.03±0.01)相对于DMSO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本发明的红曲素B通过培养红曲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本发明所用得红曲霉为食用真菌,安全可靠,制备方法采取微生物发酵生产,环境友好,不受自然环境和资源影响,易实现工业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09852.1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N6‑羟乙基‑5’‑乙酰基‑β‑核糖腺苷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N6‑羟乙基‑5’‑乙酰基‑β‑核糖腺苷为白色粉末状物质,经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精确质谱鉴定分别得到N6‑羟乙基‑5’‑乙酰基‑β‑核糖腺苷结构式。本发明的N6‑羟乙基‑5’‑乙酰基‑β‑核糖腺苷通过培养蝉花,然后提取分离得到。本发明的N6‑羟乙基‑5’‑乙酰基‑β‑核糖腺苷可用于制备胰脂肪酶抑制剂,具有治疗肥胖作用的潜力,同时还可能对糖尿病有潜在作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取微生物发酵生产,环境友好,不受自然环境和资源影响,易实现工业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02791.5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真菌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环色‑丝‑缬‑异亮‑亮肽(Trp‑Ser‑Val‑Ile‑Leu环肽)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环色‑丝‑缬‑异亮‑亮肽是由色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十五元环状五肽,为白色粉末状。这是一个新型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培养蛙粪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环色‑丝‑缬‑异亮‑亮肽纯品为白色粉末,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DC50)为:1.19 mg/mL,在200μg/mL的浓度下对白色链珠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27 mm。该化合物具有制备抗菌药物和抗氧化抗衰老保健品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079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67417.6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白僵菌降低农药残留和联合杀虫的方法,属于生物修复和害虫防治领域。本发明通过先施用化学农药来快速降低虫口密度,然后施用具有降解残留农药作用的白僵菌来分解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同时,白僵菌可进一步杀死抗农药害虫,防止害虫的再次爆发。所述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多形白僵菌(Beauveria amorpha)或黏孢白僵菌(Beauveria velata)等白僵菌属真菌。本发明的操作技术利用了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个自优点,既能快速控制害虫,又避免了化学农药的三“R”问题,生物农药还能持续控制害虫,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了害虫防治成本,提高了农林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