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48746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047493.4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2F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无偏析的偏晶合金材料的方法及其装置,属均质偏晶合金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点主要是利用稳恒强磁场与交变电流复合作用来抑制合金第二相的偏析,从而获得第二相均匀分布的偏晶合金。本发明方法的过程如下:将含有偏晶成分的二元组成合金放置于设有两个交流电极的坩埚中,并将其放置在有惰性气体保护的加热装置中,前述装置又放置于一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空间中;给加热装置通电加热,使炉内温度达到偏晶合金的液相线温度之上,并保温若干小时,然后控制炉温以恒定速度降温,同时通过合金熔体两端的交流电极通入适当强度和频率的交变电流,直至偏晶合金温度降低固相线温度以下,待冷却至室温下,即获得第二相均匀分布的偏晶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0231705.3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高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子束表面熔覆制备陶瓷颗粒增强耐磨涂层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在静磁场条件下,利用陶瓷颗粒增强高温合金粉末为原料,对基体进行电子束表面熔覆,以获得更优异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本发明通过在电子束熔覆过程中外加静磁场,可以优化碳化物陶瓷在高温合金涂层内部不同深度方向的分布均匀性乃至浓度梯度,并进一步改善高温合金和碳化物陶瓷的界面结合,减少产生裂纹的敏感性,实现对高硬质陶瓷颗粒增强高温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组织的调控,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同时,外加静磁场可以有效改善高温合金内部的组织形态,细化晶粒,减少残余应力和气孔,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34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18771.1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2 , B22F10/366 , B33Y10/00 , C22C1/04 , C22C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高裂纹敏感性合金的增材制造的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均匀化激光光斑直径大、激光功率高、能量分布均匀的特点,对金属粉末进行预烧结,可以实现对基板进行预热的作用,在增材制造的中后期,则可以实现对已成形材料的预热;然后使用高斯激光进行处理,降低了熔池与基板(或已成形材料)之间的温差,减少温度梯度,减少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降低应力集中,从而降低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利用高斯激光光斑直径小、能量集中的特点,对预烧结后的合金进行二次扫描烧结,可以使材料更精细,消除可能存在的材料分布不均、表面缺陷等问题,进一步降低裂纹的风险,适于高裂纹敏感性合金的增材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983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45597.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组元粉末电磁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具体涉及多组元粉末分离技术领域,包括筛分装置、磁吸装置和收集装置,筛分组件包括筛分件和振动件,振动件与筛分件连接,并能够带动筛分件振动,磁吸装置包括磁吸筒和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固定套设于磁吸筒外,磁吸筒的进料口位于筛分件下方用于接收来自筛分件筛分后的物料,收集装置包括刮除件、第一收集器和第二收集器,刮除件设置在磁吸筒内,用于刮除磁吸筒的内侧壁吸附的物料,并带动刮除的物料落入至第一收集器内,第二收集器位于磁吸筒下方,用于收集磁吸筒的内侧壁未吸附的物料。本发明能够降低磁选难度,提高回收率,降低多组元粉末增材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52731.8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型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的表面强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依次进行分段式固溶处理、空冷、时效处理、喷砂处理和电解抛光处理;所述分段式固溶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固溶处理和第二固溶处理;所述第一固溶处理在非含氧气氛中进行,所述第二固溶处理在含氧气氛中进行。所述表面强化方法可以提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的表面强度,从而抑制涡轮叶片表面裂纹源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4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23747.4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19/14 , G06F113/1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增材制造领域的激光选区熔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初始数据集对SVR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到力学性能预测模型;采用GWO算法对SVR模型中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超参数的最优解;将超参数的最优解带入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得到最佳力学性能预测模型;计算每组工艺参数的SHAP值;以最佳力学性能预测模型为目标函数,根据初始数据集以及每组工艺参数的SHAP值确定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工艺参数。本发明可精确确定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工艺参数,以使金属零部件的力学性能更加符合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41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25163.9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10/64 , C22F1/10 , C22F3/00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40/20 , B22F12/88 , B22F12/90 , C21D1/04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原位热处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镍基高温合金,在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实时追踪热影响区内的热处理温度,控制磁场作用于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影响区,利用热影响区余热进行原位热处理,无需单独引入其他加热热源。本发明通过引入横向静磁场或横向交变磁场进行原位热处理,调控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元素分布和沉淀相大小,降低成分偏析和残余应力,避免镍基高温合金裂纹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68941.3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场调控的双相钛合金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磁场调控的双相钛合金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在磁场作用下,对双相钛合金粉末进行进行激光增材制造,得到双相钛合金。本发明采用外加磁场实时影响双相钛合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的高温相变区域,实时控制组织演化过程,抑制残余应力并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将磁场引入激光增材制造的原位热处理中,将磁场作用于由热循环造成的高温相变区域,为固态相变提供额外的磁场能量,在磁吉布斯自由能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改变多次固态相变过程的相变热力学和元素的扩散行为,引导位错在晶内迁移,促进马氏体的分解和网篮结构的粗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6810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09462.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2/0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磁场下增材制造铝合金的方法及装置,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3D打印的方式制备铝合金,通过优化打印过程中的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制备铝合金时通过施加外部静磁场来进一步改善合金内部的组织形态,细化铝合金内部的晶粒组织,提高铝合金中等轴晶的占比,同时提高铝合金的致密性,减少残余应力和气孔,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减少后续热处理可能会带来的开裂风险;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铝合金具有结构轻量化,柔性高,强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并且施加静磁场后铝合金中的凝固组织变得更细小,等轴晶的占比得到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642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78795.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球形金属粉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雾化装置及制备球形金属粉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包括超声振动系统(1)、齿轮齿条系统(2)和雾化系统(3);所述超声振动系统(1)包括固定连接的换能器(1‑1)和变幅杆(1‑2);所述雾化系统(3)包括熔丝系统(3‑1)和位于所述熔丝系统(3‑1)下方的雾化室(3‑2);所述雾化室(3‑2)中设置有目筛(3‑2‑1);所述变幅杆(1‑2)和齿轮齿条系统(2)齿合;所述齿轮齿条系统(2)和雾化室(3‑2)齿合。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中变幅杆与金属液无接触,不存在空化腐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