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362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783860.2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15/03
Abstract: 一种空间六自由度磁悬浮隔振平台,属于空间有效载荷隔振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磁悬浮平台占用的空间较大,结构较复杂,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四个线圈阵列对应位于四个上永磁体阵列与四个下永磁体阵列之间,连接筒穿设在四个线圈阵列合围区域内,每个永磁体阵列均包括磁极方向水平的永磁体和磁极方向竖直的永磁体,工作时,线圈阵列在上永磁体阵列和下永磁体阵列产生的磁场中收到水平立向和竖直方向的洛伦兹力作用,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控制。利用电磁驱动,能够实现六自由度动作。机构响应迅速,易实现高精度控制,有效抑制低频振动。结构零组件较少,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占用空间相对较小,产品重量轻便且易于拆卸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58638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710742910.0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无锡龙驰氟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硅树脂用UV光引发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氟硅树脂用UV光引发剂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其中R为甲基或苯基,Rf为含氟有机基团,m和n为任意值。本发明的氟硅树脂用UV光引发剂化合物为有机氟改性的聚硅烷,与氟硅树脂的相容性好,毒性低,固化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3205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810317854.0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道路合流区交织车辆的通行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道路合流区交织车辆的通行控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针对合流区高峰时实行的拉链式交通法规存在的车辆到达合流区之后需要减速瞭望后通过,产生交通延误以及车辆拥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一、调查道路合流区主路车辆的合流速度、辅路车辆的合流速度、主路最大限速、辅路最大限速和道路几何条件;步骤二、确定检测器、强制变速区、速度恢复区、奖惩限速区、可变限速装置的位置;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确定的检测器、强制变速区、速度恢复区、奖惩限速区、可变限速装置的位置,确定合流区交织车辆的通行控制规则。本发明用于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25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81820.3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优化渗透理论的混凝土桥梁裂缝快速识别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渗透模型为基础,依托边缘扩充技术来消除边界对渗透识别的影响;采用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代替固定值步长函数,提高了渗透模型识别模糊裂缝的能力;在渗透过程中,利用四邻域渗透候选区代替八邻域渗透候选区,解决了原有渗透算法错误判别对角邻域像素的问题。本发明能够自动判别原始图像数据中是否包含有裂缝目标,提高了桥梁裂缝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74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272604.4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角导数算子的桥梁裂缝快速识别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输入图像并将其转化为灰度图像;步骤二:图像最外围补充零像素点进行边缘扩充;步骤三:生成卷积模板矩阵F1,F2;步骤四:循环遍历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选其周围9邻域作卷积操作,得到每个像素点的梯度值;步骤五:利用机logistic二元分类器,结合训练集已提取的边缘图像,得到使二元分类损失函数最小的参数值,并利用该参数预测测试集图像含有裂缝的概率值,判别所述图像是否包含裂缝;本发明解决了现今算子对于斜向裂缝边缘提取不敏感的问题;弥补了现今边缘识别算法依然需要人为干预检测裂缝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46181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410719.0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2
Abstract: 具有对称梯度孔结构的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要解决现有固体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低,固态电解质层厚度大,电池内阻过大的问题。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包括三层结构,中间为致密层,两侧为多孔层,所述多孔层的孔径呈梯度排列,孔径沿远离致密层方向依次增加,在多孔层形成依次渐变的梯度孔隙结构。方法:一、采用固相烧结法、溶胶-凝胶法、甘氨酸燃烧法或共沉淀法制备粉体;二、制备电解质;三、制备致密电解质薄片;四、酸刻蚀;五、在三层结构陶瓷的一个面上均匀沉积电子导电层,得到三层结构的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本发明用于陶瓷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1947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730128.7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无锡龙驰氟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8G77/24 , C08G77/20 , C08G77/12 , C09D5/20 , C09D18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硅离型剂,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其中,x=1~5000,y=1~5000,z=1~5000,s=1~5000,t=1~5000;R1为苯基或芳香基团;R2为CnF2n+1或者CnH2n+1,n=1~18;X为CmH2m、O、CO、COO、S中的一种,m=0~10;Y为固化基团或者附着力促进基团。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得到:主链氟硅烷100份,苯基或芳香基硅氧烷10~100份,乙烯基硅氧烷10~100份,含氢硅氧烷10~100份,烷基硅氧烷10~100份,封端剂0.1~10份,所述主链氟硅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其中,n=1~18,X为CmH2m、O、CO、COO、S中的一种,m=0~10,W为C1-C4的烷基。与现有氟硅离型剂相比,本发明的氟硅离型剂使用简便、无须锚固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602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18611.3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龙驰氟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G77/385 , C08L83/08 , C09D183/08 , C09J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烷基含氢硅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氟代烷基含氢硅油,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其中,x=1~100、y=1~100、z=0~100、w=1~100;其中,每个R1为独立的烷基或芳基;RQ表示与硅原子键合的氟化烷基团,其中R表示具有4至8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Q表示用于连接R与Si的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2为中的一种或是多种。本发明的本发明的氟代烷基含氢硅油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并具有良好固化氟硅离型剂的效果,可提高离型剂的附着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7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09516.5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14/22 , C08F8/14 , C08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自交联型氟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氟橡胶可在UV光照下进行自交联,而不需要另外添加光引发剂或者交联剂;克服现有氟橡胶固化困难的问题,拓宽氟橡胶在胶粘剂、涂料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9047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14145.X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J133/08 , C09J11/08 , C09J7/02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18/08 , C08F222/06 , C08F220/06 , C08F22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133/08 , C08F220/18 , C08F2220/1825 , C08L2201/08 , C09J7/22 , C09J7/38 , C09J11/08 , C09J2201/122 , C09J2201/606 , C09J2205/102 , C08L97/005 , C08F2220/1858 , C08F220/14 , C08F218/08 , C08F222/06 , C08F220/06 , C08F2220/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由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合成:硬单体7~13%,软单体23~37%,功能单体2~5%,耐热单体0.5~9%,溶剂50%。该压敏胶耐温性能好,附着力强,粘结力大,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残胶现象,以优异的性能解决了如今胶黏剂市场对压敏胶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耐热单体木质素来源于生物体,属可再生资源,有效的解决了利用石油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