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9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93664.2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探地雷达姿态补偿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属于探地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姿态补偿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和监测系统,控制机构包括雷达支撑部及车载支撑部,雷达支撑部通过缓冲补偿部与车载支撑部连接,缓冲补偿部包括机械伸缩结构,机械伸缩结构的两端部分别与雷达支撑部、车载支撑部连接;监测系统设置在雷达支撑部上,监测系统包括IMU传感器、激光测距仪、数据处理器。本发明利用监测系统的IMU传感器、激光测距仪、数据处理器等,通过信息监测,及时反馈位姿信息,通过分析运动数据控制补偿装置进行姿态补偿,使得平台一直处于距离地面一定距离的水平位置,显著提高探地雷达系统的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灵活应对不同路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70348.9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N3/063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边缘计算场景的通用神经网络加速器优化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边缘场景下设备终端算力较低,导致延时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存取,读取边缘计算场景的输入特征图数据并进行卷积操作,按照卷积引擎对输入数据的要求进行排序,得到边缘计算场景的输入数据,随后进行缓存;卷积计算,加载边缘计算场景的输入数据,进行重排,得到重排后边缘计算场景卷积核的权重和图像数据,进行乘加操作得到边缘计算场景的乘加结果,进行累加计算输出边缘计算场景的卷积结果,利用激活函数计算得到激活后的卷积结果,最后通过目标识别得到目标识别结果。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神经网络加速器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9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22580.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万升航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8G3/02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7/16 , G06N3/0464 , G01S13/937 , G01S13/86 , G01S7/41 , G08G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视融合的船舶防撞一体化方法及系统,涉及临岸水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基于雷达和红外摄像头对船舶的回波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同步检测;基于自适应权重调整融合回波特征向量和视觉特征向量得到融合特征向量,利用Yolo网络进行船舶和障碍物的识别与分类,结合Deep SORT跟踪器进行跟踪;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回波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获得目标的实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船只轨迹,基于船载AIS模块提供的船舶静态信息设置安全阈值,评估碰撞风险。本申请利用雷达和红外摄像的信息融合,实现对周围障碍物的实时监测与精确定位。通过快速处理和优化算法,系统实时生成准确定位,降低了误报和漏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1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20614.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威海蓝湾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4 , G06V10/44 , G06V10/2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艇载红外视觉的海面弱目标识别跟踪方法,解决了现有夜视环境下海面弱目标缺失,无法精准识别跟踪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利用目标识别模型对红外视频帧序列进行识别得到目标的坐标信息和置信度,划分得到高置信度目标、低置信度目标和无效目标;进行判断,若为空,生成新的轨迹,否则,生成目标轨迹预测结果;将高置信度目标与目标轨迹预测结果进行匹配;将低置信度目标与第一次匹配失败的轨迹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和匹配失败的轨迹进行更新,为匹配失败的高置信度目标生成新的轨迹;将更新后的坐标信息和新的轨迹写入目标的轨迹序列中,进行迭代直至最后一帧图像,完成跟踪。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目标识别跟踪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88856.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湖北敏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灭火器智能监测箱和监测方法,属于灭火器监测领域。为解决现有灭火器监测在长期储存时缺少有效的监控,可能导致在救火时灭火器失灵,造成严重的财产和人员伤亡问题。监测箱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隔板,监测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处理器和显示模块,处理器通过连接线与设置在灭火器上的压力监测装置连接,处理器与显示模块和报警装置连接,灭火器上设有三通的连接管,分别与灭火器的灭火器瓶体、机械压力表和压力监测装置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对灭火器瓶体起到存放和保护作用,还能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定位模块对灭火器进行压力和位置信息的监测以及数据的远程传输,实现了远程监控灭火器的目的,保证了灭火器巡检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88859.0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湖北敏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火器智能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属于灭火器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灭火器在放置时监测不足,可能导致其压力不足或失效而不能在火灾时使用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压力传感器对灭火器瓶体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并将压力数据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将压力数据、根据阈值确定的压力情况和电源模块的电量传输到显示模块,并将这些数据和灭火器的位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给灭火器监测中心,压力数据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方便人员实地查看,传输给灭火器监测中心的信息方便工作人员远程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情况,实现远程监测灭火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73553.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B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轮式井下形变监测报警装置及报警方法,属于巷道围岩形变监测领域。为解决现有巷道监测方法难以全方位、高效采集数据,妨碍对形变量的全面分析和有效预警,造成巷道围岩系统整体健康状况评估不准确的问题。包括设置在转轮外壁上的至少四个窄波束雷达测距装置,转轮中心处的中心电机,转轮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巷道上,固定支架上设有远程通信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和控制器;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监测数据进行形变分析,并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发送至接收终端;控制器用于控制中心电机按所设定好的角速度旋转,并控制四个窄波束雷达测距模块的工作顺序及各自的工作时长。可有效且全面地采集巷道墙壁的形变参数,全面分析数据并提供预警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06918.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艇载设备晃动补偿结构及方法,属于海面目标探测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无人艇因海面浪涌晃动导致位姿误差大、矫正难,海浪起伏背景下无人艇载设备数据失真的问题。利用激光发射器、接收器、转子陀螺等,实现对晃动条件下平台中心光斑数据获取,进一步分析不同海浪、风速风力条件下的三维度运动数据,拟合三自由度曲线,进行下一时间点激光斑点预测,以实现对无人艇姿态的预测、矫正,并进一步利用连杆控制装置,带动电机实现对平台的稳健补偿。能够抵抗1~3级海况海浪晃动干扰的效果,大大缩减无人艇载设备的调试时间,增强雷达数据处理的稳健性和跟踪、探测精度,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30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9489.6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雪及海雾场景中雷视融合探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海面机动目标监测领域。为解决现有探测系统探测范围有限,无法实现水平方向上全方位、多角度探测,雷达与光学红外设备无法实现灵活的任务分配,造成光学红外设备寿命短,探测能力不精准的问题。本发明以四阵面雷达转台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未检测到目标时,四阵面雷达转台高速转动,检测到目标后,获取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以及目标的方位信息,控制处理模块发送命令使四阵面雷达根据目标距离调整阵面朝向,光学红外转台对准目标照射。解决了传统雷达转台无法全方位探测的问题,实现了雷达转台与光学红外转台的一体化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和一体化数据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6918.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艇载设备晃动补偿结构及方法,属于海面目标探测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无人艇因海面浪涌晃动导致位姿误差大、矫正难,海浪起伏背景下无人艇载设备数据失真的问题。利用激光发射器、接收器、转子陀螺等,实现对晃动条件下平台中心光斑数据获取,进一步分析不同海浪、风速风力条件下的三维度运动数据,拟合三自由度曲线,进行下一时间点激光斑点预测,以实现对无人艇姿态的预测、矫正,并进一步利用连杆控制装置,带动电机实现对平台的稳健补偿。能够抵抗1~3级海况海浪晃动干扰的效果,大大缩减无人艇载设备的调试时间,增强雷达数据处理的稳健性和跟踪、探测精度,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