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5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8888.2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6F18/2433 , G06F18/2413 , G06N3/04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NN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故障定位与深度学习领域,包括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构建异常诊断模型,并对异常诊断模型进行预训练;将预训练的异常诊断模型迁移到配电网故障数据集上,学习和构建故障定位模型;通过T‑RNN的故障定位模型进行分析,评估故障定位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故障定位模型,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异常诊断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加速异常诊断模型学习过程,降低成本;异常诊断模型适应性和准确性提高,减少停电时间,增强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实时监测配电网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保障运行稳定;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维护成本,带来技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386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975.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0L53/126 , B64U80/25 , B64U80/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近场识别交互及多线圈兼容的无人机充电系统与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系统无法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的问题。方法步骤为:S1上位机发送使能信号至发射端控制板,判断发射端控制板此时能否接受该使能信号,若否则继续等待,若是则转至S2;S2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身份识别,若不能识别则转至S1,若能识别则转至S3;S3原边恒定移相值开始工作,并检测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转至S1,若否则转至S4;S4发射端与接收端开始建立通讯,若通讯成功则开始充电,若通讯不成功则转至S1。本申请通过近场身份识别技术,让该无线充电系统能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兼容性以及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0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05271.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耦合机构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过程中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库内支撑台上以及无人机机库顶部内壁上的两组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底部和顶部的两组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时,两组接收线圈分别与两组发射线圈耦合。本申请通过设置两组耦合机构,使其支持单方面的底部充电或者顶部充电,也支持顶部底部同时充电,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无线充电的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使其能够满足多种型号无人机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242.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及其构成的无线充电系统,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包括机库本体,所述机库本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转动开闭的开关门,所述机库本体内设置有横向滑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向开关门一侧滑出所述机库本体,所述支撑台和机库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对无人机归中进行定位的归中组件,所述机库本体与开关门之间还设置用于驱动所述开关门转动开闭的转动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多功能无人机充电机库,并在机库上设置旋转开闭的开关门以及沿开关门滑出的支撑台,并在支撑台上和无人机机库顶端同时设置归中组件,使其能够满足两台无人机同时停靠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5187.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4U80/25 , B64U20/90 , B64U20/92 , B64U20/96 , B64U50/38 , B64U50/35 , B60L53/302 , B60L53/30 , B60L53/12 , B60L53/6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散热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模块在充电过程中会有较大热量损耗导致模块损坏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接收线圈和接收端磁芯;第一壳体的上端开口安装有散热铝板,接收端磁芯贴合在散热铝板上,接收线圈与接收端磁芯以及接收端磁芯与散热铝板之间均涂覆有散热硅脂。发射端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机库一侧侧壁上的散热风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机库另一侧侧壁上的进风口,散热风扇与进风口相对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散热铝板、散热风扇和进风口,提高了无人机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模块的散热效率,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07208.X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多能场景下馈线自动化的故障方向判断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根据三相电压信号和三相电流信号判断馈线是否发生故障,并确定馈线故障类型和故障环;在确定馈线发生故障后,基于设定的参考方向求解各配电终端处测量的电压、电流故障后K个工频周期的变化量;确定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基频分量,并根据基频分量确定各配电终端的有功功率;根据各配电终端的有功功率进行故障方向判断;本发明有助于使配电主站获得准确的故障点上下游的故障信息,从而便于定位故障区段,为后续隔离故障提供依据,并且可满足RCTFA的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19846.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静 , 彭宇翔 , 李林 , 高立克 , 周柯 , 刘鹏 , 吴剑豪 , 莫宇鸿 , 吴晓锐 , 谢国汕 , 冯河清 , 黄杰坤 , 龚文兰 , 吴宁 , 陈千懿 , 陈绍南 , 鹿可可 , 李宇程 , 李一铭 , 国家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停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机库,包括库体、库门和停靠平台,库体内设有上仓室和下仓室,停靠平台位于上仓室与下仓室之间,停靠平台可移入移出库体;库体的前侧开设有上仓口和下仓口,上仓口与上仓室对应,下仓口与下仓室对应,上仓口为L型结构;库门与库体连接,库门同时覆盖上仓口和下仓口,库门成“7”字型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无人机在停靠过程中,避免无人机与库体发生碰撞,更利于无人机的停靠,减少安全事故;库门上部的结构扩充了上仓室的容纳空间,方便停靠较大的无人机。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193181.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联绝缘子串的无线供电装置,包括电力线路,逆变器、双联绝缘子串、发射线圈、中继线圈、接收线圈、整流器、直流斩波器、负载以及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将两条无线传输通道分别嵌入双联绝缘子串中的每联绝缘子内,检测设备就拥有两条无线传输通道给其供电。通过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控制装置选用单通道模式或双通道模式。本发明的一种无线供电系统,电力线路采集到的电能是经由两条无线传输通道传到负载。在单通道工作模式时互为备用,一条无线传输通道出现问题,会自动启用另一条无线传输通道;当单通道工作模式无法为负载提供足够的功率时,会自动切换成双通道工作模式,灵活分配负载所需要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477134.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LCL补偿拓扑的接收端装置、耦合机构及机器人,包括:接收线圈、接收补偿线圈、接收补偿电容;将接收线圈与接收补偿线圈集成设计在同一个平面上,使得接收线圈与接收补偿线圈的结构更为紧凑,节省了空间位置,减小了接收端装置的整体体积;且同时设置接收线圈与接收补偿线圈相互耦合,接收补偿线圈与发射线圈相互解耦,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相互耦合后,实现发射线圈向接收线圈无线传递电能,在接收线圈与接收补偿线圈集成化设计之后仍不影响原副边的无线电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2781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7321.0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能信同传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边需要发送的数据映射成对应的字符,并按照8位二进制编码的方式对每个字符进行编码,且每个字符所对应的8位二进制编码中最多不超过2位0;S2:确定切换频率,其中编码“1”对应频率f1、编码“0”对应频率f2;S3:确定频率切换时间点,然后产生对应频率的PWM方波驱动逆变器;S4:读取接收线圈上的感应信号,并对两种频率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S5:解调出对应的二进制字符,并还原得到原边发送的数据。其效果是:在不改变系统结构和元器件参数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编码方式即可优化系统性能,有效降低信号传输过程对能量传输造成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