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5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84870.6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Q10/0639 , G06N5/0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因果分析的干旱成因溯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预处理和提取目标变量自相关特征及预测变量的预测因子特征;S2,利用基于梁氏克尔曼信息流理论改进后的随机森林回归方法构建回归模型代替传统格兰杰因果关系中的线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3,利用梁氏克尔曼信息流理论代替传统格兰杰因果关系中的决定系数,确定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质量;S4,基于结合随机森林和梁氏克尔曼信息流的多元非线性因果分析方法进行干旱成因溯源分析。本发明能实现在干旱成因的各类多变量中高效、快速、准确的获取其中各变量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还能够精确量化各因素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0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0508.6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气象大数据融合方法,包括:构建得到多源气象数据样本;根据不同气候变量的原始分辨率,以最大化信息保留效率为约束,选取相应的超分倍数,得到优化后的超分辨率模块;采用聚焦式注意力机制构建时空注意力模块,根据不同气候变量的周期性特点,选择相应的时间步长;结合优化后的超分模型和时空注意力模块,构建得到气象数据融合模型;以气候变量的分辨率最小为损失函数,采用多源气象数据样本对气象数据融合模型进行训练;将采集到的多个数据源的实时气象数据导入训练完成的气象数据融合模型,得到高分辨率的融合气象数据。本发明能够解决多源气象数据分辨率差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5539.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过程中的区域性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待识别区域内的指数格点数据;识别当前事件:采用步骤1中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对每个时刻的当前干旱事件的干旱范围的面积进行逐一识别;识别同一个干旱源事件,设定重合面积阀值;计算步骤2中的相邻时刻的当前干旱范围的重合面积,并与重合面积阀值进行比较判定,当相邻时刻的当前干旱范围的重合面积大于重合面积阀值时,则判断该相邻时刻的当前干旱事件属于同一个干旱源事件;该动态过程中的区域性干旱事件识别方法解决了干旱事件被重复计算,导致识别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1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76124.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道路夜间照明质量监测方法,包括:对JL1‑3B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进行去噪、辐射定标和几何精校正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JL1‑3B遥感图像;构建地面照度遥感反演模型;将构建的地面照度遥感反演模型应用于预处理后的JL1‑3B遥感图像,得到研究区的夜间地表照度空间分布;基于高分辨率昼间遥感图像,得到各条道路的无遮挡空间范围;分别提取各条道路无遮挡空间范围内所有像元的地表照度值,计算各条道路的照度平均值、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对道路照明质量进行评估。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进行道路夜间照明质量的监测与评估,为改善道路夜间照明环境、保障交通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76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49698.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夜光灯光遥感数据的夜间污染物浓度监测方法,包括:提取传感器接收的DNB辐射亮度、云覆盖、月相角、卫星天顶角和卫星过境时间共5种数据集;对提取的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卫星过境时间取与之相邻的前后两个整点时刻PM2.5站点观测数据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卫星过境时刻的PM2.5浓度;对卫星过境时刻的PM2.5浓度进行湿度订正;基于辐射传输理论分析遥感传感器接收的夜间灯光辐射与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将夜间地表光辐射传输方程。本发明能够对夜间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反映夜间大气污染的精细空间分布格局,为夜间大气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7109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73814.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高差的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立体像对匹配方法,涉及遥感和国土资源测绘技术领域;首先,对星载激光测高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星载激光高程点数据,将其作为控制点与立体像对进行联合平差,生成DEM;其次,以星载激光高程点平面坐标为圆心,光斑直径为直径做缓冲区,以立体影像空间分辨率为间距生成候选子点,然后为所有子点赋值;最后计算缓冲区整体高差,遍历所有星载激光高程点及其子点,再计算不同子点组合时的缓冲区整体高差;当整体高差最小时,得到星载激光高程点与立体影像的最佳匹配点;本发明提供的匹配方法可以提升遥感影像与星载激光测高数据的匹配精度,为国土资源调查等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5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31721.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17/05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协同的地形建模方法,涉及卫星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技术领域,首先,利用星载激光测高ICESat‑2数据进行多属性准则筛选得到一些高精度数据作为高质量控制点,然后带入卫星立体像对的平差方程,进而生成密集点云,再经过滤波操作得到大区域、高精度的DEM数据;在一些由于云雾覆盖而不能正确生产DEM的区域,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和开源DEM数据进行地形重建;最后将无云雾区域DEM与云雾区域深度学习重建DEM进行融合得到大尺度、高精度、全覆盖DEM,从而集中了几种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优势,能为地球科学地表建模分析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710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74654.6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和立体像对联合地形建模方法,涉及技术领域,首先对研究区立体像对进行同名点匹配和自由网平差预处理,得到相对定向后的立体影像;其次,获取研究区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将h5文件解析为与卫星激光测高点高程数据相关的属性数据的CSV轨道文件;再次,对获取到的激光测高数据利用多种约束准则进行筛选,得到位置精度较高的激光点,接着将其作为控制点在立体像对上进行刺点并作为约束条件求解误差方程;最后通过立体像对前方交汇生成DSM,对其进行滤波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从而可以有效提升DEM精度,能为国土资源调查等应用提供精度更高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6209.8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76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估算地表水含量的深度学习模型及应用,属于GNSS‑R微波遥感技术领域;模型包括:上下文模块、Swin Transformer编码器、解码器以及Head模块;所述上下文模块从输入数据中提取浅层特征,编码器能理解图像的全局结构和局部细节,捕获遥感任务所需的空间关系,提取图像的底层特征;解码器整合编码器提取的底层特征获得特征图;Head模块将通过上下文模块提取的浅层特征与从所述特征图逐渐整合的层级式特征融合;利用GNSS‑R数据对水体的高敏感性进行回归估计,并结合地形因素、植被信息、土壤湿度和经纬度数据,最终生成地表水含量估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104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0973595.9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40/08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象灾害保险指数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气象数据与灾损数据;S2、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估;S3、建立灾害损失评估模型;S4、构建气象灾害保险指数评估模型;S5、气象灾害保险指数产品开发与应用;所述系统包括气象数据与灾损数据获取模块、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块、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模块、气象灾害保险指数评估模型构建模块、产品开发与应用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根据气象灾害保险指数评估对理赔产品进行动态调整,达到了对气象灾害保险指数评估的精确化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