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对称深埋模型隧道的变形量测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17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03293.7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对称深埋模型隧道的变形量测装置,包括模型隧道、观测玻璃、拱顶拱底密封组件、若干位移示踪单元及位移采集分析组件。模型隧道对称面一侧的半结构紧贴于该观测玻璃的一侧,拱顶拱底密封组件设置于模型隧道的拱顶和拱底外侧与观测玻璃之间,位移示踪单元沿轴向分布于拱顶和拱底的内侧,用作隧道变形观测,位移采集分析组件设置于观测玻璃的另一侧,用于采集位移示踪组件的位置和分析隧道变形。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装置的量测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应用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模型隧道的量测。

    基于机器视觉的综合管廊数字化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9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5674.X

    申请日:202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综合管廊数字化施工方法,涉及地下或水下结构物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管廊节段、第二管廊节段的四个内边角处分别设置第一反光标志、第二反光标志;在综合管廊内部设置四台相机,用第一反光标志校准相机的安装位置;调整第二管廊节段,使第二图像中,各第二反光标志与其对应的第一反光标志相互重合,完成初步定位;由管廊调节装置根据相机的图像数据调整第二管廊节段的位置,使第二图像中,各定位标记的大小一致;同时使第三图像中,定位标记的刻度线与镜头刻度线相互重合,完成精准定位。可见,本发明以数字图像技术对管廊施工进行监测,能够精准且快速地完成管廊节段的对位拼装,把控管廊施工的质量。

    一种可自主调平并辅助承载的减震桥梁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9531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4224.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主调平并辅助承载的减震桥梁支座,包括:下底座板和上顶座板、所述下底座板和上顶座板上均带有锚固组件、下底座板上设有弹簧减震支承柱、旋转升降器以及带屏显的红外测距仪。本发明通过弹簧减震支承柱能有效地降低竖向荷载带来的冲击,不管是在地震作用下还是在极限车流作用下都能很好的缓解产生的危害;旋转升降器以及带屏显的红外测距仪能够做到准确测量上顶座板和下底座板间距并通过屏显展示方便记录与操作,同时还可以在上顶座板产生倾斜时自动进行调整归位,做到继续承载的作用;并且在支座更换方面,旋转升降器可代替千斤顶,实现对支座的快捷更换,可供连接的锚固能实现桥梁主体和桥墩快速稳固连接。

    泥石流模型槽中石块的二维运动轨迹的量测系统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51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1911059376.9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石流模型槽中石块的二维运动轨迹的量测系统,该系统装置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磁场发射系统,磁场接收系统,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磁场发射系统埋入石块模型,包含具有一定磁场大小的磁铁装置和自重感应器,自重感应器确保磁场的方向不会改变,磁场两极总是垂直于泥石流模型槽的两个侧墙。磁场接收系统包含闭合导线阵列、感应小灯泡阵列和履带转动系统,履带转动系统使闭合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使得小灯泡发光。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包含高速相机、分析电脑和图像分析软件,高速相机记录小灯泡的发光程度,照片传送至分析电脑,基于图像分析软件,根据区域的发光程度可以确定石块模型的平面坐标位置的变化。

    一种混凝土施工冷水管布置结构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4456.1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施工冷水管布置结构,冷水管系统包括横向冷水管和竖向冷水管;其中横向冷水管沿着混凝土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内,竖向冷水管沿着混凝土的长度方向分为间隔设置的多组,每一组竖向冷水管中分为沿着混凝土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子冷水管;横向冷水管的一端暴露在混凝土外并连通循环系统作为横向冷水管的进水口;循环系统进水口依次通过温控装置和动力装置连通至横向冷水管的进水口;循环系统的进水口还通过过滤装置连通至集水管;集水管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侧面开口,子冷水管的上端暴露在混凝土外并设置有子冷水管侧面开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