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012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331045.0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95
Abstract: 基于关节热应变释放冲击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关节部件的运动关系,将当前关节部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然后建立关节第一部分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当关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为静摩擦时关节的状态约束方程,计算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同时计算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进而得到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最后将航天器有效载荷M通过等效刚度K、等效阻尼C连接在关节的第一部分,进而得到关节的扰动力模型,再根据热变形扰动力、热应变释放扰动力得到关节扰动力模型的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动力学方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0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76824.2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获取天线臂振动抑制响应的计算方法,根据基于压电材料的天线臂振动抑制方案,本发明将压电材料的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压电材料的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获得卫星动力学、振动抑制、与姿态控制的解析式耦合计算模型。通过解算此模型,获取振动抑制后的天线振动频率响应和时间响应,实现了压电材料在天线臂上的布局分析,以及天线臂主动振动抑制效果分析。获得的计算模型为顶层的包含卫星动力学、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的耦合系统模型,充分考虑了各分析环节的交叉耦合,即可以完成响应计算,又可以实现振动传递机理分析。将压电材料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简单实用,建模周期短,便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43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83019.3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天线在轨振动影响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整星系统中的环形天线以及用于支撑环形天线的展开臂作为子结构,建立整星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组,计算出展开臂带刚性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以及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建立姿态控制模型对整星系统进行姿态控制仿真;依据姿态控制仿真结果,计算环形天线振动响应;环形天线振动响应由展开臂变形带动环形天线整体的牵连位置变化和环形天线自身的变形位置变化叠加而成;展开臂变形带动环形天线整体的牵连位置变化依据展开臂带刚性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进行解算;环形天线自身的变形位置变化依据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进行解算。本发明属于天线在轨振动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576855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395444.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导航的观测数据自主优选方法,包括:根据光学敏感器获得的一组光学序列图像,将图像中的条纹进行识别,获得属于同一目标的条纹信息,并计算每一个条纹的质心;根据条纹质心,采用自适应B样条基函数获得非合作目标在成像平面上的轨迹表示模型;根据非合作目标在成像平面上的轨迹表示模型和当前时间信息,得到当前时刻目标光学成像质心的预测值;将目标光学成像质心的预测值与条纹质心对比,若条纹质心无误,根据目标光学成像质心的预测值和条纹质心,融合自适应B样条基函数表示模型和图像测量信息,获得目标质心信息的提取结果;若条纹质心有误,依据目标光学成像质心的预测值,确定目标质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669867.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Q10/0639 , G01C21/24 , G06F17/18 , G06Q50/40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可观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建立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观测模型;给出Lie导数计算规则;基于相对阶分析出影响系统可观测度的Lie导数最高阶次;计算从零阶至最高阶次的Lie导数;构成可观测性矩阵;基于可观测性矩阵得到反映系统是否完全可观测的完备性指标、反映系统在当前状态观测能力强弱的准确率指标、反映系统收敛速度的收敛率指标;形成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可观测度指标体系,并给出综合度量系统观测能力的量化指标表达式。本发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了反映观测能力的完备性指标、准确率指标和收敛率指标,在多维度上实现了系统观测能力解析量化评估,适合在计算资源严重受限的航天器上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0580435.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加速度谱的卫星及部组件界面力谱获取方法,(1)基于星箭耦合分析,获得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根据卫星或部组件加速度的时域响应值,通过冲击响应谱变换,得到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2)在星箭耦合模型上加载单位频域载荷进行频域响应分析,确定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3)根据步骤(1)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的加速度谱的幅值和步骤(2)得到的卫星或部组件界面的加速度的相位,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根据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获得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4)根据步骤(3)带相位的界面加速度谱与界面力谱的对应关系,确定带相位的界面力谱,从而获得界面力谱的幅值,本发明提高了力谱确定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29713.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大型可变体变构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子结构动力学方程;根据系统几何连接拓扑关系,建立反映各子结构之间界面协调连接关系的坐标变换矩阵;根据建立的子结构之间界面协调连接关系坐标变换矩阵,装配各个子结构,建立系统集成动力学方程。该方法解决了大型组合式空间结构的动态建模问题,所给出的数学模型能够反映出子结构构型动态变化带来的时变特点,保证了系统频率、振型及刚柔耦合特性对系统构型变化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29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00334.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导航的序列图像最优构建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光学相机安装偏置的相对导航系统模型;基于相对导航系统模型,进行状态估计误差几何特性分析,给出系统优化指标;根据系统优化指标,得到航天器姿态序列,进而确定最优序列图像。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非合作目标近距离高精度自主相对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8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69867.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可观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建立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观测模型;给出Lie导数计算规则;基于相对阶分析出影响系统可观测度的Lie导数最高阶次;计算从零阶至最高阶次的Lie导数;构成可观测性矩阵;基于可观测性矩阵得到反映系统是否完全可观测的完备性指标、反映系统在当前状态观测能力强弱的准确率指标、反映系统收敛速度的收敛率指标;形成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可观测度指标体系,并给出综合度量系统观测能力的量化指标表达式。本发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了反映观测能力的完备性指标、准确率指标和收敛率指标,在多维度上实现了系统观测能力解析量化评估,适合在计算资源严重受限的航天器上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38652.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21/16 , G06F30/20 , G06F18/213 , G01C11/0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主光学导航的一种软着陆图像序列间隔优化方法,属于航天器导航制导控制技术领域;建立未知环境中视觉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状态方程;从视场中选择陆标;基于视觉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状态方程建立卡尔曼滤波器;观测陆标,并将观测目标作为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入,获得各状态变量的最优估计;将各状态变量的最优估计作为深度估计模型的输入,获得观测图像序列间隔及下一观测时刻;在下一观测时刻,重新观测陆标并结合视觉辅助惯性导航系统状态方程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获得下一时刻各状态变量的最优估计;本发明可以自适应地调节观测间隔时间,使着陆器在对导航精度提升能力最强,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观测,大幅降低图像处理带来的计算负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