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2551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63049.0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Al-Mg-Cu-Zn系铝合金及铝合金板材制备方法。在AA5182和AA5023合金的基础上提高合金中的Cu含量,并同时添加了Zn,充分利用Al-Mg-Cu系中S相的过渡相和Al-Mg-Zn系中T相的过渡相的析出强化。通过固溶和预时效处理使其在人工时效过程中同时析出,达到协同强化作用。由于同时添加的Cu和Zn,使该合金具有明显的自然时效。通过预时效处理不仅能抑制自然时效,避免由于自然时效引起的烤漆软化,还能在高温时效处理后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尤其是在180℃/30min的短时人工时效过程中。该合金不仅适用于汽车内板的制备,还适用于铝合金的其他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5275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81094.1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耐腐蚀Al-Mg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具有以质量百分比计以下的组成成分:5.0~6.5Mg,1.2~2.5Zn,0~0.4Cu,0.4~1.2Mn,0~0.1Cr,0~0.15Ti,0.05~0.25Zr,0~0.4Fe,0~0.4Si,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浇铸、均匀化退火、热轧、再结晶退火、冷轧、稳定化处理、以及预拉伸的方法获得该合金板材。该产品与传统的AA5083、AA5059等船舶用铝合金相比,在保持一定力学性能及剥落腐蚀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04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3404.6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用高成形性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新型铝合金成分选择,合金配制和熔炼铸造,均匀化,热轧变形,中间退火或冷轧变形+中间退火,冷轧变形,固溶,淬火和多级预时效处理。所述合金材料利用不同溶质元素间可形成一定量多尺度粒子,进而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同时发挥粗大粒子刺激再结晶形核而细小粒子阻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双重作用,使得合金板材在冲压成形前的组织由细小均匀分布的再结晶晶粒构成;使得合金板材各向异性得到很好控制,且冲压成形性能较为优异。同时具有高成形性和高烤漆硬化增量的新型铝合金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车身外板的制造,特别是对冲压成性能以及烤漆硬化增量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86616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7124.8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及其合金板材、以及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铝合金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5~6.0%Mg,0.6~1.2%Zn,0.1~0.2%Cu,0.6~1.0%Mn,0~0.1%Cr,0~0.15%Ti,0.05~0.25%Zr,0~0.25%Fe,0~0.2%Si,其余为Al。将上述成分制备的合金铸锭进行预热或均匀化处理后进行相应的热轧、冷轧、退火及预拉伸等工学得到稳定态或加工硬化态的铝合金板材。此板材在保证Mg元素固溶强化作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Al3Mg2在晶界的连续析出的能力,与传统的AA5059-H321以及AA5059-H131板材相比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抗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9191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7461.1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铝包镁复合板材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领域。步骤为:将预设尺寸的镁合金件经机械处理、化学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后置于空气炉中进行预热处理;将熔铸模具连同铝合金底垫在450~650℃下预热50分钟;取出预热后的模具,将预热的镁合金块置于模具中,再将浇注温度控制在720~760℃的铝合金熔体均匀地浇注在镁合金块周围,到铝液刚盖过镁块为止;迅速将整个熔铸模具淬入室温水中冷却;将制备好的坯料加热至350~430℃保温0.5~15小时后,热轧至要求厚度。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制备不同包覆比的铝镁复合铸坯,铸坯界面均为冶金结合,反应结合层薄,通过热轧变形后即得到结合良好的复合板材。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263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113019.8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硬高韧可锻喷射成形高速钢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与制备领域。化学成分为:C1.3-1.8%,W6-8%,Mo5-7%,Cr4-6%,V3-5%,Nb1-3%,Si≤0.4,Mn≤0.4,S≤0.03,P≤0.03,其余为Fe。在工艺上通过调整雾化喷嘴角度、控制拉基板速度,加热到沉积板、减缓沉积钢液的温度下降,溶液雾化成溶滴的方式在基板上获得组织尺寸为15-30μm,碳化物尺寸为3-8μm的柱状沉积坯。沉积坯锻造前先于1100-1180℃进行退火,锻造时根据工艺逐次进行锻造,每火锻造比不超过35%;锻造加热温度为1130-118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锻造后晶粒和碳化物尺寸进一步细化到10-15μm和2-5μm。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工艺流程短,成本仅粉末高速钢的1/5-1/10,工艺流程减少2/3。同时具有接近与同类粉末高速钢的高硬度和红硬性,且韧性高于粉末高速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7217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77265.3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7000系铝合金的晶粒细化处理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固溶处理步骤;(2)轧制变形步骤;(3)连续轧制变形步骤;(4)短时固溶再结晶处理步骤。采用该处理方法可以将铝合金的晶粒尺寸从200μm以上细化到10μm及以下,细晶组织经过适当时效处理后可使铝合金板材横纵向室温强度与传统热轧工艺获得的板材相当,而断后延伸率获得大幅提高。本发明中的晶粒细化处理方法,过程简单、周期短、能耗低,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363852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329570.1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以化学镀制备的铜包钨粉为原料,该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涂层粉体采用粒径在50-100微米的钨铜质量比为90:10的镀铜包钨粉末,喷涂用金属基体;喷涂前金属基板经过超声波清洗,用240号砂纸打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喷涂时把基体固定在X-Y-Z三维数控移动工作平台上,喷枪固定在工作平台的垂直正上方,在工作气体为N2或He,喷涂距离10-25mm,气体压力为2.5-3.0MPa,气体温度400-600℃,工作平台移动速度300mm/min,送粉率15-25g/min;通过扫描形成高钨含量、均匀致密W-Cu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厚度达3mm以上,原始粉末与涂层钨含量的差别与以机械混合粉末为原料的情况相比明显减小,涂层在制备过程中无材料氧化发生,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加工成本低,操作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3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36476.3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F1/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高强高韧铝合金板材的热机械处理工艺,属于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Al-Zn-Mg-Cu铝合金热轧板加热到单相固溶体区470~490℃,第二相充分回溶后,室温水淬,以适当的加热速率将铝合金加热到200~350℃范围内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对铝合金进行变形,应变量在0.4~0.916范围内,变形后立即以适当的加热速率将铝合金加热到380~450℃范围内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对铝合金进行累积变形,累积应变量达到1.4以上,立即室温水淬。当获得含有大量小角度晶界的变形结构铝合金时,可将变形组织进行适当的固溶和时效处理,由此获得细晶结构的Al-Zn-Mg-Cu铝合金板材,拉伸强度达到613MPa以上,断后延伸率可达15.9%。本发明的热机械处理工艺能耗小,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26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113019.8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硬高韧可锻喷射成形高速钢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与制备领域。化学成分为:C1.3-1.8%,W6-8%,Mo5-7%,Cr4-6%,V3-5%,Nb1-3%,Si≤0.4,Mn≤0.4,S≤0.03,P≤0.03,其余为Fe。在工艺上通过调整雾化喷嘴角度、控制拉基板速度,加热到沉积板、减缓沉积钢液的温度下降,溶液雾化成溶滴的方式在基板上获得组织尺寸为15-30μm,碳化物尺寸为3-8μm的柱状沉积坯。沉积坯锻造前先于1100-1180℃进行退火,锻造时根据工艺逐次进行锻造,每火锻造比不超过35%;锻造加热温度为1130-118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锻造后晶粒和碳化物尺寸进一步细化到10-15μm和2-5μm。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工艺流程短,成本仅粉末高速钢的1/5-1/10,工艺流程减少2/3。同时具有接近与同类粉末高速钢的高硬度和红硬性,且韧性高于粉末高速钢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