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7325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159610.1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动邻居选择的卫星网络切换备份方法,该方法在当前服务卫星监测到接入终端可能要发生越区切换时,通知其所有邻居卫星监测接入终端的功率值,等待一段时间后所有邻居卫星再次对接入终端的功率值进行监测;将当前服务卫星的每个邻居卫星两次监测的结果相减后得到一个功率差值集合,随后将该功率差值集合中值大于预定阈值的卫星作为候选卫星,并将接入终端的某些重要信息提前备份到所有候选卫星上;因此在接入终端真正发生越区时,利用备份的信息可以及时将接入终端与提供服务的卫星建立连接,从而降低了越区切换过程中通信中断的概率,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07263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379983.9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W24/08 , H04W88/10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认知无线电体系架构,能够减少跨层传输的延时。所述架构基于移动网络基站侧多模共站和OSI七层体系结构的特点,将各层的认知功能集成于一个新的智能认知层,智能认知层包括:频谱感知模块、感知信息交换接口、数据融合单元、认知无线链路控制模块、认知无线安全模块、信道切换模块及流量控制模块;数据融合单元,用于对频谱感知模块和感知信息交换接口发来的感知信息进行融合分析;认知无线链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融合单元和认知无线安全模块的分析结果,对认知用户无线链路进行操作;信道切换模块,用于对物理信道进行切换;流量控制模块,用于进行流量控制。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4583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90642.4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稀疏分光网络的组播路由方法,涉及全光网络中组播路由的建立。本发明利用移动蜂窝网络划分的思想,动态地将全光网络划分若干组播区域,在每个区域中确定一个组播代理用于管理该区域中的组播业务及和目的节点之间的组播连接。组播路由方法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源节点划分组播区域并计算生成初级组播树;第二阶段是组播代理与目的节点建立组播连接形成完整的组播树。两阶段都采用基于Steiner树的组播路由算法。本发明可使源节点中组播树的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时延减小;从源节点到组播业务的目的节点最多只需要2个波长;单个目的节点的加入或离开只对其所在的组播区域的子组播树有影响,不会影响到整个组播树。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551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80664.2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ad hoc网络拓扑结构的时间同步方法。根据车辆总体分布呈现I型、T型或者X型的特点,以具有GPS设备的车辆作为初始时间服务器,按照分级的思想,以路由表中的邻居节点数目为标准,边进行同步,边选出最佳的次一级时间服务器。选出的次一级服务器符合道路形状的特点,且满足具有最多个尚未同步的下一级邻居节点。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同步和次一级服务器的选择同时进行,防止快速变化的路由造成选出的次级服务器失效。采用了多播和较短的同步信息进行对时,当网络进行全局同步时,使网络产生冲突而瘫痪的机会降低。服务器仅进行一次插入排序过程,其他运算完全由其他节点分担,降低了服务器的运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291295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114612.8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间断连通自组织网络的概率路由方法,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利用间断连通自组织网络中节点移动的统计分布规律,按照用户消息指定的必需传输概率RDP以及传输延时进行预判是否产生消息副本,以及计算产生的消息副本的必要传输概率RDP的值,并对源消息中RDP值进行更新的过程。本发明保证了消息能够在所指定的送达时间内的,满足用户期望的必要传输概率RDP值,并且可以根据消息的RDP值和送达时间要求来控制消息的传输开销,摒弃了不必要的消息转发,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间断连通自组织网络中的消息传输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1175042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77293.0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斯特纳树的组播随机化路由方法,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的组播传输。本发明以源发起的、按需驱动的组播路由,并在路由选择过程中引入概率路由方法,有效地避免了算法的死循环,选择概率最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也保证了路径的健壮性,这就保证了路由的畅通和数据的顺利传输,同时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本发明具有有效数据传输和网络生命周期长的特性,特别适用于人力无法触及的危险环境,传感器节点一旦通过某种手段被配置播撒之后,便不能有电池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更新,人力只能在基站或管理中心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159748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77292.6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实体认证方法,涉及信息安全技术中传感器网络安全相关应用领域。本发明以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身份进行认证,保证节点之间通信的安全。节点是否合法可信的认证需要经过节点信任值管理,信任组构建,信任组更新,从而使节点中保存相关节点的信任值,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节点就可以根据信任值的大小来确定信息传输的方式和路径。该方法利用节点声誉和信任组的思想,可获得有效的安全认证策略,通过引入对称密钥加密算法,避免了采用公开密钥算法实施数字签名计算量大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认证的时延、增大了网络生存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88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635588.2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信任架构下应用于数控系统的持续身份认证方法,为解决数控系统中设备间持续认证方案都依赖于一个可信的权威机构或节点来为设备生成密钥或秘密值,或者依赖一个绝对安全的通道来传输初始信息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使用区块链代替受信任的授权机构,通过实用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选择一个节点,为数控系统中两个实体产生公共参数和密钥,以便对彼此进行身份认证。此外,本发明采用基于国密SM9的认证协议实现初始认证,并采用异或、哈希等轻量级操作实现持续认证,同时,采用不同长度的安全参数和时间间隔来区分实体的信任级别,并由信任评估中心进行评估,在安全性和效率之间实现了更好的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19178.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较低临界维度的隐私保护可验证矩阵乘法方法及系统,涉及隐私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用户根据生成公开参数以及密钥;根据公开参数、密钥以及函数族生成解码密钥、评估密钥以及验证密钥;根据密钥以及矩阵生成矩阵的密文、解码密钥和验证密钥;服务提供者根据评估密钥以及密文得到加密后的计算结果;用户根据评估密钥以及评估密钥对加密后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若验证结果为正确,则用户输入解码密钥、解码密钥以及加密后的计算结果,并对加密后的计算结果进行解码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提出的改进的私有LHE具有更简单解密实现,有助于减少临界维度,同时较短的密文减少了ProbGen时间,减轻了初始化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8555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4103.2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F18/2433 , G06F18/213 , G06F18/211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加密流量细粒度异常检测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待检测数据流时,确定数据包特征集合,待检测数据流包括至少一个待检测数据包;基于数据包特征集合,获取待检测数据流中各个待检测数据包的待检测表示向量,一个待检测表示向量包括数据包特征集合中各个数据包特征在相应待检测数据包下的特征值;基于各个待检测数据包的待检测表示向量,构建待检测数据流的数据流时序数据;基于数据流时序数据,对待检测数据流进行异常检测,得到待检测数据流的异常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数据流时序数据获取精确性较高的异常检测结果,以确定待检测数据流是否异常,从而有效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性,以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
-
-
-
-
-
-
-
-